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相持(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京畿道地区。

    可南原百姓的痛苦仍在持续。

    《朝鲜记》的作者大河内秀元参与了屠杀,此时此刻,他在砍下十颗首级后,在日记中写道:这是献给守护神八幡大菩萨的祭品。

    接着,放下血迹斑斑的打刀和日记,将满是血污的手合十,朝着倭国本土方向毕恭毕敬地鞠躬。

    为了提振士气,宣泄自身情绪,一座军事重城空了。

    地上堆积着无数尸体,大部分没有脑袋,而脑袋上没有鼻子,因为秀吉大人突发奇想,想要用这些东西在本土建立一座寺庙,来彰显自身功绩。

    ……

    八方云动。

    陆离沿着海岸向北方挺进,确保自己能够及时赶上稷山之战。

    在此期间,倭人在搞它们传统的屠杀,李朝文武心怀忐忑,等待局势明朗,倘若汉城守不住,那撤退一定是迅捷的、果断的。

    不过,这群贪生怕死之徒,忘记了自家还有一颗巨星。

    自从水军在漆川梁海战中全军覆没以后,李朝引以为傲、倭人恨入骨髓的水师,随着战船一同沉到了海底。

    曾经,李舜臣掌兵时,水军指哪打哪,战无不胜,但随着壬辰倭乱被镇压下来,狡兔未死,走狗已烹。???..Com

    这个令倭人恐惧,明军敬佩的水军战神,因为党争,直接被流放。

    朝鲜王也似乎忘了,在国家危难关头,李舜臣给他带来的惊喜与感动。

    元均走马上任。

    可同样的队伍交给他带,一下子就完蛋了,速度之快,让制定周详计划的明军指挥部都直接骂娘,南原失守一事的罪责,亦与之脱不开干系。

    奈何人死债消。

    那帮专门搞窝里斗,深谙明朝官场之道的李朝大臣们开始装死,他们想起了被整得半死不活的李舜臣,希望他能够重新出山,继续创造奇迹。

    可没有人敢提议,朝鲜王也想到了李舜臣,亦觉得太过丢人。

    不过,李昖感觉不好意思的事情太多了,但感慨一阵,总能完成自我调整,特意派出使者,重新授予他三道水军统治使的头衔。

    之后……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忘掉这个男人。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水师都没了,重新启用李舜臣只是给满朝文武留个念想罢了。

    而李舜臣经历太多苦痛,浴血奋战,却惨遭贬斥,根本算不得什么,前不久的一个夜晚,他猛然从睡梦中惊醒,因为一个噩梦:

    自己骑马走在一座山丘上,马突然失蹄,令他从上面摔了下来,跌入旁边的冰冷溪流中。紧接着,他最疼爱的小儿子葂,突然出现在面前,将他扶起后,紧紧抱着他,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晚些时候,李舜臣收到一封来自南方老家的信。

    尚未开封,骨肉先动,心气慌乱。

    当拆开以后,李舜臣发现是次子?的笔迹,信首为“痛哭”二字,他瞬间明白过来,小儿子葂死了,是为保护家乡而惨死倭人之手。

    【天何不仁之如是耶。我死汝生,理之常也;汝死我生,何理之乖也。天地昏黑,白日变色,哀我小子,弃我何归。英气脱凡,天不留世耶。余之造罪,祸及汝身耶。今我在世,竟将何依,号恸而已,度夜如年。】

    为已经惨死的儿子,写下这段文字后,李舜臣上任了。

    十二条板屋船。

    本来可以与倭军水师正面作战的部队,只剩下这点。

    麾下将领劝说,事已至此,水师已经名存实亡了,不如彻底放弃吧,全军上岸,去打陆战。

    李舜臣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他并未因为蒙受莫大冤屈而避战懈怠,反而重新抖擞精神,从头开始整顿水军,继续上演奇迹。

    这个男人会在接下来跟陆离擦出火花,而试图沿着海边,避开倭军右路军,安全抵达汉城的陆离,也没有想到,他的预判出现了失误。

    倭军确实有很大一部分通过江流,进入了半岛,却还有一支船队游弋在外海,通过沿海一座座小型倭城进行补给——

    陆军方面正在对全罗道发起全面攻势、自从漆川梁海战大胜以来,倭军水师暂无用武之地,两个大前提下,第六军团的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胁坂安治等人耐不住寂寞,决定帮助宇喜多秀家打南原。

    加上岛津家也有部分水军,这才给了陆离一种,倭军水师尽出的错觉。

    事实是,仍有三百余艘倭军战船,在沿海区域游荡,首领是来岛通总。

    在上次的壬辰战争中,李舜臣在一片叫做唐浦的水域,用龟船击毙过一员倭将,当时被误认为是龟井兹矩,后来确认为来岛通久,也就是来岛通总的兄长。

    因此,两人是死敌。

    当听闻李舜臣重新回到海面的消息,来岛通总每天都像发了疯似的,带着三百余艘战船,沿着海面,疯狂寻找杀害兄长的仇家。

    另一边。

    汉城,南山大营。

    负责此处防卫工作的将领是潘明,他麾下有一千精锐,负责保护经略杨镐,并随时支援水原。

    更准确来说,是与水原互为犄角,两者都在汉城周围,只不过,一个由杨镐镇守,一个由麻贵镇守。

    而后者,兵力有两千,千总分别是周老板和杜泉。

    历史的重担压在三人肩头。

    好不容易饰演正派人物的周天,已经打定主意,要做堂堂皇皇的抗倭英雄,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并隐隐期待陆离出现。

    因为,他已经创造了奇迹,成功改写这场战争的走向。

    许多扮演者都觉得,陆离还能一直上演奇迹,潘明更是坚信。

    “麻贵那封信,让杜克这家伙如愿离开全州,及时奔赴南原,也不知道有多少斩获……”

    “要是利益足够,他脑子一热,很可能已经领盒饭了。”

    离开大帐后,潘明登高远眺南原方向,角度非常之精准,猜测也非常之精准。

    可惜,某人已不在那里,他已严重偏航,此刻,正带领乌泱泱一帮妖魔,以及五百骑兵,冲向海边,冲向另一个风暴中心。

    不久之后。

    李舜臣和来岛通总,两名水军将领,会向陆离诠释,什么叫做意外,什么叫惊喜。

    ……

    ------题外话------

    中元节,新书上架更新八千字,老书更新四千,中途还回了老家,没空调,热成狗,今天可真难忘……

    ps.注意,本书的历史走向变了,勿较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