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忘初心的奸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董胖子权力欲望逐渐膨胀,想要废立帝王,这下子袁绍不干了,想凭借着叔叔昔年的面子(袁隗曾经拉拢扶持过董卓)前去交涉。

    这一幕在《三国演义》中变为了大家所熟悉的桥段“吾剑也未尝不利。”

    可他又一次万万没想到,董胖子手握军权,势力渐大,那里肯听他的。

    袁绍交涉失败后,又不敢像卢植那样正面硬刚,只好“悬节于东门,而奔冀州。”

    这时的董卓还未失望,仍然想着与士族门阀合作,所以遂拜袁绍为渤海郡太守,赐爵邟乡侯。

    袁绍得到消息之后,官爵照收,兵马照筹,显然是把董卓当成了继宦官之后的下一个对手,呐喊着要将其打到批臭。

    袁绍跑了,可他的小弟曹操还在,董卓随即认命曹操为骁骑校尉,想要拉拢于他。

    可董卓自从入洛阳之后,一系列残暴的操作,早就让他不得人心,未来魏王当然不傻,怎么可能会和他绑在一起。

    更何况,这时候若是投靠了董卓,那自己之前一系列投靠儒家门阀的付出不就全都白给了吗?

    曹操遂“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等到了陈留就“散家财,合义兵”发布檄文,号召天下诸侯,群讨董卓。

    次年正月,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弟弟后将军袁术,堂兄山阳太守袁遗。

    自己以前的小弟曹操、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兄弟。

    以及河内太守王匡、济北相鮑信等人一同起兵讨伐董卓。

    你们仔细看看这十八路诸侯的构成,你会发现,与其说这些人是关东诸侯,不如说是袁氏及其党羽。

    还有何进旧部所组成的“简直一拍即合者联盟。”

    作为先前力排宦官,又率先跑路反董的老大哥,袁绍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盟主,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成为汉末除董卓外最有权势之人。

    你们以为袁绍自此开始就完全崛起了吗?

    不不不,这只是一个开始,没钱、没粮,地盘也只有渤海那巴掌大点的地方,他的路,还远不止于此。

    成为盟主,光芒闪耀的代价,就是仇恨值拉的很大。

    一方面,董卓见袁绍颇得人心,勃然大怒,下令将自己的恩公太傅袁隗、太仆袁基,还有袁家妻儿老小,上下共五十余人全部处死。

    这下董卓无疑是捅了娄子,上一个敢灭世家大族的还是皇帝身边的宦官。

    你个浓眉大眼的董卓,在进入洛阳之前,还对董卓喊打喊杀,现在自己动手居然更加狠辣。

    在各地世家门阀、豪强看来,如此残暴的董卓自然不能合作(其实就是忌惮董卓的无所顾忌。)。

    他们纷纷起兵,打出了帮助袁氏的旗号。

    另一方面,袁绍自己己方阵营内也有人阳奉阴违。

    比如袁绍想要名正言顺,琢磨着也得立个天子才行。

    只是当时刘辩已经被毒死,只好把目光放到了别的汉室宗亲身上。

    他看中了当时的幽州牧刘虞,可刘虞老奸巨猾,才不会去给袁绍当什么傀儡皇帝,更不想当出头鸟被搞死,不断的推辞袁绍。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