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赵国事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次大笑了起来。

    荆轲并没有注意到他那古怪的神情,即使注意到了,也只以为他会感觉不可思议而已。

    因为舟车劳顿的缘故,荆轲与秦舞阳酒足饭饱之后,便下去休息了。

    太子丹依旧身在营帐内,神色冷漠,过了半晌,才向身边的一人说道:“还是要派人去秦国调查一下,看看那些齐墨弟子的死,与荆轲有没有关联。”

    从现在开始,他就已经怀疑上了荆轲。

    燕国的军队,在两日之后,就已经开开徐徐撤退。

    眼看着即将要兵败如山倒的赵葱在内心里喘吁了一口气。

    心想,燕国退兵,自己也算是不负众望了。

    在此之前,从邯郸城内,也接连发出几道诏令,命廉颇回国。

    毫无疑问,肯定是郭开添油加醋说了什么。

    朝议之时,娼后倒是问向了郭开,究竟是答应了秦国什么条件,势如破竹的秦军才会答应撤军。

    郭开如实回答:“包括寿陵在内的三十六座小城。”

    此话一出,整个朝堂就彻底纷乱起来了。M..coM

    很多人都在小声讨论着此事。

    三十六座城?还小城?确定是小城?

    “相邦,您答应秦国这般严苛条件,岂不是丧权辱国?”

    直至有人发生,那种暗地里的议论之音,才算是消停下来。

    郭开皱眉道:“你怎么不去跟秦国谈?难道你不知道,秦军已经攻下了不少城了吗?廉颇老儿不敢与秦军交锋,只敢龟缩在寿陵城中以求自保,若是我不答应秦国的要求,只怕,他麾下的那十万甲士,也会被秦国全面击破。到了那个时候,你觉得,我们赵国又应该付出什么?”

    目前,秦国还未交付赵国的十万兵卒。

    只有等赵国给了秦国城镇之后,后者才会放人。

    事实上,现如今邯郸方面也不知前方战事究竟如何了,但是,廉颇据守不出也是真的,就放任秦国攻城掠地,这很难不让众臣乃至娼后胡思乱想。

    坐拥十万大军,却只守寿陵那一座城,思来想去,他们也就只能用两个理由来解释。

    其一,廉颇已老,不敢亲自率领大军与秦军主力死磕到底,导致秦军攻破城关犹如神助;

    其二,拥兵自重,只求自保,实在不行了,坚持不下去了,还可以投靠秦国,反正无论如何,他都可以活得很好。

    在结合郭开所言,他们一致认为,没准廉颇还真有这样的念头。

    满朝诸公,无一人懂得分析战争局势,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一种悲哀。

    其实到了战国末期,赵国除了李牧、廉颇、庞煖、乐乘等几位老将军之外,就无人能称得上是战略家了。

    然而在这四人中,有三人都已经死掉了。

    赵国犹如世袭制度的名将,在这个时间点上出现了断层,后继乏力,很难有所作为。

    这也是为什么满朝诸公不能理解廉颇固守寿陵的原因。

    “启禀王后,臣以为,既然已经与秦国和谈好了,此刻,就应该抓紧命令廉颇回归邯郸,否则,他麾下有十万甲士,一旦...”

    说到这里,郭开戛然而止。

    他就是不把话说全说破,就是要让他们去猜。

    娼后也怕会有什么不妙的事情发生,更何况,此时她还并不清楚,燕国已经退兵了,所以连忙下诏,命令廉颇率领大军返回邯郸。

    散朝之时,郭开正欲离去,突然被娼后叫住,“丞相且慢,本宫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向你请教。”

    闻声,他面色一喜。

    而即将一脚踏出宫殿的春平君却脸色阴晴不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