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帝国余晖(二十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向西支援。

    而内部,一群突入进来的倭军战舰,围着李舜臣、邓子龙所在舰队进行强攻,堪称不计伤亡,妄图抢在己方被重挫前将敌军指挥官斩首。

    通过信息差、装备代差,联军一点点占据并扩大优势。

    为何以绝对兵力优势,发起这般疯狂的进攻,却一点成效都没有?

    铁炮打不动。

    武士爬不上去,怎么办?

    倭人自上而下都茫然。

    唯有邓子龙知道,老将军觉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自己没能上岸厮杀,结果却能在海上酣战,再过一把瘾!

    此刻,他又一次成功打退围攻,并扭头一看:

    一队缀在后面的大船非常隐蔽地靠近此地。

    邓子龙当即大喜过望,催促李舜臣下命令,随后,舰队纷纷拔锚,全体撤下甲板。

    不打了?

    怎么回事?

    倭军屡次遇到超乎固有认知的事物,脑子在短时间内有点懵,其实这哪里是不打,而是明军水师的杀手锏来了。

    那些突然顶上来的大船上,士兵们个个身披重甲,手中握着一种奇怪物件,这是铜制大圆筒,筒前有口,后方设置推柄,陆离初见时,感觉它们很像原始版滋水枪。

    在大明,它们有个官方称呼:

    喷筒。

    原理跟陆离的认知没有出入,就是喷东西出来,但却不是水,而是勐火油。

    初见此物时,陆离不禁感慨明朝火器确实充满奇思妙想,显然已经有了现代武器的影子。

    为什么会开倒车,在数百年后被各国入侵?问题值得思索。

    勐火油柜,即,一个大铜柜子,里面安插着数根直筒,侧面为注油孔,后方则时推进活塞。

    故而,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沿着注油孔往里面添加勐火油,然后推动活塞,助燃液体便会先沿着直筒喷射而出。

    在最前端,有一个名为药楼的部件,当有液体从中经过,推力就会引燃火药,如此,勐火油就变成了一条喷射状火舌。

    据此原理,明军开发出了一系列喷筒,有大型,有便携式,不拘泥于喷射火焰,还能够射出毒气、或两者兼而有之。

    诚然,倭人见识短,大明水师也是初次远征半岛,它们根本不识得此物,但短短一次交锋,就吃了这么多亏,眼下又看到如此景象——

    陌生物件登场。

    整个甲板上的士卒全部偃旗息鼓。

    倭军众将忍不住惊疑,都不敢上前,生怕联军又要出现什么新花样。

    就在这帮人惊疑不定的时候,火焰兵没有任何犹豫,旋即扑了上来,他们可没有需要顾忌的地方。

    高高的甲板上,一道道火龙,居高临下向附近所有敌舰喷射而去,哪怕那些随军出征的神官能够改变天象,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反应。

    况且勐火油不耗费什么国运,喷光了?矮身躲在挨牌下面,继续灌一大桶就行,循环往复。

    再说倭人有神官,明军这边就没有龙虎山道人了?

    全程保驾护航,与神官远远对峙,形成了一种另类的默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