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两柄剑,两个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五岳敕封,封神台修建,暗中的气运大阵建设,引得动乱四起,流民遍地;

    采纳国师的建议,趁着各州地方乡绅实力被冲垮的机会,推行郡县制,仿佛又是在这本就不安的局面上添了把柴。

    如今的朝廷四方,可以说是处处起火,危机重重,他这个皇帝自然也有得忧愁。

    但想着等五岳封神之事完结,那以五州之地共同建起的稳固皇朝气运的大阵,想着赵家天下千秋万代的美景,他便觉得值得;

    想着郡县制施行,对各州的掌控极大加强,赋税翻着倍往上窜,国富民强,他便是那真正的九州之主,他就更觉得值得;

    更关键的是,这一切的动乱都将在短时间之内得到平息,届时他将掌控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大端天下。

    他将被千百年的史书反复歌颂,他将是后续所有帝王打心底里感谢的人。

    他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创者!

    淳化,也将是一个被后世永远铭记的年号!

    淳化帝的脸上呈现出阵阵潮红,心潮澎湃!

    “陛下,五宗使团已由礼部尚书温俭接引入京。”

    一个候在一旁的大黄门轻轻走到书桌前,细声细气地恭敬禀报着。

    淳化帝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缓缓收敛心绪,“嗯,按照原计划进行吧。另外,晚些时候请国师进宫,朕忙完了那头还有些事情要跟他商量一下。”

    大黄门轻声道:“陛下,您忘了,国师两日前便已经离京了。”

    “哦对,他还来跟我说了一声的,瞧朕这记性!”淳化帝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那就准备一下,摆驾祈天坛!”

    ......

    “啊?怎么会不在呢?”

    一个虎头虎脑、身姿矫健的少年郎站在国子监崭新的匾额下,一脸失落地看着通传的国子监弟子。

    那名弟子笑着道:“曹师弟的确随我们一起来了京城,但因为宗门有其余安排,所以曹师弟离京外出了。”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就不清楚了,得看宗门的安排。”

    “好吧。”

    少年失落地离去,登上了不远处的马车。

    马车中,青眉山长老木叶笑着道:“怎么?不在吗?”

    少年失落地点了点头,从领口取出那块当初和小五儿互换的温玉,呆呆地看着。

    正是当初和小五儿在万妖谷湖心岛上关系最好的豹子头少年木冲。

    自从跟着父亲从万妖谷“叛变”,回归青眉山,他便一直深居简出,默默修行。

    如今千里迢迢地来了天京城,就只为了和小五儿见上一面,谁知道小五儿竟然又不在。

    木叶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们还年轻着呢,肯定有机会再见的,比如说陈公子和圣女成亲之日,难道小五儿不会来?”

    看着木冲的眼神稍稍亮了几分,木叶笑了笑,“好了,收拾心神,我们得准备去祈天坛了。”

    因为敏感,少年人的情绪来得猛烈,升腾得热烈,但也因为敏感,大多都不太持久。

    想着新奇的事情,木冲心头的愁绪便慢慢消散了下去。

    .......

    祈天坛,便是淳化帝最初上奏天庭,请封五岳的所在。

    那座黑色的祭坛安静地立在当中,身着明黄皇袍的淳化帝赵崇义站在祭坛上。

    四周五方,按照五岳的方位,站着五宗使团。

    灵剑宗居北岳、青眉山居西岳、白鹿洞为南岳、达摩山为西岳、紫霄宫为中岳。

    这五家宗门的二号人物,身怀宗门至宝,领着门内来见世面的部分精英弟子,安静地站着。

    在他们的身后,外围的队伍中,还站着王公贵族、朝廷公卿,以及九幽洞、极乐殿、乾元门、厚德门、万妖谷这落选五宗的代表。

    这五个人的脸色平静,但心中如何想着,便无人知晓。

    五岳真正的敕封其实并不在此处,而是在各座山岳的封神台上。

    但如今的情况,淳化帝又不可能挨个前往主持仪式,于是才有了这一出。

    所以今天的仪式也很简单,淳化帝甚至都没有点燃祈天香,只是真心诚意地朝天启奏,说明了五岳之事。

    这对于观礼的众人而言自然也是好事,毕竟在这繁琐的流程中,能轻松点总是好的。

    只有如木冲这般精力无限旺盛的少年才觉得意犹未尽,不够刺激。

    好在接下来还有安排。

    在祈天坛不远处的太庙,便是这一大群人的下一个目的地。

    这种涉及到赵家天下的大事,赵崇义怎能不去列祖列宗面前显摆......咳咳,禀报一番。

    太庙中,先帝的宋皇后和淳化帝的李皇后并肩而立,身后领着位分足够的部分嫔妃和未成年的皇子,安静地等着淳化帝的到来。

    原本李皇后已经完全不再给宋皇后面子,开始处处压她一头了。

    但在楚王被陈三更一刀斩了之后,她却在淳化帝的授意下开始处处对宋皇后礼敬有加,谦让恭顺。

    对于一个注定没有任何威胁的人,他们很乐意展示自己的仁慈和礼貌,更何况这样的举动还能为他们增加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当人群抵达,摆开阵势,淳化帝缓缓走出,走入太庙的正殿之中,看着面前的牌位,一撩长袍在蒲团上跪下,朗声道:“列祖列宗在上,崇义自继大统以来,自知驽钝,深感重责。夙兴夜寐,唯勤奋以图海晏河清;殚精竭虑,愿穷思而得国富民强.......幸有皇天在上,施以恩扶;良臣在朝,佐以谋划;善民在野,供以生计.......今有敕封五岳之事以禀.......”

    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中,淳化帝朗声而谈,向列祖列宗汇报着自己的“丰功伟绩”。

    “愿列祖列宗安享世间香火万万年,赵氏江山万万年,天下太平万万年!”

    一声高呼之后,他朝着排位焚香叩首。

    身后的嫔妃皇子皆一同叩首,更远处的百官公卿也随之跪地。

    整个场中,便只有十宗的修行者们,安静地站在原地,只是微微鞠躬,显得十分突兀。

    淳化帝似乎不用回头,便能想到身后的情景,目光微冷,朝着一旁的太庙的老祭祀使了个眼色。

    老祭祀从一旁走出,站在正殿门前,面朝正殿之前的众人,高呼一声,“为盛事贺,请祖器!”

    说完他双手平伸,朝上一托。

    一柄巨剑虚影便出现在正殿上空。

    被放大了许多倍的虚影让人可以清晰地看清巨剑的形貌,若只看样子,这就是一柄普普通通的佩剑,剑柄之上似乎还缺了块东西,若单纯论材质,或许还不如许多修行者以各种珍贵材质打造的佩剑。

    但这虚影之上萦绕的明黄之气象征着此剑的不凡。

    这是一柄伴随这大端王朝开国太祖征战四方,定鼎中原的剑!

    这是一柄承载了赵家天下皇朝气运的剑!

    这是九州权柄所在,是人间气运所钟,是日夜享受气运洗礼的皇者之剑!

    巨剑虚影如大日凌空,让人忍不住生出崇敬跪拜之心,十宗不少原本昂然而立的修行者心神被震慑,莫名便双膝一跪。

    这便是淳化帝的算盘,就要在太庙之中,彰显他赵家天下的煌煌天威,让这些桀骜不驯的修行者势力懂得什么叫敬畏!

    他依旧跪着,望着面前的牌位,尤其是看向正中的那块,心中暗道:皇兄,你就安息吧,这个江山我和我的子孙一定会为你照看得很好!

    身后如他所料的起了一阵骚动,继而响起一阵惊呼,淳化帝满意的翘起嘴角,起身回望,然后蓦地瞪大了眼睛。

    只见一缕象征这皇族气运的明黄之气,自剑身上分出,注入了一个少年的胸口。

    在那里,一块通体晶莹且不规则的温玉在他的胸口漂浮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