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大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话题自然便围绕着外廷此次出兵的事情。张仑这次显然也是气坏了,保国公朱晖的行为让张仑很是丢了面子。勋贵集团内部矛盾的公开暴露,让许多人看了笑话,这让张仑很是愤然。

    张延龄只得安慰张仑等人,告诉他不必为这些事介怀。勋贵集团从来便不是铁板一块,合则同流,不合则随他去。强扭的瓜不甜。保国公自有异志,便随他去便是。

    谈及出兵收复河套的事情的时候,从张仑口中,张延龄得知了白城子大捷的消息。

    这个消息是在两天前送达京城的。朝野上下得知大捷的消息一片轰动。张仑说,昨日早朝之上,外廷那帮人喜笑颜开,洋洋自得,还出言讽刺了之前对出兵之事反对的徐光祚和自己。气的定国公告了半个月的假,不肯再参加朝会了。

    张延龄闻言有些惊讶。特别是听说,战果辉煌。一举拿下白城子城池,击溃六万鞑子兵马,歼灭上万鞑子。张延龄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这个消息。

    按照张延龄的认知,鞑子不太可能呆在城里等对方包围。因为这不是鞑子的擅长战法。如果是自己,手头有数万骑兵的话,怎也会出城在旷野上和敌人交战。在戈壁滩上,骑兵是有足够的发挥余地的。哪怕是数倍于己的敌人,骑兵也并不惧怕。

    鞑子拥有数万骑兵,却要守着城池等明军来攻,这显然是有悖于常理的。

    不过,怀疑归怀疑,如果消息是真的,张延龄倒也是高兴的。出兵已成事实,已然无法阻止。张延龄最担心的便是他们大败于鞑子之手。能全身而退其实是张延龄心底里对此次出兵的最低期望。如能战胜鞑子,自然是最好的。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张仑和徐延德来见张延龄,除了发牢骚之外,其实是来跟张延龄打个招呼。张延龄肯定会进宫去见皇上。之前徐光祚和张仑是希望张延龄回来能够说服皇上不要让杨廷和他们冒险出兵,不要铤而走险。但现在这场大捷之后,张延龄若是再提此事,显然有些不合时宜。故而张仑和徐延德是来告知张延龄,让他在皇上面前不要再提反对的意见,以免造成误解。

    送走了张仑和徐延德,张延龄歇息了片刻,便前往皇宫见驾。此行的事务是要向朱厚照禀报的。张延龄也打定了主意,不会对外廷出兵之事说半个不是。虽然从内心之中,张延龄依旧认为这是个极为糟糕的主意。这是杨廷和等人军事上的冒险主义。

    但或许,眼下不是煞风景的时候。自己没必要在这种大捷的喜悦氛围之中,在新年到来之时给人添堵。

    在乾清宫中,张延龄不但见到了皇上,还见到了正陪着皇上在阳光下下棋的杨廷和。

    见到张延龄进宫,朱厚照很是高兴。

    “舅舅,你终于回来啦。一路可辛苦了。舅舅当知道,朝廷出兵收复河套的事情了吧?朕本来应该跟舅舅商议一下的,但是军情如火,机不可失。你又在南方,无法和舅舅商议此事。于是朕便下了决心。舅舅不会怪我吧?”朱厚照说这话的时候,像个忐忑心虚的孩子。

    张延龄忙道:“皇上此言,臣岂敢当得?虽然军国大事确实需要慎重,但也不是需要和臣商议才能定夺。皇上可万万不要这么说。容易引人误会。就算臣在京城,臣也不能左右朝廷的决策。”

    朱厚照笑道:“舅舅谦逊了。舅舅的意见,朕还是重视的。论智慧谋略眼光,朝廷上下没人能和舅舅相比。”

    一旁站着杨廷和眉头皱了皱,不过很快便恢复如常。

    “舅舅,朕其实也有些担心自己做错了决定。但是事实证明,朕没有错。杨一清朱晖他们也没有让朕失望。他们在白城子大破鞑子主力,攻下了城池,歼灭万余鞑子兵马。打散了河套之敌。真是一场大捷啊。舅舅,朕真是高兴的很。这一次若能收复河套,对我大明而言,那是何等的功业?舅舅,你听到这个消息也应该很高兴吧。”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朱厚照此刻又像是个邀功的孩子一般,急于向张延龄表达他的心情,以及他决策的正确。证明他不是胡乱行事。他的内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张延龄怪他的。

    张延龄笑道:“臣听说了,臣也是很高兴的。白城子大捷如果是确实的消息的话,那么拿回河套指日可待。臣一回来便听到这个捷报,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了。”

    朱厚照哈哈的笑,完全没有听出张延龄话中的歧义。倒是杨廷和听出来了。

    “护国公,白城子大捷是杨一清和朱晖等人上奏的,白纸黑字的奏折就摆在皇上的面前,皇上亲眼目睹。怎地护国公好似不太相信的样子。这可不好。护国公可不能只信自己能打胜仗,忘了我大明人才济济,其他人也是能打胜仗的呢。”杨廷和口气淡然的说出了这句话,却暗藏讥讽。

    张延龄笑道:“杨大人太敏感了,我说了我不信么?我可没说。”

    朱厚照道:“是啊,舅舅没说啊。杨廷和,你太敏感了。”

    杨廷和一笑,躬身道:“是,臣耳背了,听错了话。实在抱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