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震惊!大明皇帝跑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健李东阳等人的情绪都很好,因为他们看到了皇上其实还是有所忌惮的,文武官员齐上阵还是对他有约束和威慑作用的。那便说明,迟早会扭转局面,将事情扭转到外庭希望的正途上来。

    然而,第三天傍晚,从宫中来的一道圣旨像是一道惊雷,将所有官员劈的外焦里嫩,轰得目瞪口呆。

    “朕已于三日前出宫巡边,朝中政务交由内阁三辅臣并各部官员共同临时处置。票拟结果送司礼监留存,待朕归来后一并批阅。朕巡边之意甚坚,尔等忠君之心朕自了然,然边镇防务干系我大明安危,朕岂可因边镇凶危便弃之不顾。尔等众臣不得前来劝谏,违者朕重责之。”

    听到这样的圣旨,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差点昏了过去。传旨的是乾清宫中的一名内侍,根据他所言,三天前皇上便将圣旨交给了自己,要自己在三天后前往内阁传旨。这名内侍不敢违背皇上的话,便等了三天时间。

    刘健气的简直要吐血,连忙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其他大臣听到了这个消息也都是目瞪口呆,面色煞白。

    所有人即刻开始行动,其实也无非是查证事实情形。果然,三天前乾清宫外殿的宫女太监们便再没见到过皇上的身影,也没见到过刘瑾张永等人在乾清宫中出入。通过各大城门当晚当值守军的回忆,三天前的半夜时分,皇宫北城门被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建昌候张延龄叫开,说是有要事出城。守城的兵士也没有什么怀疑,毕竟是锦衣卫的人手,数量也不多,不过十余骑而已。都裹得严严实实,看上去是件保密的事情,也没有多问。

    再经过详细的查询,得知在四天前,原东宫禁卫统领,现锦衣卫大汉将军副统领***率领三百余名兵士出北城外操练。又有南镇抚司千户陈式一和张隐两人,率两百余名南镇抚司锦衣卫校尉出北城门公干。

    现如今,南镇抚司镇抚张延龄和两百余名南镇抚司人手已然数日未归。***率三百原东宫禁卫人员也数日未归营。刘瑾张永等人也不见踪迹。皇上的爱驹名为雪上飞的那匹大白马也在三天前的那天夜里被刘瑾命人来牵走,至今未送回马厩。

    这所有的事情统统串联起来之后,事情已经一目了然。

    大明朝的皇帝朱厚照在三天前的深夜里从北门出城跑了!随行的人马是原东宫的三百禁卫,外加上南镇抚司镇抚张延龄手下的两百人马。

    他们是算计好的要偷偷溜走的。皇上的上朝以及停止调动物资和护驾兵马只是缓兵之计。在出城之前,***和张延龄便将随行的人马开出了京城,在城外某处集结等待了。而皇上在三天前的半夜里带着刘瑾张永等人,利用张延龄叫开了北城门溜走了。

    为了防止大臣们和团营兵马追赶阻挠,皇上选择了三天后再让人向外庭宣旨告知此事。此时此刻,三天已经过去,皇上一行怕是早已在百里之外,追之不及了。

    所有的官员在得知了这所有的情形之后都沉默了。他们中有的已经经历了几朝皇帝,见多识广,经历丰富。但是他们却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经历过这种事情。皇上居然跟臣子玩这种猫捉老鼠的把戏,居然偷偷的跑出京城去了。这简直太荒唐了,太荒唐了。

    得到消息的英国公张懋,定国公徐光祚等人也都是目瞪口呆。特别是徐光祚,得知张延龄协同此事,甚至有可能是怂恿皇上这么干的罪魁祸首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大骂出声,气的手脚发凉。这件事影响之恶劣,甚至带来的后果之严重,将会难以估量。无论如何,张延龄是自己的女婿,若是皇上出了什么岔子,他定国公府必受牵连无疑。

    众人连夜商讨对策。

    鉴于皇上偷跑出京,随身只有数百人护卫,安全方面很难保证。有人建议即刻调动京营兵马前往追赶,无论如何劝回皇上。也有人建议即刻派人飞骑前往宣府以及沿途官府传信,让宣府和沿途官府迎驾截留,再不济也要提供保护。

    但这些建议都被否决。因为现在根本不知道皇上是不是前往宣府镇,之前说的那些话都已经不能完全相信。皇上随行兵马人数少,又已经出发了三天,往边镇的官道纵横交错,北边群山连绵,也未必能追上皇上一行。而且大张旗鼓的调动兵马或者通知个州府官员,反而会让危险增加。因为边镇各地鞑靼人细作游荡,若是被他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果不堪设想。

    几番权衡之后,最后众人做出了决定。此消息密不发布,以免引起朝野震荡,为细作所知也会增加皇上一行的危险。要做的事京营做好驰援准备,派轻骑前往宣府大同蓟州三镇探寻皇上一行的去向。探明之后即刻通知当地边镇守军,迎驾护驾。

    众人都觉得,这是目前最佳的应对办法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