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台北之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经过十年的发展,从政府到各大财团巨量资金的投入,无论是半导体产业的规模,还是技术水平,同日本的差距已经极其有限了……”被蔡致良瞪了一眼,廖成凯才收住了话头,道:“4M的DRAM产品一经投产,以三星电子为代表的的韩国半导体产业同日本半导体公司一般,开出了海量的产能,估计一两年之内都不能分出胜负,如今的韩国半导体产业,可不是四年前奄奄一息的美国半导体产业,是能够真正同日本一较高下的。”

    顾远德补充道:“如今的形势,日本半导体公司实力雄厚,但是因为美国的扶持,韩国的半导体公司拥有广阔的北美市场,一时间将是难分胜负,而如此一来,最先撑不住的,或许会是我们这些夹缝中的小公司,技术水平不高,产能又不大,也没有了成本优势。”.CoM

    “先撑过这一段时间。”蔡致良道:“你那边也要加快速度,不要停下来,加大资金投入也不是问题。”

    顾远德略微惊奇地看着蔡致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都有点不习惯。

    “近半年来,从北美、欧洲招聘的半导体工程师已经达到162人,不用在担心其他研究机构的掣肘,下半年将会加快研发进展。”顾远德道:“如今的形势,4M也不再是什么领先的技术,我听说日立公司正在同韩国LG谈4M的技术授权,以便于获得稳定的OEM供货来源,专注于16M技术的研发。我认为,如果提高授权费用的话,我想日立应该不会拒绝的。”

    授权费用远远低于研发费用,这是毫无疑问的。

    廖成凯道:“据我们调查,近两年以来,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一直是在下降的,说明这些公司要么信心不足,要么也面临资金压力,更何况我们的产品是可以打入北美市场,同三星半导体直接竞争的,或许他们不会拒绝我们的善意。”

    “试试吧。”蔡致良虽然并不看好,却也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日立授权给韩国LG,是因为韩国已经攻克了4M的技术,人家凭什么授权给一家台湾的公司,你又没有攻克4M的技术,保持必要的技术代差不好吗。

    其实,更好的时机是明年,等日本经济危机不断蔓延的时候,各大公司为了自保,必然无力再维持如今的规模,减产裁员是必然,到那时,收购一家拥有4MDRAM技术的公司也不是什么难事。

    “我计划在香港设立一个半导体的研发中心,你们协调一下,安排谁过去比较合适。”

    台湾这边还是太远了,有些东西应该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更稳妥,从现在起就应该做一些准备了。

    “那以什么名义呢?”廖晨凯问了一句。

    蔡致良道:“金河投资与金河德州电子合资,每家出100万美元。”

    “没问题。”顾远德熟悉香港那边的情况,道:“也不需要调派多少人手,在香港招聘即可,年底之前便可以完成筹备。”

    现在4M技术的研发资金本就是金河投资,金河德州与台湾工研院三家投资的,如今设立一处研发中心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顾远德与廖晨凯也并未说什么。

    蔡致良接着拜访了工研院,参观了联华电子和台积电的工厂。在廖成凯的陪同下,拜会了宏碁电脑公司的施政荣,感谢其近一段时日对金河德州电子的支持。

    从宏碁电脑出来,在台北体验了一把当地的生活特色,上午到交易所买股票,下午遛狗逛街,悠闲自在。

    盘桓了数日之后,蔡致良接到北美传来的消息,收购百代影业的计划有结果了,随后便让韦敏、吴凯一众人等前来台湾与自己会合,然后出发前往洛杉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