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烧烤的联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龄实在看不过去,勒令他们一旁喝茶看着,不许添乱。

    张隐等人虽然心里过意不去,却也只能坐在一旁看着张延龄忙前忙后的张罗。好在有凯瑟琳帮着打下手,倒也很快便收拾完毕。

    凯瑟琳按照张延龄的吩咐,用佛郎机国的红酒将新鲜的鱼虾腌制入味,之后用竹条一条条串起来。拿来炭火烧红之后,张延龄便开始动手烤制。

    张延龄烤东西还是知道火候的。后世四处旅游的时候,经常自己烧饭烤肉,虽不能说是手艺绝佳,但起码是能掌握些火候的。

    而且,这一次,张延龄还有秘密武器。那便是原产自本地的一种香料——孜然粉。

    当烤鱼遇到孜然,气氛一下子便对味了。美中不足的便是没有啤酒,不过葡萄酒也可应景。

    闻到烤鱼虾和孜然的味道,张隐陈式一等人喉头滚动,口中开始分泌唾液,馋的食指大动。

    张延龄将烤好的几串让大伙儿分食,众人吃的是满口在赞不绝口,意犹未尽。

    “国公爷这手艺,便是不当差,开个烤鱼烤肉的酒楼,那也必是日进斗金,门庭若市。这滋味,真是绝了。”陈式一大赞道。

    汪鋐笑道:“陈兄弟,这是什么话?国公爷放着大事不做,倒去开酒楼?今日你我兄弟有口福,吃到这美味。那是修来的福气。只此一回,以后恐怕再也没这口福了。”

    陈式一笑道:“吃这一顿美味,教我减三天寿命我也愿意。”

    张延龄见他们吃的高兴,也知道他们是拍马屁,但是心里还是开心的。笑道:“瞧你那出息,这东西又不是难得之物,想吃也常有,还需要拿寿命来换么?”

    陈式一大笑,咬的一尾红虾滋滋冒油,咯吱咯吱乱响。

    张隐吃了一条烤鱼,赞道:“公爷,咱们大明酒楼怎没有这种烹制之法?这滋味鲜美的很,我在京城却还没吃过。”

    张延龄将一串熟了的虾串递给凯瑟琳,凯瑟琳道谢接过,秀气的咬了一口闭目品味,脸上露出满足的神色。

    张延龄看着她的神情,满意的笑了笑,转头对张隐说道:“我大明自然有烧烤,只是少罢了。寻常人可吃不起。倒不是鱼虾肉有多么值钱,值钱的是这佐料。孜然粉原产自西域和波斯一带,我大明也有种植,不过产量低的要命。或许是水土气候之故,滋味和产量都差强人意。所以,我中原之地从海外进口的香料之中,孜然便是其中主要的调味香料之一。这东西在波斯和西域之地其实不太值钱,但运到我们中原之地,那便价格翻了十倍。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烧烤跟别提了,你瞧我一串鱼虾上洒了多少?那要是在大明,这么洒起来,一串烤鱼不得卖一两银子?酒楼里即便有这道菜,你吃得起么?”

    张隐恍然道:“原来如此。咱们打通商道之后,这些东西大批量运到我大明,价格自然便不会太高了。以后,我大明百姓或许便可有这样的口福了。”

    张延龄点头道:“说的很是。商品的流通,互通有无是何等的重要。说起来,其实孜然这种东西几百年前便有西域胡商运到我中原售卖了。那时候还是李唐之时。我读过一本书,是个番人所著,他远渡重洋来到唐朝国度,写了一本游记,上面便记载了唐朝进口孜然的情形。在他书里说,在南方港口,孜然一船一船的运进来,供应唐朝全国百姓作为调料。价格不菲,但是却趋之若鹜。还说有药店拿他做药,治阴寒之症。你瞧,在唐朝,我中原百姓便已经能吃到这种调味的香料了。可惜,我大明海禁百年,搞到连吃孜然烤鱼烤肉都吃不起了,这便是贸易不畅的后果。闭关锁国,是要和世界脱节的。小到香料,大到科技,都是要落后的。”

    众将纷纷点头。国公爷所言极是。几百年前能吃到的东西,现如今却吃不起。几百年前航运通畅,现如今却需要打通商道,付出巨大代价。这可真是说不通的事情。

    “公爵大人,你说的那本书,是不是一个叫马可波罗的泰西国人所写的?”凯瑟琳笑问道。

    张延龄讶异道:“你怎知道?”

    凯瑟琳得意的道:“我佛郎机国皇家学院里有这本书,我看过这本书。正是看了这本书,才对你们大明朝很感兴趣,才会学你们大明的话,认你们大明的字的。”

    张延龄点头微笑,心想:难怪欧洲各国在这个时间点迅速崛起,科技文化人才知识兼收并蓄,海外殖民如火如荼,正处在迅速的上升时期。这种积累很快便会在百年后从量变到质变,发生重要的跃进。东方便是从此落后于西方的。

    幸好,自己赶上了。绝不能错过,万万不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