第200章、权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俘虏皆被遣入沔阳匠作监为苦力。后他孝满三年,授职为我部将,我让他去揽旧部归,众竟皆愿效命也。得士卒之心如斯,可见其威恩兼著也。”

    “善。”

    丞相点着头,一缕笑意也爬上了眉毛,“昔日西城之战,我本以为战获乃是虏资财、迁黎庶而归。不想,竟得如此良将归我大汉也。”

    言罢,顿了顿,又继续发问道,“各将领的任职,我大致知子瑾之意矣。不过,平襄城与金城郡榆中县外的守备,子瑾以为何人守之?柳休然还是张伯岐,亦或者是州安岳乎?”

    “回丞相,璞以为三者皆可。”

    郑璞拱手而言,嘴角还露出了个微笑,“不过,璞以为张伯岐任职玄武督军久矣,且又曾亲临其地作战,深谙地形,乃最佳人选。”

    “哈哈哈~~”

    不想,丞相听罢,当即拊掌大笑,“此缘由,乃子瑾狡言耳!”

    且不等郑璞问及,便续言之,“昔日魏文长镇守平襄城时,柳休然乃蜑獽军之督,亦归文长节制,安能不知那边地形邪?再者,子瑾与休然乃布衣之交,曾共勉建功立业,今荐张伯岐而薄柳休然,其中必有缘故耳!”.CoM

    喔........

    丞相也真是!

    何必揭穿我呢?

    就不能难得糊涂一次么?

    我与关兴一同领军攻打祖历县,若不将部将张嶷分出去,我又怎么能以兵少的理由,将主将位置以及功劳都推给关兴呢?

    郑璞听罢,不由暗中腹诽。

    然也!

    他推举张嶷任职,好趁机分出自己本部兵马,最大缘由便是来汉中时的思量——尽力将同辈的关兴与姜维往功绩上推一推,让他们拥有更多机会彰显能力。避免自身木秀于林之余,也好将丞相的目光吸引过去。

    此也是他所谋中,推举姜维为袭后将领的缘由之一。

    毕竟在计划中,姜维要独自督领万余人!

    如此多数量的兵马,在大汉诸将中仅魏延与吴壹二人有此殊荣,对于如今资历甚浅的姜维来说太多了。

    “呵呵~~~”

    干笑几声,郑璞报以赧然,“璞不敢有瞒丞相,荐张伯岐而非休然兄的缘由,乃是想请丞相首肯,让休然兄领本部与璞同往攻打祖历县耳。”

    让柳隐也领军去祖历县?

    丞相微微扬眉。

    目光诧异的落在郑璞身上盘桓片刻,便出声问道,“子瑾此意,乃是指姜伯约若是绕后袭击鹯阴塞得手后,便以柳休然驻守乎?”但话语甫一落下,郑璞尚未得及回答,丞相便倏然拊掌恍然,“噫!我知矣!子瑾乃是欲举张文容为督将也!”

    不得不说,丞相之智鲜人能及。

    片刻间便将郑璞的意图,分析得丝毫不差。

    的确,郑璞就是想谏言,请分出张苞任职督将。

    张苞的身份,乃元勋之后,且又是外戚,注定了日后要成为天子刘禅的军中倚仗。

    仅是从为天子刘禅的日后考虑,就足以让他尽快积累功勋升迁,以及掌控军中权柄了。

    毕竟长于深宫的天子刘禅,不是凡战必亲临的先帝刘备!

    并没有在军中诸多将领与士卒们的心中,树立起足够的威信;也不可能有机会亲征,树立威信。

    如此情况下,日后让张苞掌兵权,便是长治久安的绸缪。

    大汉自从灵帝末年以来,已经有过董卓、曹操等倚仗兵权恣睢不臣的例子,也让天下无数人有了效仿的对象。

    如今的大汉,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主要归功于先帝刘备的遗馈。

    但再厚重的遗馈,也会有用完的一天。

    比如待先帝刘备亲自擢拔的老臣尽数凋零后,谁都不敢断言其他人,掌控了军权后会没有异心。

    就如昔日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

    到了袁绍与袁术这一辈是,一个称帝、一个想另立新帝!

    有备,方能无患嘛。

    能谋策的事情,便提前绸缪了也好。

    这点,丞相自然也是知道的。

    先前让张苞任职甲骑督,乃是大汉善骑者寥寥无几以及张苞的勇猛无人比肩。

    但现今甲骑已经初具雏形,后继者仅是依葫芦画瓢即可让发挥甲骑冲阵之锐,再让张苞掌区区数百骑太浪费才能了。

    况且,柳隐所领的蜑獽军,最初便是张苞招募成军的。

    再让柳隐归张苞节制,也没有什么不妥。

    “万事瞒不过丞相。”

    轻笑恭维了声,郑璞便作肃容,拱手而道,“丞相,文容兄乃璞妻兄,且身份尊贵,若是一直归璞节制,璞心难安矣。”

    “嗯........”

    丞相颔首,眉毛微不可见的挑了挑。

    心里还感慨了声:此子,已深谙权衡之道矣!

    亦无有争权之心也!

    可嘉焉!

    只不过,现今如果让张苞成为督将的话,仅仅是统领柳隐的蜑獽军,兵力是不够的。

    唯有的选择,便是将原先属于李严的残部,还有屯在陇右的糜威部悉数划分给张苞统领,才能凑足五六千步骑。

    但如此,又会带来新的问题。

    分出了张嶷部的郑璞,本部所缺的兵力,又要从哪一部兵马中调遣来益补呢?

    难不成作为大汉年轻一辈将领中,第一个升迁为重号将军、有“百战不殆”美誉的郑璞,本部兵马竟不足三千人?

    瞬息间,丞相便否决了此念。

    他此番特地将郑璞召回来汉中郡,将之擢拔于群,本来就有以他善战的名声,来淡化李严战败的负面影响。

    又怎么能减少他的本部兵力呢?

    万一,要是引发了士卒们的狐疑,以为朝廷减少了郑璞本部兵力,乃是赏罚不明,那便是本末倒置了。

    “让文容领督将之职,亦无不可。”

    心思百碾的丞相,缓缓出声,“但如今局势,尚是为时过早。待此战过后,我再表请朝廷,录他功劳授职吧。不过,子瑾所谏言的,让柳休然领蜑獽军同去攻打祖历县,却可以成行。嗯,届时,他暂归你节制吧。”

    言罢,不等郑璞作声,丞相便凭案起身,“诸事略定,其余细梢末节,便等他日再因时而定。我困乏了,先去歇下,子瑾且自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