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四章 恭叩皇太子金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开棺?开谁的棺?

    迟钝的还在懵懂,灵醒的已低低“啊”一声:我咋没想到介个呢?

    当然是开“愍怀太子”的棺啦。

    本来,打断皇帝的话——何况还是“诏”,可算“君前失仪”,劾王敦一个“大不敬”,不算上纲上线,不过此刻大伙儿都顾不上这一层,都在想——

    “开棺”?嗯,乍一听,岂有此理?仔细一想,很有道理!

    故太子若未薨,“愍怀太子”之棺椁,就是个“假棺”“废棺”,自然要予以废弃——既是说,本来也要“开棺”的;故太子若已薨,阶前上身赤裸者是个西贝货,那,开棺,虽然打搅了地下的愍怀太子,但较之统嗣大计,到底是后者更加紧要!wap..com

    也有人想,“愍怀太子”下葬逾年,若防腐做的好,大约还可以辨识容貌;若防腐做的不好,不过腐尸一具,如何确定棺中尸体,是或不是故太子呢?

    单靠衣饰、随葬器物啥的,说服力怕是不大够罢?

    “愍怀太子”虽以广陵王礼下葬,但那是贾、郭手上的事——“癸未夜变”后没几天的事,葬在许昌宫内,没一个朝士观礼送葬,前后情形一定非常仓促,不大可能认认真真的做防腐罢?

    也不大可能有啥正经随葬器物罢?

    赵王倒贾之后,朝廷为故太子平反,加“愍怀”谥号,派员赴许昌迎回灵柩,葬于显平陵;不过,因为当初是以王礼下葬,所用棺椁,也符合太子的身份,因此,“移灵”归“移灵”,但没换新的棺椁——也即是说,没开过棺。

    若开棺之后,腐尸一具,难以辨认身份,又该如何呢?

    到时候,承认还是不承认阶前上身赤裸者的“故太子”身份呢?

    有心机深刻者已经隐约猜到了王敦的用意:

    开棺之后,无非三种情形——

    第一种,能够辨识身份——死者是愍怀太子。

    如是,阶前上身赤裸者就是个西贝货,王处仲得其志也!

    第二种,能够辨识身份——死者不是愍怀太子。

    如是,就只好承认阶前上身赤裸者为故太子,不过,对于王敦来说,情形并不会比目下更坏——目下,眼见朝士们已开始承认彼为故太子了!

    第三种,无法辨识身份。

    如是,或最终还是得承认阶前上身赤裸者为故太子,但许多人心中都会留有一个疑问:若棺中腐尸,就是愍怀太子呢?

    这个疑问不去,阶前上身赤裸者的“故太子”的含金量,便大打折扣。

    总之,对于王敦来说,开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至于王处仲何以非但死活不信阶前上身赤裸者为故太子,更不计利害一而再、再而三公然质疑之,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皇帝又不晓得该咋办了,只好再看向江统、文鸯。

    江统很干脆,“臣附议!反正,故太子既健在,所谓‘愍怀太子’之灵柩,本也要移出显平陵的。”

    顿一顿,“虽不免打搅谢淑媛,但伊九泉之下,知故太子死而复生,必大慰也!”

    谢淑媛也葬在显平陵,“愍怀太子”墓,就在生母之墓的旁边。

    皇帝舔了下嘴唇,“呃……也是、也是!她……必大慰也!”

    顿一顿,“既如此,有司预备,明日一早……”

    “陛下!”王敦再次打断了皇帝的话。

    哎,王处仲,虽说你为统嗣计而不为身计,可一而再的这样干,实在是有点……跋扈呀!

    皇帝皱眉,看向王敦,不出声了。

    “……首阳山距洛阳城,”王敦音吐朗朗,“不过三十里许!臣以为,不必等到明日——”

    略一顿,“臣请旨——百官即奉天子之显平陵!日暮之前,必可至也!同时,有司预备,快马赴之——不耽误事!”

    说到这里,加重了语气,“臣以为,统嗣一日不定,臣民一日不安——何必要天下人一夜不成眠呢?”

    显平陵在首阳山,洛阳东北方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