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冰冻河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了看头顶的太阳,今天的天气也相当不错,阳光十分炽烈,雪层的表面已经融化结冰,踩上去沙沙作响。

    不仅如此,秋冬季,温带气旋经常入侵格陵兰岛,导致格陵兰岛气温变化剧烈,有时-50℃,有时-30℃。

    毕方怀疑今天的气温可能只有零下二十多度,远没有前几天灼灼逼人。

    呼啸的长风像一把把冰刀,要将人凌迟处死似的,说不定切下来的肉要比北辰天狼刃片出来的烈冰鲜鲷山更胜一筹。

    脑海中漫游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毕方觉得自己可能是太饿了,思绪都开始飘飞起来。

    正常情况下自己都是一个目的性极强的人,如此才能一步步在荒野中建立起稳定的生存条件,却不会呼吸乱想,东一榔头西一棒子。.c0m

    毕方觉得这是自己大脑缺乏能量后导致的,自己的意志力在这恶劣的环境中被不断消磨着。

    更多人会认为意志力是一个心理方面的话题,殊不知它其实更应该归类到生理方面。

    这东西是一种消耗品,每次与本能的对抗都在进行着内耗,也是支撑高效工作的主要因素。

    当意志力不够时,就容易幻想,也就是走神。

    “呼!”

    毕方拉开遮住口鼻的拉面,将自己的面庞暴露在寒风之中揉了揉,深呼吸一口气,尽可能的提高血氧含量,这才觉得重新振作了起来。

    要加快步伐了。

    从未有过的饥肠辘辘让毕方爆发出了潜力,有了雪鞋的帮助,他甚至比刚来到格陵兰岛的那段日子跑得更快。

    毕方蹲下身,敲碎了一块带圆角且是澹蓝色的冰块,将其塞入干枯的水壶中。

    “海冰年代越老,冰中的盐分就会越少,陈年海冰打碎时棱角为圆形,而且表面往往是坑坑洼洼的,它在水下的部分会呈现澹蓝色。新鲜的海冰是像牛奶一样的乳白色,打碎后的形状有棱有角。”

    【这是什么道理?】

    “是微观结构不同的原因,冰和冰之间是不同的。”

    毕方指着脚下的冰面,旁边是被挖开而堆积起来的厚厚积雪。

    暴风雪后,几乎都看不到裸露在地表的冰面,取水也要铲雪。

    “初生冰最初形成的海冰,都是针状或薄片状的细小冰晶;大量冰晶凝结,聚集形成粘湖状或海绵状冰,在温度接近冰点的海面上降雪,可不融化直接形成粘湖状冰。”

    “冰皮是由平静的海面直接冰冻结成,或者是由初生冰继续冰冻而成的海面冰层。它的厚度大概是5厘米,比较脆,容易被海面的风或海面的水流弄碎,变成长方形的薄冰块。”

    “如果初生冰继续增长,冻结成厚度10cm左右有弹性的薄冰层,在外力的作用下,易弯曲,易被折碎成长方形冰块。而饼状冰破碎的薄冰片,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互相碰撞、挤压,边缘上升形。”

    “最终形变成直径为30cm至3m,厚度在10cm左右的圆形冰盘,这种程度的冰就是老冰了,新冰不会冻成这样的,看来我们脚下的河段已经冻很久了。”

    水友们还在听毕方的科普,可听到最后一句时,愣了一下,最后陡然反应过来。

    河流?

    找到河流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