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诸葛亮入汉遭排挤(6k)(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效,陛下若是骤然拔擢太过,一来是难以服众,二来,对孔明这孩子本身压力也难免太大了一些,臣以为,不如让他和徐庶那孩子一样,先做个随军司马吧。”

    说完,在荀悦的眼神示意之下司马懿很自然的就往他的方向贴了一步,然后所有人都贴了一步,只将徐庶前面倒数第二的位置给他空了出来。

    即使是刘协也看出来了,在荀悦发话之后,这些自己身边的所谓近臣已经纷纷开始抱团了,对诸葛亮隐隐的也已经有了一点排斥。

    要知道,徐庶的身上好歹还挂着一个颍川人的buff,诸葛亮可没有,他们琅琊诸葛氏虽然勉强算得上是士族,但相比之下真的也算不得什么,家中没出九卿,没出过三公,他叔父是刘表表举的两千石,这在朝廷这些人眼里就是个笑话,他一个青州琅琊人,朝廷目前青州人最大的佬也不过就是孔融而已,至于诸葛亮本人依托联姻在南郡混出来的那点关系网放在朝廷中枢,就实在是有点不太够看的了。

    所以荀悦这话说的吧,其实挺狠的,仗着年龄的优势一声贤侄直接就把诸葛亮定性成了小辈,潜台词也很明显:小子,你想出头,至少等我们这些老东西退下之后再说。

    而诸葛亮又怎么会不明白,他一个新来的,且不说天子对他莫名的恩宠到底是因为什么,但天子就算是再喜欢他,如果被荀悦这样真正的大佬所厌弃,甚至是憎恨,他以后的日子一定非常非常的难混。

    刘协见状,只得叹息了一声,他总不可能为了诸葛亮去撅荀悦的面子,同时心中也是对自己暗暗责备。

    这事儿怪不得荀悦,更怪不得诸葛亮,全怪自己见到了偶像有点激动了,前世听人说高位者说话的时候都会在脑子里想两圈,肚子里藏两圈,嘴巴里转两圈之后才能说得出口,所以但凡电视上看到领导讲话全都慢的跟特么便秘似的,原来还真是有点道理。

    “好了,聊正事儿吧,先说第一件事儿,有……为吕布求情的么?孔明,你跟了他也挺久了,你觉得此人能否留他一条性命?”

    “回陛下,此人不杀,无以警示百官,警示后人,臣以为吕布非死不可,但臣发自内心的替韩遂求个情,陛下若开丝绸之路经略西域,此人万不可杀。”

    “嗯。”

    刘协点头。

    就听一旁的司马懿小声,却足以让包括刘协在内的所有人都听得清地道:“还以为能有什么高论呢,切。”

    却是把诸葛亮怼了个红脸,却是冲着司马懿点头微笑一拱手便乖乖地站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刘协也是颇有一些不满地瞅了司马懿一眼,随即面色古怪了一会儿,便不再理会这样的小插曲,而是道:“既然如此,赐吕布三尺白绫,命他自裁以留全尸吧,不管怎么说,他毕竟除掉过董卓。”

    “陛下要见他么?”

    “嗯……不见了。”

    然后刘协转过头瞅向曹彰道:“这次汉中能得以保全你算是首功,想要什么赏?以后有什么打算?是想回江夏,还是想留在汉中,亦或者是去洛阳、许都任职?”

    “陛下您定,您怎么定我就怎么干。”

    “我做主,也得稍微考虑一下你的想法啊,说说,你想要当什么啊。”

    曹彰闻言嘴都咧到耳朵根了:“我想当世子。”

    “噗”

    刘协把正喝在嘴里的一口茶水都喷出来了,不自觉看了一眼躲在角落里的曹丕那脸色红里透黑的神情,实在没有忍住,不小心就乐出了声。

    “世子这种事儿,说是国事但也更是魏公家事,朕,也没法插手太多,这样吧,既然虎豹骑已经并入禁军,你便做个护军将军,统领虎豹骑吧。”

    “是,多谢陛下。”

    “曹纯”

    “臣在”

    “阳平关丢了,你的罪责不小,虎豹骑我刚刚给曹彰了,你服气么?”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不敢不服也不会不服。”

    “嗯,去西域吧,也算是将功赎罪,就做个,安西将军吧,以安西将军之身领西域都护府,给西域都护府加个大字,任大都护。”

    曹纯闻言愣了一下,我这是升了还是降了?这是重号将军啊。

    这个安西,和汉中的征西,到底谁大?

    “西域路远风沙大,此一去,五年八年也未必回得来探一次亲,岁数大一点的人去了说不定就回不来了,所以,凡是从中原调往西域的官吏,我打算原地升两级,你平调,就算是你丢阳平关的代价了。”

    “臣,谢陛下隆恩。”说着曹纯一个脑袋就磕地上了。

    荀悦闻言却是忍不住微微皱眉沉思了起来。

    这个事儿上吧,刘协真的没想太多,就觉得西域那块又远又苦,优秀的人才肯定不乐意去,问题是他想在西域干大事儿,不是顶尖的人才肯定也用不了,那怎么办?只有提待遇了呗,这也是跟后世学的,具体细节就不说了。

    像以前那种,几乎把西域当做流放地了似得的做法根本就是扯犊子,随便一个普通太守都是两千石,一州刺史更是给个九卿不换,堂堂西域都护府都护才比两千石,由都尉兼领,西域事能做好就见鬼了,能出一个班超完全是随机事件,东汉朝廷也没抓住。

    只有制度的保障,才能让西域源源不断的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班超。

    然而这话听在荀悦的耳朵里,却是不自觉的就琢磨出了不同的味道。

    西域官吏高两级,这事儿……太打破政治平衡了啊。

    怎么说呢,背景深厚且有能力的人肯定是不会申请调往西域吃沙子的,或者说一个世家子弟如果真的主动申请去西域,那这个人不用想百分之百是个野心家。

    毕竟这是汉朝,援疆这种事儿去了搞不好就回不来了,鬼知道那边过的是什么日子,搞不好就是沙漠求生记。

    然而,五年八年之后这些西域官吏肯定是要被调回来的,而这五年八年中这些人十之八九还要再立点功劳,期间再升一级或两级官,而朝廷终究是不可能把归来的有功官吏降级使用,换言之去西域溜达一圈,回来后至少官升三级。

    这简直就是一条专门为寒门子弟专门铺设的一条康庄大道啊!这跟科举还不一样,实话实说现在的科举还不具备让让真正的平民百姓逆袭的条件,且他们荀家乃至所有的颍川世家都已经实质的转变成了学阀,真有寒门逆袭了那也是他们这些世家的门生故吏。

    但是去西域的那些官吏可跟这个没关系,以荀悦的智慧又怎么会想不到,西域事一旦真做出什么了不得的成果,十年之后这朝堂中必然会出现一个全新的派系:西域派。

    且这个西域派大概率绝大多数都是寒门,那么,这个西域派几乎一定会成为颍川派的头号对手,等再多一些年头,曹操和刘备这俩人都死了,那么未来的朝争几乎可以肯定一定是西域派与颍川派之争。

    而荀悦作为事实上的颍川派首脑,在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如何能不如坐针毡呢?

    刘协却没注意到荀悦的脸色有异,继续侃侃而谈的还撸掉了曹丕身上的所有职位,让他回家好好自省几年,考虑到世子问题毕竟是他们老曹家内部的问题,刘协也不好直接去管,具体怎么处理就让曹操头疼去吧。

    顺便还给张卫张鲁在原本就已经很高的爵位上又加了一些食邑,让俩人都当到了县侯。

    然而刘协虽然没注意到,眼观六路的诸葛亮却敏锐地察觉到了荀悦的异状,稍稍一过脑子,荀悦所忧虑的事情就想了个七七八八。

    于是等刘协在表面上处理完了这些事情的时候诸葛亮突然就站了出来,问道:“陛下,西域事要想做好,臣以为终究还是需要文武并举的,既然您任命曹将军担任安西将军,大都护,那不知陛下以为这都护府的文事要如何安排,又要以何人担任呢?”

    刘协道:“确实是要文武并举的,打算令设一两千石府丞,人选么……现在还没有想好,孔明你有推荐么?”

    “为国戍轮台,实乃亮平生之志,臣……想自荐此职,与安西将军做个副手,向安西将军好好学习一下治军理政,让自己,也好有个成长。”

    “你要去西域?”刘协一惊。

    “先生大才,朕正要将你留在身边查漏补缺委以重任,怎么……朕才刚跟你见面你就要去轮台那么远,下次见面都说不好多少年以后了,朕这心里……实在是不舍啊!”

    诸葛亮笑道:“陛下,臣与您同龄,咱们君臣相知的日子还长着呢,此去西域,也是为了更好的磨练自己,将来才好更好的为陛下排忧解难,为我大汉添砖加瓦啊。”

    却见荀悦微微眯起眼睛瞅了诸葛亮一眼,然后偷偷地伸手,在司马懿的屁股上拧了一下。

    司马懿嘴角一抽,却是选择装死。

    然后荀悦又使劲拧了他屁股一下,拧得司马懿龇牙咧嘴,扭动了臀部躲闪了起来,却是依旧不发一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