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师徒谈话(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不过反过来说,人性有缺,法治有漏,人治岂不是问题更加严重?”

    “一国的朝政体系,从上至下,大大小小治人者何其多,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有着高尚的道德修养,去实施所谓的堂皇王道?”

    “那……”扶苏闻言,讷讷回道,“照老师说来,荀子先生的理念不就是最完善的了吗?”

    古寻失笑摇头道,“扶苏,这理念方针,不是数字加减,一加上一便得到了二。”

    “人治加法治是很好,但是个中分寸该如何把握呢?一方若是过多了,另一方的作用很可能会被压制埋没,失去意义。”

    “况且思想理念是思想理念,实际情况是实际情况,时移世易,变幻不定,究竟合不合适还要因时制宜。”

    “你方才觉得圣王之理更好,但是事实上在周王室没落后的数百年来,所有强盛一时的国家几乎都和法家改革脱不了关系。”

    “你们秦国,更是靠着商鞅变法才一扫颓势,雄踞关中上百年,压的山东六国喘不过气来。”

    扶苏有些明白,但又有些不明白,迷糊的反问道,“老师的意思是,现在法家的法治才是更合适的?”

    古寻摇了摇头,“对你来说,重要的不是法治合适亦或人治合适,而是你得明白为什么合适。”

    “伏念的‘内圣外王’也好,又或是我那位好友的‘以刑止刑’也好,都是为臣之道,而非为君之道。”

    “扶苏,你虽然并非嫡子储君,但这王位,迟早是你的,所以你更需要思虑的还是后者。”

    尽管眼下就师徒两人,话说得露骨直白一些无妨,但突然听到这个话题,扶苏还是很无奈的念叨了一句,“老师,您这话说的……”

    出身王室,即使尚且年少,扶苏也知道这储君王位之事的敏感。

    他只是长子而非嫡子,自家老师这么说未免太过笃定了。

    古寻却满不在乎的一挥手,“扶苏,虽然对你而言还有些早,不过我明确的告诉你,你父王的位置,迟早有一天是你的,也一定会是你的。”

    嬴政会不会把皇位传给扶苏?

    不重要,如正史一般传给扶苏也好,还是出什么意外传给别人也好,反正嬴政死后,最后登上帝位,统掌乾坤玉宇的一定是他古寻的学生。

    “老师……”扶苏听到古寻如此铿锵肯定的话语,一时有些失神,说不出话来。

    古寻再一摆手,“不用多想旁的,这话出的我嘴,入的你耳,记住就好,咱们接着刚才的说。”

    “法家改革能使国力强盛的缘由,我日后再与你细说,现在就先简单的说一下。”

    “法家改革的表象结果,往往就是将除君王外的其他贵族阶级手中的利益夺走,一部分收拢回君王手中,一部分则分润给百姓。”

    “这是法家改革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立见成效的主要原因,当然,如此会得罪贵族阶级,这也是改革者往往不得好死的主要原因。”

    “同时还会有种种施政主张,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方式,这是保证后续能持续增长国力的根本。”

    “相较其他实行过法家改革的国家,秦国能始终强大,就在于商鞅人亡政却不熄,而其他国家往往会在一时的声势过后,就草草落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