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参观柏林(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堡垒里面空荡荡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被红军士兵扫光了。

    这里曾经是希特勒的战略指挥部,虽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大家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离开总理府的地下堡垒后,众人前往参观第三帝国国会大厦。

    柏林战役期间最惨烈的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此时的帝国大厦上五彩斑斓。

    布尔什维克的红旗、合众国的星条旗、大不列颠的国旗军旗、中夏的军旗国旗、联合国会旗等,在帝国大厦顶部迎风招展。

    每一面旗帜都代表一股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力量,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是此次大战能够胜利的根本性保证。

    帝国大厦的顶部成了整个残破柏林城中色彩最多、最鲜艳的地方。

    最后参观的地方是勃兰登堡门。

    门上的女神和驷马战车被红军用炸药炸毁,只留下空荡荡的门框。

    联合国军的高级将领在勃兰登堡门前合影留念,然后前往联合国军总司令部,商讨接下来的占领问题。

    柏林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要将碎石瓦砾完全清除,没有个10年时间恐怕很难办到。

    联合国对德管制委员会已经接手了一些工作。

    各国大法官已经进入了德国,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即将成立。

    朱可夫、艾森豪威尔等人主要商量和讨论的是各国占领军数量的问题。

    占领军关系到未来对战犯的抓捕、对第三帝国的追责。

    涉及到的利益面非常广阔,大家都不愿意让步。

    吴展在会议上表示,中夏将会把曼施坦因、保卢斯的治安军改编成警察部队,负责城南的战后重建和日后的管理治安工作。

    留在柏林城内的正规军部队不会超过一个营。

    中夏对此已经有了规划,无论其他各方表现如何,都会按原先计划进行。

    朱可夫和艾森豪威尔没有明确的表示,他们给出的理由是现在打扫战场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具体驻军问题需等半个月后再行讨论。

    柏林城虽然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对于美苏双方的士兵来说,城内还是有一些宝藏"的,他们需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慢慢挖掘。

    会议最后只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方面达成了共识。

    会议结束之后,吴展、李兆锳和小蒋前往城南了解城市的损毁情况以及民众的生活情况。

    西征军其他部队已经进入了德国南方,开始分批占领各个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南部地区是中夏的占领区,为了尽快让占领区内的资源和民众为中夏的经济发展和军队强盛服务,中夏将会主动开始战后重建。

    让南部地区在中夏的规划指导之下逐步恢复地区工业。

    使得南部的发展与中欧和东欧相协调,形成一个整体,最终全部向中夏靠拢,承接东方经济发展。

    落实以经济手段为主,军事和政治手段为辅的既定策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