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民政和军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吴思源大婚的时候,王弘毅也没有闲着。

    身为千金之子,他竟然不惜以身犯险,前往红阳府招募人才,还真让他招募到了赖同玉,柴嘉这等或文或武般的人才。

    王弘毅由此气运大甚。

    同月,汲水县周边发生山贼入室劫掠事件,一个地主老财主被抢走了许多财物。

    地主老财主哭诉到王弘毅这里。

    王弘毅经过调查之后发现,这山贼是跟之前投靠他的山民首领何五郎有一定的关系。

    何五郎还知道其山贼所居山寨的几处密道。

    于是王弘毅派何五郎领几百精兵前去攻打。

    没用多少时间。

    山贼所居山寨便被攻破,山贼伏首,而山寨里面的山民则被强制迁移到山下,编户齐民,有三百户。

    加上原先的民户,就有一千一百户了。

    因为有吴思源之前的支持,所以没有像原著里面,出现粮食紧张的情况。

    王弘毅得以将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面。

    在吴思源的建议和王弘毅原有的考虑之下。

    王弘毅在汲水县里面推行公共厕所和公共澡堂,禁止随地大小便。

    然后又建识字学堂,请来了几位先生,教授简单的文字和简单的数算,不求别的,就是基本的自家姓名会读会写,能认识百字就算合格了。

    汲水县里面的儿童都被强制要求入学,只上半天课,剩下半天放回家中务农。

    没办法,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小孩子很小就要干农户帮助家庭。

    王弘毅也懂。

    然后王弘毅又大力修建水渠,开垦荒地。这是王弘毅立足汲水县之后,就一直在做的事情。

    这时吴思源给予的数百头牛就派上了用场。

    数个月下来,汲水县周边开垦出了数万亩田地,都种上了小麦和一些蔬菜。

    土地多了,王弘毅愁的却是人口太少了。

    原著里这个时候,王弘毅粮食一直是比较紧张的。

    但因为吴思源又支援了三万石,前后加起来有五万石粮食,能让一千户居民就食三十个月。

    在粮食方面,王弘毅是不用担心的。

    于是王弘毅开出很好的条件,招募流民,引进人口。

    何五郎就动了心思,征得王弘毅同意之后,在汲水县周边,靠山脚下的地方,从山上迁移了上千名族人,建立了何家村,分得了田地。

    当然更多的人口来自于汲水镇相邻的太素县。

    这是长定镇的地盘,内有一都——川中都。

    川中都之前的指挥官陈翔便是被王弘毅奇袭所杀,打残之后退到太素镇修整。

    军队修整需要钱财。

    在向上面索取不到的情况下,川中都只好盘剥百姓。

    由此太素县的百姓日子过得是一天苦过一天,不知道多少人被逼得卖妻卖子。

    王弘毅从吴思源这里知道这事情后,于是就派出细作,悄悄前往太素县鼓动民众,并组织安排其前往汲水县生活。

    等到川中都这边反应过来,封禁城门,排查细作的时候,王弘毅已经从太素县撬走了千五百人,分田分地,建了五百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