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规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蔡致良不愿意多提,问道:“要不是阿杰说起,我都不知道你成家了。上个月在香港的时候,怎么也没听你说过?”

    廖成凯叹了口气,道:“都是二婚了,就没有凑热闹,两家的近亲一起吃了顿饭,便算是结婚了。”

    原本,廖成凯与蔡致良同班的班花走得近,可惜最后还是没有走到一起,所以蔡致良与邓英杰等人有时不便问起,却没想到,廖成凯已经再婚了,实在是世事难料。

    蔡致良道:“份子钱,就等你孩子出生时,再补上吧。”

    “那可不能太寒酸了。”廖成凯笑道,“听阿杰说,你们四个在一起做生意?”

    “是啊,准备到北边投资一座空调厂。”原本是投资冰箱的,后来经过邓英杰和薛成的考察之后,变成了空调,蔡致良也没有反对:“老薛的事,阿杰给你提过?”

    廖成凯道:“听说了一些,不过照我说,也别投资什么空调厂了,直接投资金河德州电子,让老薛来台湾得了。”

    蔡致良道:“你又不是不晓得他家里的情况。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父母年迈,下有弟妹,哪里离得开?香港与特区相邻,能够早出晚归,你就不要操心他的事了。”

    还有些事情,蔡致良没说,这次是邓英杰出大头,算是邓家的产业,要是被廖成凯搅和了,万一被当成蔡致良的授意,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由于是下午的飞机,抵达新竹工业园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却依旧闷热,蔡致良与顾远德便直接去了酒店休息,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去了工厂。

    走进力微电子,为蔡致良介绍工厂状况的,是技术总监岳天华,原本大学毕业之后就职于工研院,十年前被送到美国RCA接受3英寸晶圆厂培训,算是经验丰富。

    “现在,全球的晶圆厂都是以蚀刻方式在硅晶圆表面下方挖掘深槽形成电容器,你手中的就是一片还未刻蚀过的晶圆。”

    蔡致良看看手里的晶圆,是金河德州电子出产的一片废品。

    “这是镀保护层的车间,就是用热氧化法在N型Si层上制备一层氧化硅层,后边是在氧化保护层基础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一层淡化保护层……”

    岳天华介绍的,在蔡致良看来,都是干巴巴的技术,实在提不起精神,主要是这些细节,他都不了解啊。

    “深槽刻蚀技术发展至今,各个厂家有不同的设计方式,我们采用的是德州仪器的TTC技术,另外还有RBNTT的IEVC,IBM的SPT技术……”

    蔡致良只能打断岳天华的介绍,道:“岳总监,这具体的技术,你跟顾教授商议便可,我只想知道,目前的良品率是多少?”

    岳天华道:“如今刚刚投产,一些制造参数还在调整,目前每月大概可以生产15万个1M的DRAM存储芯片。”

    岳天华只提及产量,至于良品率,却是没提。

    蔡致良心里默算,按照岳天华所说的产量,反推回去,却是得出一个难以置信的数字,问道:“那就是说,良品率才一成?”

    这可有点严重了,一成的良率,这成本平白就比RB高出了八倍,完全抹杀掉了人力成本方面的优势。

    “这只是刚开始,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廖成凯接口道,“德州仪器的技术还需要消化,工人虽然已经培训了一段时间,却是刚刚上工,还未能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我之前就跟你提过,将良率提升到4成以上,不过还得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两三个月……”蔡致良也没有看下去的心情,虽然早有准备,但是现实实在是有些残酷,哪怕是两成的良率也好啊。

    现实已经很残酷了,蔡致良只能耐着性子,将DRAM的工艺流程巡视了一遍,兴趣缺缺地离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