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兵败如山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谓的大河,就是黄河。

    函谷关附近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敌军想要撤退至赵国,必经曲沃,否则除此之外,他们便再无退路。

    赵军全部退至小河边,有些将领,已经安耐不住被烟熏火烤的滋味,不由分说的跳入河中。

    见状,李牧眉头一皱,刚想说些什么,便看到许多将领都开始丢盔卸甲的跳入河里了。

    “混账!都给老夫上岸!重新着甲!”

    在这种时候做出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是找死吗?

    李牧气急败坏。

    就在此刻,下了山峰的李通再也忍耐不住了,率领大军从左右包抄掩杀过去。

    刚经历大火焚烧的赵军,此刻可谓筋疲力尽,哪还有力气与敌作战?

    一时间,不少的赵军将士,都被秦军击溃,从而四分五散。

    见状,李牧继续大声说道:“你们是赵国的将士,难道你们忘了长平之战,我们死的那些袍泽兄弟了吗?拿起你们的兵刃,与秦军决一死战!”

    可是,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被击乱了阵型,即使重新拿起兵刃,焉能与以逸待劳的秦军作战?

    很快,大量的赵军士卒死在了秦军的兵刃之下。M..coM

    “元帅,撤吧!”

    李牧突然听到身旁将领的声音,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打算先行撤离此处,毕竟,继续征战下去,只会让赵军在慌乱当中死伤更多。

    “全军听令,随本帅撤退!”

    李牧骑上一匹战马,迅速向大河方向撤离。

    剩余的赵军士卒紧紧跟随。

    而李通也是乘胜追击。

    “李牧老儿,你今日必死无疑,还不快快下马受降?”

    李通在怒吼着。

    此刻,有名秦军士卒下意识疑惑般喃喃道:“反正左右是个死,为什么要投降?”

    闻声,李通狠狠瞪了他一眼。

    嬴渊的身边,还有三千轻骑。

    得知李牧撤退,便率领骑兵向赵军冲杀。

    大河边。

    季末早已严阵以待多时。

    看到李牧的军队刚露头,他便率领军队杀了过去。

    漫漫长夜,前有埋伏,后有追兵,李牧心灰意冷。

    面临这等前后夹击的局势,纵然他乃世之名将,只怕也无回天之力。

    而且,他所携带的军队,实在是差嬴渊麾下将士太多了。

    根本就不可能彻底将秦军战胜。

    等待着他的,只有死亡。

    “活捉李牧!”

    “活捉李牧!”

    秦军阵营里,开始响彻着一种声音。

    李牧把心一横,大声道:“诸位将士,可愿随老夫赴死?”

    既然已经被逼退至绝境,那便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愿!”

    所有的赵军将士,发出此战的最后一声怒吼。

    很快,秦军便被他们团团包围。

    可是,就算是此等严峻局面,也无一人撤退。

    因为他们知道秦军的狠辣。

    当年长平之战后,三十万赵军甲士被残忍坑杀。

    就此以后,秦赵对阵,后者再无降卒。

    很快,赵军迎来了一场屠杀。

    他们的数量,较之秦军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

    毕竟,有很多的将士都被那场大火和小河边的秦军伏击所冲散了。

    “元帅!末将护送您出去!只要您活着离开赵国,我们赵国,就不会亡!”

    有将士提出建议。

    想要将他送走。

    可是这般要紧关头,四面被围,如何去走?

    “走?还能向哪去走?死战!”

    李牧紧皱眉头。

    一开始之所以没有向攻打函谷关的赵军那边撤离,主要是被大火堵住了去路。

    现如今,曲沃也去不了,真无法遁逃了。

    而且,他心里的顾虑有很多,即使真的逃回到了赵国,作为一名败军之将,郭开完全有能力可以站在大义的旗帜之下给自己降罪。

    也就是说,即使回国了也是一个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