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言官奏章弹劾忙,慈烺宫中安坐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翌日。

    崇祯看着面前的这一大堆奏章,有些呆住。

    “这些全是弹劾烺儿的?”

    在崇祯的面前,王承恩苦笑点头:“是的,都是那些言官们弹劾的。”

    一般来说,其他的奏章都会由内阁票拟,然后司礼监批红即可,但这种事情毕竟是事关重大,当然还是得送到崇祯面前。

    崇祯面色有些难看,拿起这些奏章一一翻阅,发现上面的内容无一不是对朱慈烺的大力抨击。

    什么太子行事鲁莽,在宫中随意开枪,阻碍吴三桂奉旨办事实在是不合规矩,这都还是比较轻的。

    还有人干脆就直接说太子杀机太盛,实在是暴君之相,必须要严加惩治,不然就应该罢免掉这个太子,另立他人。

    “简直是岂有此理!”崇祯一巴掌就将这些奏章直接拍在了桌子上,十分不爽的说道:“李邦华和施邦耀在做什么,连手底下的言官御史都管不了吗?去把他们两个叫过来,朕倒是要看看他们怎么和朕解释!”

    很快,左都御史李邦华和右都御史施邦耀两位就站在了崇祯的面前。

    崇祯很不爽的说道:“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今天朕这边突然多了一大堆弹劾烺儿的奏章?”

    听到这句话之后,两位大明言官之首对视一眼,都露出苦笑。

    李邦华无奈道:“陛下,您也知道咱们这些言官的作用,那就是要上奏折骂人的。过去的这些日子里大家都是憋着,就是因为大明确实是危急,处在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但现在……那不是不一样了嘛。”

    施邦耀也道:“是啊陛下,您要知道言官都是得进言的,这么多天下来一个个早就已经按耐不住了,现在正好给他们碰上一个机会,那可不就是使劲的上奏章了吗?臣等虽然也规劝过,但是这所有人都是众志成城的……臣等也没办法啊。”

    崇祯闻言,不由哑然。

    李邦华又道:“其实臣等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了,不信陛下可以慢慢看,那些措辞比较温和的奏章都是咱们这边的人上的,那些能让陛下生气的奏章,估计是六科给事中那边上的。”

    崇祯:“……”

    崇祯忍不住伸手,随意翻了一下面前的这些奏章,发现还真如李邦华所言。

    大明的言官系统其实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左右都御史所管辖的都察院,也就是站在崇祯面前的这两位大臣所属单位,另外一个就是六科给事中了。

    六科给事中属于皇帝的直辖部门,只向皇帝负责,同时又有权限插手六部的事物,这就导致他们手里不但有弹劾的“虚权”,更有管辖的实权,战斗力比起都察院来说甚至还要更高。

    在大明朝,经常可以看到六科给事中上奏章大骂首辅和各位阁老,然后大明这些内阁大臣们不但没办法回击,有些时候还得小心翼翼的解释甚至请辞。

    这也就算了,就连皇帝这些家伙同样也是敢怼,而且他们还不怕皇帝发火。要是皇帝真的发火把哪个言官贬职了,这货瞬间就在整个大明出名了,将来官员阶层绝对给他保驾护航,让他当大官。

    这也就是为何崇祯皇帝在察觉到是六科给事中担当这一波弹劾朱慈烺的主力时,心中如此无语的原因。

    片刻之后,崇祯无奈的挥了挥手,道:“你们两个下去吧,记得好好的约束手底下的官员们,不要再给朕看到这些奏章了!”

    李邦华和施邦耀自然是连连应是,然后离开。

    等到这两人离开之后,王承恩才忍不住道:“陛下,根据老臣所知,这两位都御史也不是在都察院就一言九鼎的,还有好些文官似乎是和吴三桂尚书比较亲近的。”

    崇祯愣了一下,然后道:“吴三桂不是要给烺儿查清真相的吗?他应该不会让他的人上奏章弹劾的。”

    王承恩:“……”

    王承恩觉得,陛下还是太过天真了一些!

    王承恩略微迟疑了一下,没有继续开口说话,他跟了崇祯这么多年已经很清楚这位皇帝陛下的性格,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能改变崇祯的主意。

    吴府。

    吴三桂看着面前的几名言官,笑容满面的说道:“诸位今日能赏光前来本官的府邸,吴某心中非常感激啊。”

    几名言官对视一眼,其中一位资历最老的言官笑着说道:“吴大人客气了,我等小小言官,能够被大人这般阁老重臣邀请,才是我等的荣耀呢。”

    双方友情吹捧了一番,然后吴三桂才直入正题。

    “诸位想必也知道,吴某前两天奉旨办案,原本是要让太子殿下的方拱乾来问话一下的。谁知道太子殿下居然大发雷霆,拿着短火铳到处开火,吴某人的几名属下为了保护吴某还受了伤,吴某也是差点就不能和诸位见面了!”

    说着,吴三桂也是不停叹息,一副后怕的模样。

    言官们脸上的表情也是发生了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