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剧烈变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成都。

    蜀国王庭大殿。

    “楚国使者拜见大王!”

    使者躬身行礼,朝着上方的蜀王刘备朗声说道。

    端坐上方的刘备,身披鎏金王袍,伸手虚引,微笑道:

    “使者免礼!”

    待使者起身,刘备问道:

    “听说楚王正率兵和魏国作战,不知现今战况如何?”

    这就是明知故问了,楚魏大战牵引了天下诸侯之心,无数密探在时刻关注,刘备岂有不知之理。

    “多谢大王关心!”

    使者不紧不慢的说道:

    “三路魏军皆被我大楚雄兵击溃,如今,魏王龟缩于宛城苟延残喘,料,勿需多时,便会被我楚军攻破!”

    吹牛是每个使者必会的技能,楚国使者自然也是如此。

    “呵呵!”

    刘备自然不会当真,只是呵呵一笑,看向使者,问道:

    “楚王正与魏国交战,不知遣贵使来我蜀国,有何要事?”

    闻得此问,使者突然面色一整,朝着刘备一拱手,正色问道:

    “我家大王有一言问蜀王,当初说过不会向我楚国出一兵一卒,今为何擅自出兵南中,侵犯我大楚疆界!”

    “这……!”

    脸上笑容不变,但刘备没有立刻回话,而是和诸葛亮对视了一眼。

    “使者之言缪也!”

    蜀国丞相诸葛亮出列,对使者笑道:

    “南中只是大汉领地,那里的南蛮也只是大汉臣子,从未听说过是楚国属下,何言大楚疆界?”

    顿了顿,诸葛亮继续说道:

    “因南蛮不尊天子,故吾王命人讨之,此乃蜀王之责也,和楚国并无关系,使者误会了!”

    虽说南蛮尊楚王号令,但名义上的确不是楚国臣僚,所以,诸葛亮这话没毛病。

    政治上的事情向来如此,别看很多话都是脱了裤子放屁,却实属必然。

    当然,这是有实力的时候,若蜀国不是有百万精兵,众多猛将,也没资格和楚国讲道理。

    反之亦然。

    总之,蜀国不会放弃到手的南中三郡,楚国不会容忍蜀国占领南中全境,其中有缓和的地方,也有尖锐对立的地方,结局如何,还得看双方底线在那里。

    来之前,得到楚王和太尉庞统耳提面命,楚国使者使者心里有数。

    于是,在蜀王大殿中,双方据理力争,讨论了许久。

    三天后,一份协议新鲜出炉。

    南中五郡,被一分为二,北部牂柯、越嶲、朱提三郡归蜀国,南部建宁、永昌归楚国。

    总体而言,楚国算吃了个亏,但换来蜀国对楚魏大战保持观望两不插手,也划得来。

    说到底,南中不适宜居住,过去二十年,楚国本就没在南中花什么精力,相比在中原所得,失去偏僻的南中三郡,其实无所谓。

    只要保证楚蜀之间,依然有千里蛮荒之地相隔即可。

    ……

    半月后,和蜀国新结协议送到了邢道荣手中。

    看了使者带回来的协议,邢道荣冷哼了一声,便放下不提。

    虽说换来了蜀国保持观望,不插手楚魏之战,但他对蜀国趁火打劫的行为着实不爽。

    再蛮荒、偏僻的地方,也是他邢道荣的,这么让出去三个郡,数千里之广的土地,怎能不恼火?

    “刘备,诸葛村夫,你们给老子等着!”

    心下暗自发火,面色却不显,丢下手中协议,邢道荣看向庞统,问道:

    “士元,曹操那里怎么说?”

    却是昨日,曹操派人前来议和,却只愿让出襄阳和北江夏南部区域。

    这样的条件,邢道荣岂能接受,当即将来人骂了回去,同时明确指出要北江夏和整个南阳,加上豫州的汝南、颍川、陈三郡。

    当然,他的条件,曹操更不可能接受,但谈判不就是这样么?

    狮子大开口,尽量多取多拿,哪怕最后让一点步,也能占许多便宜。

    何况,楚军刚刚大捷,战场上占据全面优势,这种时候不大开口等什么?

    “魏王还没派人来!”

    庞统笑道:

    “我军才到宛城不足一月,至今尚未攻打过城池,魏国各地援兵却源源不断赶来,这种情况下,魏王不可能答应大王的条件!”

    “那就慢慢来!”

    邢道荣也笑道:

    “宛城不好打,其余郡县却没那么多重兵驻守,先把其余郡县统统拿下,让曹操只剩一个宛城,看他能忍多久!”

    宛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大城,天地巨变后,修的更加高大,墙高城深,又有重兵驻守,的确不好攻打。

    但江夏之地和南阳其余地方,却没有这么多精兵猛将驻守。

    这一个月来,五十万楚军,除了留下三十万主力,在宛城三十里外驻扎,其余二十万,早就分散,被诸将带去征服各地郡县了。

    “大王!”

    庞统继续说道:

    “曹操性格坚韧,宛城又坚不可摧,后方背靠司隶重地,后期援兵无数,这种情况下,必不会轻易松口,而我军远离后方,时间一旦拖长,恐怕不利!”

    “这倒也是,士元可有妙计?”

    邢道荣点头同意,遂看向庞统问道。

    “吾有一计,可逼魏王早日议和!”

    庞统微笑着说道。

    闻言,邢道荣一喜,连忙问道:

    “计将安出?”

    “大王忘了燕国和齐国?”

    庞统笑道:

    “燕国和魏国向来不合,只是畏于魏国势大,这才不敢轻举妄动,但如今魏国败于我军,大王只需书信一封说之,公孙康必然心动!”

    “有道理!”

    邢道荣点头,露出笑容。

    谷敞</span>“不止燕国!”

    庞统继续说道:

    “齐国孙权,周瑜之辈,向来野心勃勃,这些年来,又屡受魏国压制,如今魏国势弱,吾料其必有行动!”

    “燕国尚需大王书信劝说,但齐国怕是早已打算出兵了!”

    庞统说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