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令人疑惑的明朝大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进行决战,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尽管己方六万多骑兵看起来是完全具备这个能力的。

    巴图蒙克这一次决定采用更为聪明的战法,那便是诱敌深入,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进行切割包围,一击而走。用运动战拖死对手。

    当明军进入鄂尔多斯草原深处之后,他会派出部分骑兵诱敌。引诱明军的骑兵前往追赶。当失去骑兵庇护的明军暴露出来之后,主力骑兵便发动袭扰,对步兵进行袭杀。

    亦或是选择有利地形,在高原沟壑之间设伏袭击。亦或是进行夜间的袭击作战。

    读者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总之,采用游走战术,持续不断的骚扰明军主力。切断其补给线之后,明军必然再一次重蹈覆辙,陷入和之前的明军一样的命运之中。

    在这片东套之地,高原,草地,流沙,沙漠,沼泽,以及自己的六万无敌骑兵,可以有无数种办法让明军有来无回。

    不过,事情的发展却让巴图蒙克有些意外。明军显然极为谨慎。他本以为,明军骑兵会去救援被围困的明军。会深入鄂尔多斯草原之中。但是现实却是,明军骑兵不但没有深入,而是缩回了黄河岸边,扎下了营盘。

    他们居然不顾那被围困的明军残兵的死活,一点也没有深入的意思,这倒是让巴图蒙克很是惊讶。对方是个狠角色,放任数万明军被困杀而不去救援,那需要极大的勇气。或许他们早已清楚,被困的明军已经没有任何生路吧。

    十多天过去了,斥候传回的消息是,明军步兵开始渡河集结。

    巴图蒙克意识到对方集结完毕之后必会往鄂尔多斯高原挺进。他命六只万人队在草原上张开了大网,留下了东南方向的入口,等待明军进入这张死亡之网。

    但是,明军的举动又一次出乎了巴图蒙克的意料。他们沿着戈壁滩北上,沿着黄河沿岸的鄂尔多斯草原的边缘地带一路往北而去。

    巴图蒙克不明白他们到底要干什么。沿着这条路,北边是库布齐沙漠横亘。难道明军要进沙漠?他们的目标到底是哪里?

    巴图蒙克决定派巴图尔率一万骑兵断了明军的后路,先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再说。这一步终归是正确的。再派亦思马率一万骑兵在明军大军前方左近游荡引诱明军骑兵,自己率大军跟在明军大队侧后等待战机。

    但这一切,似乎对明军一点也不奏效。明军无视了亦思马的骑兵的引诱,队形不变,慢悠悠的往北走。兵马保持队形,不紧不慢,不为任何事所引诱。行走的速度极为缓慢。一天只行三十里,太阳一西斜便就地扎营。

    讨论群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而且,巴图尔的一万骑兵,在明军的来路上没有看到任何后勤运输兵马。甚至连已经只剩下千余兵马守卫的白城子都传来消息,明军并未夺取白城子作为物资中转之地。

    巴图蒙克纳闷了。明军这到底是要干什么?令人甚为费解。

    四天过去了,明军依旧缓慢往北,沿着鄂尔多斯高原的东侧边缘往北行了不到一百五十里。借助另一侧黄河河道作为屏障,扎营也是背靠黄河河岸。天然减少了东侧被袭击的隐患。任凭鞑子骑兵在不远处游荡挑衅,甚至从他们身旁数里外呼啸而过,也不为所动。

    手下的将领们都已经按捺不住了。放着这只看上去毫无进攻性的,乌龟一般慢吞吞爬行的明军在眼前行军,实在是心痒难搔。而且几天下来,观察他们的营盘,也并非牢固的营盘。

    明军的扎营方式很是奇怪,围着营地外围钉下几排木桩,然后绕着木桩缠绕上一些打着结的人绳子一样的东西,便算是营地的围墙了。难不成是在绳索上挂着铃铛?这倒是像和鞑靼人为了防狼安装的绳索铃铛网有些相似。

    但这种手段,难道能阻挡骑兵的进攻。

    看着夜晚星光之下,明军营地里篝火闪耀,营地里甚至还传来丝竹歌唱之声的情形。鞑子将领们感觉似乎受到了侮辱。那似乎是明军故意为之,仿佛在嘲笑他们说:瞧,我们就在这里,你们不敢进攻。

    一群鞑子将领找到了巴图蒙克,强烈建议发动夜袭。巴图蒙克考虑良久,决定试一试。但他还是谨慎的,只让亦思马的一万骑兵对明军的前营进行一次尝试性的进攻,以试探明军防守的力度。

    如果亦思马的骑兵能轻松冲破敌营,则其余骑兵可以随后发动进攻。但即便如此,巴图蒙克下了死命令,夜袭只能一击便走,杀人放火烧物资,绝不恋战。绝不给对方纠缠的机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