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弃活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弃活军亦名声大噪,就连从魏属西河郡、平阳郡与左冯翊而来的商队,都自发给离唐芒缴纳物资,以求顺畅通行与庇护。

    这也是离唐芒得悉汉魏泥水河谷之战的契机。

    从上郡高奴县(今延安)慕名来投的四人,专程给他带来了消息。

    是的,这一主三扈从知道离唐芒的身份。

    盖因做主之人乃是已故邓艾之子,年仅十五的邓忠!

    却说,昔日邓艾贪功,本着“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之念,一意孤行推动战事之前,还将让数个死忠扈从将长子邓忠带来上郡高奴县藏身,以求若是事败,邓忠能逃过魏国雒阳庙堂的论罪连坐。

    事实果如此。

    他兵败身死,被定论为祸国之徒,妻儿皆被徙往辽东苦寒之地实边;而逃过一劫的邓忠,得悉消息后几乎一夜就褪去了青涩。

    或是说,这个世界令人瞬间长大的方式,往往都有些极端罢。

    是故,他亦开始了计划未来、留意周边的信息。

    当离唐芒在门桥县强势崛起时,他便知道了这股马贼必然是先前冲阵不得归的西凉铁骑。那时,他先父邓艾尚在,亦感慨过百余骑西凉铁骑沿奢延水逃窜东去、已不可追云云。是故,待得悉汉魏双方在泥水河谷的战事落幕后,他便说服了三位扈从前来投奔离唐芒。

    对,他没有记恨大汉,亦没有对魏国忿恚于心。

    各为其主、战死沙场乃是不可免之事;而战败被追责连坐,亦乃司空见惯之事,他再怎么忿恚亦无济于事。

    抑或者说,在更紧要的事情面前,他唯有放下仇恨。

    他要将被徙边的生母与弟妹从辽东救回来。

    这是身为长子的责任。

    但想做到这点,他唯有投奔汉军,而不是魏国。

    身为罪臣之后的他,若是自己千里赶赴辽东乃是取死之道。

    而返归魏国、改姓易名以布衣投军,在九品官人制之下,他或许奋争了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将名字再次亮出来。

    唯才是举、抡才无有门第之分的汉军则不同。

    他若是投奔了,大汉必然会不计前嫌的收留他,且会让他有机会积累功勋升迁。

    一来,大汉对“魏降人”素来优待。

    另一则是他的身份与家门遭遇,能让大汉给魏国兵将“千金市马骨”,让那些被俘虏的魏国士卒死心为汉室出力。新笔趣阁

    有了对比,便有了高下立判嘛~

    大汉与魏国争天命,而所谓的天命所归,就是人心所向。

    至于,如今尚未入主关中的大汉,何时才能兵临幽州,让他有机会救回亲人,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且全力以赴了!

    毕竟,他也没有了其他选择。

    离唐芒对于他的到来有些猝不及防。

    亦对这个知晓自己身份、曾经敌战之人的去留有些难决。

    不是质疑邓忠来投的诚意,而是担心尚年少的邓忠,会在无意中泄露了他的身份而被魏国惊觉。思来想去,他在遣数西凉铁骑归来与郑璞通消息时,亦让邓忠等人随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