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两场收购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5%的股份被东来贸易行的员工购买,便造成了如今东来贸易行的股权结构。现如今十五年过去了,这些员工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即将退休,大都有将手里的股份套现的意愿,这也是此事被传开的原因,未尝不是这些人在向梅世方施压。”新笔趣阁

    “梅世方呢,他能接受什么价格?”按照郑一鸣的调查,梅世方家族是第一大股东,手握38.12%的股权,近30年的掌舵人,又曾经成功带领企业走出危机,能够影响一大批人的意愿。可以说,没有他的点头,收购是很难达成的。

    “梅世方的态度目前比较坚决,一口咬定37元的价格,不愿意妥协。不过,既然他已经开价,便有了商谈的余地,照我预计,应该能够以32元的价格,达成全面收购东来贸易行的协议。”郑一鸣说的很有自信。

    “你有什么办法,让那个梅世方妥协?”

    郑一鸣道:“我们的目的,本就是将东来贸易行分拆,留下有用的,卖掉无用的产业。干脆就当着梅世方的面,一五一十地将东来贸易行拆分掉。”

    “那该如何拆分,才能让梅世方满意呢?”蔡致良感觉自己快成捧哏了。

    “东来贸易行由梅世方的父亲及合作伙伴创建,以石油贸易起家,随后建立加油站,炼油厂,由石油业务而后并购其他一些贸易公司,组成如今的东来贸易行,也曾辉煌一时。目前,东来贸易行最重要的收入,便是来自加油站。”

    郑一鸣讲述了东来贸易行的历史,道:“第一步,便是在买下东来贸易行之后,将加油站的业务分拆出来,卖给梅世方。对于梅世方来说,即便是卖掉了东来贸易行这个祖产,但是赚钱的祖业依旧还在,而且还可以留给子女继承,想来他是不会反对的。如此一来,只需要10亿的资金,便可以拿下东来贸易行。”

    蔡致良皱了皱眉头,问道:“没有了加油站,东来贸易行还能剩下什么呢?”

    郑一鸣道:“在九龙有一个废弃的炼油厂,可以开发地产;还有两家汽车销售公司和一家维修中心,粮油,食品的进出口和店铺,建材,纺织品,电子电器的代理销售等等,除了石油大宗贸易,每年还有6000万美元的进出口贸易额。我原本的计划,就是将东来贸易行分拆出售,如果运作的好,将会产生三亿左右的利润。”

    如今的亨达贸易,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不见丝毫的起色,蔡致良除了叹息,也只能叹息。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较于亨达贸易的寒碜,东来贸易行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家大业大。

    “可以,你去跟梅世方谈。”蔡致良思索片刻,终是点点头,道:“汽车公司和维修中心要留下,国信正在欧洲投资汽车业务。”

    郑一鸣道:“还有粮油,电子电器,纺织品,这些重叠的贸易,完全可以将亨达贸易并入东来贸易行。”

    “整合在一起最好,资金方面呢,天门置业能拿出多少?”

    “如果这个月底能够达成一致的话,天门置业能够拿出1亿的资金。”郑一鸣道:“我前些天准备从恒隆银行贷款,但是老温以天门置业负债过重为由,之批准了5000万的短期贷款。您也知道,如今物业正处于上升期,价格相较于年初已经上升了一成,预计年底突破每平尺1500不是问题,天门置业的负债并不重。”

    郑一鸣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蔡致良点头,好从银行贷款。

    蔡致良问道:“我之前听你说,天门置业有一处物业,在这个月底开盘,价值两个多亿,怎么会拿不出钱呢?”

    当初选择郑一鸣,便是看中他的能力,要是有无限量的资金支持,还要他做什么。

    “物业的收益,早已经抵押出去了,需要偿还旧贷和银行的利息。”

    “你将价格再压一压,天门置业出1亿,剩下的从金河投资公司出。”蔡致良快刀斩乱麻,道:“你去准备吧,月底之前,我希望能够看到结果。”

    郑一鸣有些愕然,却也只能点点头,道:“好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