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芬兰之行(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我也很期待这一天。”约玛??欧里拉道:“在移动电话设备领域,诺基亚正在与摩托罗拉同行。”

    “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谁跑得最快,就能够最先冲到重点,接受全世界的欢呼声。”

    蔡致良若有深意地看了欧里拉一眼,而后道:“你刚才提到,赫尔辛基移动通信电话网络的建设,也是诺基亚的设备吗?”

    “有一部分是。”约玛??欧里拉犹疑了一下,还是说道:“主要是来自爱立信的技术支持。”

    这就是爱立信与诺基亚的区别,前者以电报起家,顺利进入电话通讯,一度与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平分秋色,在电信设备和通信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而诺基亚以造纸,电缆,橡胶为基础,直到六十年代才进入电信行业,在移动电话方面更有优势。

    所以才会有当前的局面,爱立信负责移动通讯网络架构,而诺基亚制造手机,相辅相成,大概这就是芬兰银行一度将诺基亚卖给爱立信的缘故。

    ….“那就将它变成诺基亚的设备。”

    诺基亚也可以制造基础设施,只是不如爱立信,只能承担通信电话网络的一小部分制造能力。

    蔡致良道:“这里是赫尔辛基,只要诺基亚能够掌握相关技术,就能够做到,对吗?”

    “是的。”约玛??欧里拉只能点头,却还是说道:“蔡先生,这会分散诺基亚的资源。”

    “通讯网络基础设施,手机,移动通信的专利,这三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也应该是诺基亚未来盈利的三大来源。”

    蔡致良道:“至于诺基亚的资源,你不应该跟我说。现在的芬兰经济发展同样遭遇困境,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由目前的现代化工业国,转变成高科技产业国。如此,诺基亚就是芬兰发展最好的参照,对于芬兰的发展方向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所以,芬兰应该全力支持诺基亚的转型发展。”约玛??欧里拉说出了蔡致良的未尽之意。

    “努力吧,诺基亚的未来一片光明。”

    勉励完诺基亚的高层,蔡致良与朱国信就离开了。而在回酒店的路上,朱国信忍不住问道:“您有其他消息来源吗?”

    “你想知道,我为什么会如此了解那部手机吧?”

    朱国信点点头,静待蔡致良的答案。

    “这就得说说gsm通信标准,相较于第一代模拟通信技术,其中一个优势之处,就在于这种信息功能,”

    蔡致良说道:“至于手机的形状,就更简单了,只要你抓过固定电话的话筒,就能发现目前的手机很不便利,太大了,手握不住。如果你能够开发一种手机,手掌般大小,又比较薄,不用的时候可以放在口袋里,必然能够迎合市场。”

    只是这么简单吗,朱国信只能感慨,这种天赋难道是与生俱来的吗。

    “刚才,欧里拉明显想试探,所以只有镇住他们,才能赢得尊重。”蔡致良笑道:“有一种紧急应对的思路,就是挑刺,然后讲一种合理的,而他们暂时又办不到的事情。”

    朱国信自然更相信这种解释,否则的话,就显得自己太那个啥了。

    在索尔投资发起全面收购要约之后,所持有的股权上升到43%,其中索尔投资持有31%,剩余12%平分给金河投资与金鹿投资。

    诺基亚确定发展方向之后,开启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

    在九十年前,芬兰橡胶厂收购濒临破产的诺基亚公司,并于十年后收购芬兰电缆厂,三家公司合体,组成了现在的诺基亚集团。而随着橡胶,电缆与机械部门从诺基亚剥离,诺基亚也就此同过去彻底告别。

    最为可惜的是制药公司,每年会带给诺基亚集团3000万芬兰马克的盈利,但是不符合诺基亚未来的发展方向,只能无奈放弃。???..coM

    这是一次彻底的改造,诺基亚集团全力转向无线通信赛道,转变成一家高科技公司。

    在约玛??欧里拉和奥斯里克的游说之下,蔡致良也见到了政府代表霍尔克里先生,讨论了诺基亚的重组以及未来的发展。

    芬兰语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语言,也是欧洲少有的非印欧语系,没有欧里拉的翻译,蔡致良完全猜不到霍尔克里在说些什么。

    霍尔克里对于蔡致良的建议很感兴趣,毕竟这是一个可行性较高的发展策略,并承诺会给予诺基亚相应的支持。

    这次欧洲之行,蔡致良看来,是成功的。

    不过,就是奥斯里克最终还是没有按捺住心中的骚动,婉拒了蔡致良和朱国信的邀请,谋划他的发财大计去了。

    .

    李卫公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