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整编国防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部集团军补充的火炮,清一色的都是‘奥械’装备,这还不包括那些新生产的火炮,因为新的火炮都配备给东部集团将了。

    卡莱贝尔中将的第三军则改编为帝国防卫军团,兵力和火炮数量与以前一样,仅仅只是更改了一个编制而已……

    原本专门保护李维个人安全的警卫师,则改编为皇室亲卫军团,其实主要是充当仪仗队的作用,毕竟在东部集团军和南部集团军被全歼之前,这支皇室亲卫军团几乎不可能踏上前线。

    李维对亲临一线指挥作战可没多少兴趣,行军是非常辛苦的!

    并且战场上炮弹无眼,一旦有个万一呢?

    在后面跟各种制服妹子玩对对碰游戏不好么?

    不时还可以举办一场选秀活动,充实自己的后宫侍女团。

    有个忠心耿耿的内阁政府就是这么方便,李维只需要管控大方向上的指挥即可,剩下的杂务都由内阁政府全权负责,李维顶多看一看报告总结。

    随着密谍司踏入正规,李维的统治根基更加牢固,倒不是说密谍司抓到了多少革命乱党,此时的法兰西帝国本土,革命党就是过街老鼠,即便有着革命信仰,也不敢暴露出来。

    最近一段时间,密谍司最出色的任务,反倒是在反贪污案件上的成就,那些贪官就是一个个肥羊,抓到一个整个密谍司参与进来的工作人员都会有一笔奖金!

    当然,也不是什么样的贪官都会抄家,密谍司查到切实证据后,会提交给李维一份名单,然后李维召集相关内阁大臣,查证这些贪官的政绩如何。

    若是执政能力没有高于对方的贪污数量,那就抄家灭族。

    在法兰西帝国,李维可是开创了株连制度!

    当然,这里的株连不是把祖宗十八代都拉出来砍脑壳,而是关押进劳务所充当免费劳动力。

    李维政府制定的死刑数量并不多,绝大多数罪行都是在劳务所里干活,很多死刑都改成了无期徒刑,就是为了给劳务所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这是因为,李维政府发现,把罪犯枪毙除了震慑宵小外,没什么实打实的好处,不如让他们在劳务所干苦力一辈子,再给点减刑的希望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为政府节省不少劳动力开支。

    劳务所的劳动改造犯人再多,也不用愁没活干,光是在法兰西帝国本土修建适合大军机动的宽敞国道,就不是一年半载能完成的工作量。

    更不用说还有其他各种建筑承包工作了。

    现如今法兰西帝国政府很少会雇佣民工来建造公共设施,基本上都被劳务所的劳动改造犯人承包了。

    毕竟这种苦力工作不需要太多的智商,哪怕是文盲劳改犯也能出一把子力气。

    如果偷奸耍滑的话,劳务所里的监工可不会客气,即便现在法兰西帝国强大了,劳务所里也保持着月月死人的‘优良传统’。

    在法兰西帝国,甭管是政治犯还是普通犯人,都一视同仁拉入劳务所中进行改造,除非这个犯人表现出非同一般的价值,才会被单独看押起来,不用干活还供吃供喝。

    帝国军队改编结束后,李维就带着自己超过两万人的皇室亲卫军团,浩浩荡荡的开向维也纳城。

    李维出行,可是把卡尔忙的够呛,刚完成改编的东部集团将全部动员起来,在李维会经过的各个附庸国城市布置了严密的防御,甚至临时将附庸国的所有武装力量(包括警察)都调离或者临时休假,由法兰西国防军承担治安任务!

    一切都是为了皇帝的生命安全!

    这就是李维不愿意出远门的原因,他一动弹,整个法兰西国防军都得跟着动,妥妥的劳民伤财。

    对于财政不富裕的法兰西帝国来说,李维自然不愿意凭白无故的浪费金钱,所以他一般都是在巴黎地区周边活动,除非有特殊需要才会离开,比如说这次前往维也纳,是为了在维也纳中安放系统功能建筑。

    李维必须挑选符合规模和要求标准的建筑群,才能附加系统功能。

    比如说全面战争系统的军营,绝不可能附加到一个养马场上面……

    至于税务局这种系统建筑,更是必须附加到类似市政府的行政中心建筑上才能生效。

    当然,李维不嫌麻烦的话,也可以在当地新建一座专管税务的大楼。

    基础系统建筑是不需要消耗任何荣耀值的,李维只需要亲自来一趟维也纳即可。

    李维自然不会对外人说他前往维也纳的真实目的,法兰西帝国外交部对外宣称,这是伟大的皇帝陛下视察维也纳,亲自站在奥地利帝国的尸体上见证历史。

    显而易见的,李维的这场维也纳之行被外界视为一种政治作秀,以及对哈布斯堡家族的打脸行为。

    哈布斯堡王朝虽然覆灭了,但哈布斯堡家族的力量仍然很强,至少他们的人脉和金钱还在!

    而奥地利共和国当初革命成功后,艾雷恩忙着消灭奥地利自由党,收拢权力维持独裁统治,所以没有精力去屠杀哈布斯堡家族,让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有时间来隐藏自己。

    倒是奥地利贵族群体,在艾雷恩掌握独裁大权后,遭到了致命打击,艾雷恩政府以清除贵族特权为由,对奥地利贵族财产大肆强征,就连很多富裕的宗教人士也遭到波及,俨然是第二个法兰西大革命的局面。

    正是这场清洗,让奥地利共和国的贵族势力如同当初的法兰西一般,被彻底清理出政坛。

    很多流亡的奥地利贵族都逃到普鲁士王国和俄罗斯帝国苟延残喘。

    更有甚者,对奥地利帝国的复辟不报有希望,直接逃亡英伦三岛,乃至跨越崇洋,前往政治环境更加宽松的美利坚合众国。

    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犹太资本家,这些犹太资本家对革命势力畏之如虎,跑得比奥地利贵族还快!

    好在,艾雷恩得到了十万总统卫队的保护,才让奥地利共和国在剧烈的变革中没有爆发法兰西大革命的混乱局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