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银行与矿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一向耐心,而富有远见……”弗里德曼没有吝啬溢美之词,却也松了一口气,道:“我希望他能够继续留在高盛,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但是如果他有意离开高盛,我会祝福他的。”“如果你和鲁宾先生没有意见的话,我会跟塞恩先生谈。”一些必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蔡致良说道:“希望将来,新的渣打银行与高盛银行保持友好的关系。”蹏

    “这是肯定的。”弗里德曼点头,道:“我记得温先生在渣打银行股东大会上演讲时,重点推荐的是零售银行业务。”

    “5年前,恒隆银行还是一家濒临破产的银行,在被我收购之后,已经接连兼并海外信托银行,与渣打银行,资产迅速膨胀的同时,现有管理层已经难以驾驭越来越复杂的局面。。”

    蔡致良说道:“投资银行业务,零售业务,私人银行业务等等,都需要重新调整,但是恒隆银行也需要时间来弥补人力资源方面的巨大缺失。要不然,我也不会跟你开口,这是恒隆银行迈向全球的重要一步。”

    “渣打银行的基础也不弱吧?”弗里德曼问道。

    “不提南美投资的亏损,就说近期的孟买事件,他们的业务水平也需要重新评估。”

    蔡致良道:“温先生已经在伦敦招募金融方面的精英,尽快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

    从伦敦招募高管,可以减少渣打银行内部英国人的抵触心理,也可以自外而内地对渣打银行进行革新,以便于彻底掌控渣打银行。蹏

    随着孟买事件已经过去1个月的时间,加上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可能涉及数千万英镑的罚款,渣打银行的预估损失将会达到3.5亿英镑左右,换算成港币将会接近50亿。当然,现在还在斡旋,希望能减少损失。

    但这是值得的,随着恒隆银行收购渣打银行,资产将会迅速膨胀至超过2500亿港币。

    高盛是此次恒隆银行收购渣打银行的顾问,手里也持有恒隆银行的股权,所以对于恒隆银行有利的事情,弗里德曼也是乐见其成的。毕竟恒隆银行是一家商业银行,全球投资业务在高盛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就更别说什么竞争关系了。

    说完恒隆银行,就得提及JW联合矿业了。经过数月的审核,布朗?琼斯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整合,也由此进入第二阶段的融资。

    “琼斯的计划书想必你也看到了,该启动融资了。”

    “布朗的动作太快了,没有留下思考的时间,这可是10亿美元。”弗里德曼道:“一些股东质疑JW联合矿业的产能是否有必要达到5000万吨的规模。”

    “我启程时,布朗正在考察首钢,现在这个时间,想来已经在印度了。”蔡致良说道:“无论如何,中印两国的钢铁需求量,是JW联合矿业基于5000万产能的判断,想来这个月中旬在澳大利亚,布朗会给股东们一个合理的解释。”蹏

    “钢铁是工业的基础,不可否认,中印两国的钢产量确实增长很快。”弗里德曼道:“但是JW矿业将来同样面临来自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的竞争压力,股东们的顾虑也是可以理解的,希望降低投资的考量也是有道理的。”

    众多小股东觉得JW联合矿业的发展计划太过于激进,风险太大,不符合他们追求稳定收益的意愿,但是对于蔡致良这样的大股东来说,如果不能追求高额利润,就没有投资的必要。

    这其中的区别在于,是否对中印两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而更多人看到的则是以南美洲国家为代表的经济危机,害怕自己的投资将来也打了水漂。

    “是啊,追求的目标不一致,总会有不同的想法。”蔡致良问道:“那么高盛的建议呢?”

    弗里德曼问道:“那蔡先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呢?”

    “利润,高额利润。”蔡致良道:“我觉得布朗的计划还不够激进。”

    “高盛也一样。”弗里德曼点点头,道:“那是10亿人口级的市场,而整个南美洲加起来也不过3亿人。”蹏

    “所以呢?”蔡致良问道:“高盛准备怎么办?”

    “高盛认为,有必要保持JW联合矿业董事会的纯洁。”弗里德曼说道:“JW联合矿业内部的声音太过于嘈杂,已经对公司本身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我也这么认为。”

    是时候来一波清洗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