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流年不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还在董事会,已经没有多大影响力了。”弗雷德曼自不会以为蔡致良随口一问,道:“怎么,蔡先生还想促成这次交易?”

    蔡致良道:“终归是在巴西有一定资源的生意人,还是可以继续合作的。”

    “这是自然,要不然高盛也不会在他身上投入这么多资源。”弗雷德曼问道:“蔡先生又盯上哪些产业了,巴西地大物博,还是值得投资的。”

    “去年阿根廷电信私有化,金鹿投资很遗憾没能参与,现如今南美各国皆有私有化电信公司的计划,我很有兴趣。”蔡致良道:“我看好这个行业,准备插一手,弗雷德曼先生以为呢?”

    “既然蔡先生有意,想来电信业必然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弗雷德曼问道:“蔡先生去年投资诺基亚,也是同样的缘由吗?”

    “看来什么都瞒不过弗雷德曼先生。”既然被当面指出,蔡致良自然也不会否认。

    “如果蔡先生下次需要资金,高盛一定会是你最好的合作伙伴。”弗雷德曼自然也希望参与其中,道:“蔡先生也是高盛的合伙人,理应合作更加亲密。”….“这是自然。”蔡致良笑道:“所以,我今天来找你谈,而不是其他金融公司。”

    总需要有一些危机感,也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如此一来,才能将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断的成功,给了蔡致良这个自信。

    弗雷德曼道:“我来联系安东尼奥,让他来一趟纽约。”

    “好。”蔡致良点头应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蔡致良还在解决基纳德矿业问题的时候,却接到顾远德的紧急电话:“DRAM芯片开始降价了。”

    当然,这只是委婉的说辞,当DRAM开始降价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行业的暴风雨要来了。

    “日本人缓过劲来了?”蔡致良疑问道,这是不应该的。

    随着持续加息和减少货币供应,日本的房地产全面崩盘,东京房地产市场一年下跌了三成,以至于去年称为崩溃元年。

    “跟日本人没有关系……”

    “那就是韩国人觉得自己翅膀长硬了?”在蔡致良看来,不是日本人,就是韩国人,只有他们有这个意愿和实力。

    “也不是韩国人挑起的。”

    蔡致良就不再说话了,事情已经发生,再着急也没有用。

    “自从1990年第一座8英寸晶圆厂竣工,去年一年,并不仅仅只有力微电子开建8英寸生产线,截止目前,有17条生产线或建设,或改造,仅仅三星电子一家,不仅新建两条8英寸生产线,还将3条6英寸的生产线改造为为8英寸。如此一来,全球产能迅速扩张,供求已然失衡,价格于是暴跌两成。但是,根据日本的成功经验,各大半导体公司为占据市场,定然不会减产的,所以价格暴跌在所难免。”

    顾远德叹息道:“如果晚两个月,情况就不同了。”

    如果晚两个月,力微电子科技集团的8英寸生产线就会竣工,进而通过海量产能来侵占市场,如今这种局面,能巩固住现有市场就不错了。

    “加快进度吧。”蔡致良沉默片刻后,道:“也不一定是坏事,如果能淘汰一大批竞争对手,对于力微电子科技集团来说,未来值得期待。”

    顾远德苦笑道:“关键是,力微电子能够熬过这次危机。”

    “所以你还需要去找陈鑫主席和李执行长,从金融市场上接到足够的资金。”蔡致良道:“我会通知温国良的,危机危机,没有危险,哪儿来的机遇。”

    “如果淡马锡不支持力微电子呢?”顾远德问道。

    “那就只能接受股权被稀释的事实,以力微电子现在的规模和技术实力,还会有更多的选择。”蔡致良道:“只要力微电子能够度过危机,都会加倍赚回来的。”

    “我明白,力微电子会加快调试进度。”顾远德总是需要有人来坚定他的信念。

    而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蔡致良数次接到顾远德的汇报,价格的下降程度,从目前的两成,到三成,一半,直到半年之后,这个数字达到八成。而等到那个时候,超出承受能力极限的半导体公司将会告别这个行业。随着破产的公司越来越多,供求关系随即开始改变。

    当然,也不仅仅在于价格,即便是供求关系再次达到平衡,如果没有16M的DRAM产品,依旧只能陷入亏损的泥沼之中不能自拔,因为韩国三星在6月展示了64M的样品。

    。.

    李卫公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