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庞杂的产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来大家的投资方向都是共通的。”说话的是同蔡致良一道来新加坡的蔡美慧,道:“东来贸易行也有这方面的计划,珠海有个石化项目,已经谈了三个月,已经签署了一份备忘录。”

    “珠海的石化项目还是慎重一些。”蔡致良是太了解这个项目了,提醒道:“这个乙烯项目,从龚景渊发起之时,我就了解过,那时还在一起合伙做生意,也打过几次交道。你们还是找找法律方面的依据,有备无患。”

    “您放心,已经咨询了司法部的顾问,以及中山大学的法学专家,只是目前并没有类似破产方面的规定,建议以拍卖的方式成交。”蔡美慧早有准备。

    蔡致良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东来贸易行投资的电厂已经开始运营,再加上年初在石油期货市场大赚了一笔,葛瑞德就有意拓展在内地商业版图,目前东来贸易行的两个投资方向都同石油有关,一个是加油站业务,另一个便是蔡美慧提及的30万吨级珠海乙烯项目,摇摆四年之后,龚景渊也不得不放弃化工之母了,只能说时也命也,或许从他放弃爱美高开始便注定了。….“金河证券还没有这方面的计划。”楚天行道:“蔡先生,随着微软,甲骨文等美国软件服务公司纷纷在日本建立亚洲总部,软银的境遇便大不如前,不过,依然咬定4500万美元的报价。”M..coM

    4500万美元的价格,是软银14%的股权,从目前的软银的资产来看,无疑是溢价太高。

    “答应他,不用再压价了。”蔡致良拍板了,毕竟投资的也不是这家公司,而是孙正义这个人,或许将会给他带来巨大的惊喜。

    “好的。”既然蔡致良已经点头,楚天行自然不会多嘴,毕竟之前软银的财产评估已经蔡致良过目。

    “金河证券的主要业务,还是要回归到证券。”

    所谓战略委员会,已经成立将近半年的时间,也起草了几份报告,其中有一份便是关于金河证券的。金河证券本就是从金河投资独立出来的部门,一直跟着蔡致良的指挥棒摇晃,没有具体的定位,涉及方面很杂,基本上金河投资做什么,金河证券便跟着做什么。

    战略委员会给出的建议,是专业化,成为一家投资银行。

    如今的香港,百富勤后来居上,影响力远远超过金河证券。而另一方面,金河证券在香港地产,零售等业务上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基本上就是什么赚钱,就掺和一手,没有长远的规划。

    是到了该改变的时候,蔡致良道:“在地产,零售,电器,互联网方面的资产要逐渐剥离出去,证券,企业融资,直接投资业务,资产管理在内的业务要成为主要盈利点。这一点,要参照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投行,下半年你来北美一趟,做一个考察。”

    “蔡先生,香港地产正处于一个上升期,你也说过,互联网及通信技术将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楚天行还是想挣扎一下,不愿放手这些优质的资产。

    “金河证券的定位往后也要明确,百富勤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投行是未来的目标。”

    蔡致良是决策人,不是讲道理的,问道:“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明白。”楚天行只能点头,道:“金河证券的主营业务将转向证券与企业融资,直接投资以及资产管理上面来。”

    “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预计将会是一次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这也是投资DRAM芯片的一个重要原因,你们也可以适当一下。”

    不过蔡致良也就是提醒一下,毕竟主要投资机会在北美和欧洲,亚洲如今的机会不是很多,即便是香港的电话公司,非机缘巧合,也没有什么机会。

    “蔡先生,还有件事,是关于亚洲证券的。”楚天行再次提及亚洲证券,这个已经被马来联合集团李明治收购的优质资产。

    “亚洲证券?”蔡致良有些诧异。

    楚天行道:“李明治和联合集团为避免全面收购,仅收购34.5%的股权和认股权证,韦理尚持有23%的股份,计划分批出售。”

    “让韦敏跟你一起,有金河证券主导,作为金河投资的一笔投资性业务。”蔡致良思索片刻之后,还是限制了金河证券。

    “好的,回港后我会将相关资料拿给韦助理。”楚天行有些失望,却又无可奈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李卫公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