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优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带皮肤的,其余的船可别想接近。”

    “大家不要吵了,已经倒计时一个小时已经在灌注燃料了。”

    直播分为很多个画面,有指挥的画面有火箭上方的画面,还有发射台的画面。

    何贵感觉看电视直播比现场看更加的清楚,所以就在游艇上看电视。

    当然大家这次期待的并不是说看着火箭升空,而是要看这火箭落在海上平台。

    电视里面已经在准备最后的发射工作了,可以看到灌注了燃料的火箭,散发出阵阵的白色雾气。

    这是因为液体燃料是低温状态,会在火箭外面形成一种温差。

    直播也进行了不短的时间,终于在大家的目视当中,指挥人员一声令下点火。

    火箭就喷出了浓浓的白烟,其实这是火箭的尾焰与下面的水,遇到形成的水汽并不是说喷的就是白烟。

    点火之后,火箭还会在发射塔上面持续几秒?

    这几秒一方面是要火箭推力达到一定的值,另外一个也是看看火箭还有不有什么问题,如果这几秒之内有什么问题,液体火箭可以关闭燃料泵熄火,然后检-查维修之后再次进行发射。

    这就是液体火箭比固体火箭好的地方,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终止点火。

    而固体火箭就不行了,点燃之后必须要飞上去。

    火箭带着长长的尾焰升空而起,不少人就纷纷的记录这一幕,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怼着一个长长的长焦镜头恨不得镜头带x光设置的,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火箭不断的往上飞,下面的人也仰头看着,很快就看不到火箭了。

    直播画面里面还可以看到火箭,火箭外面的摄像机还传输着信号,虽然信号有些不那么的好。

    大家以前看到的火箭影像,其实都是在上面带着记录仪的,并不是实时传送的,因为火箭在升空的途中,一般不允许有其他信号干扰的。

    而且火箭在运行的时候,高速运动的时候对信号干扰本来就是很大,直播看起来也是断断续续的,并不是说通讯能力不行,而是本身只是采用了普通的通讯。

    火箭在发射的过程中本身带有通讯系统就有一定的隐患。

    火箭在点火升空之后,地面是很难控制的,因为火箭在空中的速度是很快的,最高可以达到每秒十几公里,这个速度地面人员反应过来,准备操控的时候,也许就已经迟了,如果你操控的时候信号再延迟一下,那么也许就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的火箭发射失败就只能自毁,并不能够纠正呢,因为没有更多的时间余量来处理事故。

    ….直播画面终于中断了,不过可以通过其他看到也就是其他的追踪手段,比如一些测量船,一些测量基地。

    也有一些不要脸的外测量船就在远处盯着这边,没办法,在公海上的位置测量船,一般来说不算是军事单位。

    当然咱们的肯定也没少去别人那边熘达,反正都是礼尚往来的,你来看我的我来看你的。

    100多秒之后,直播画面里面终于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火箭分离成功,货仓点火成功。”

    “返回系统启动。”

    “返回轨迹正常。”

    “货仓速度正常。”

    “货仓轨迹正常。”

    “推进器燃料数据正常。”

    直播画面里面一连串的通报,这一连串的通报,后面是一个一个的系统,只有内行人才知道这些系统的正常两个字代表的是多么重大的意义。

    全世界都基本在看直播,邻近两个国家的人心里哇凉哇凉的,你这重复使用,一个火箭一星期使用一次,这两个火箭岂不是一个星期两次,就耗费一些燃料以及人工而已。

    要是准备十个八个的,这一天不得送几十吨在太空去,这艾玛谁受得了啊?

    一次就算十吨,一个星期就是七十吨,如果按照一颗好菜一吨来算,一个星期可以丢七十份菜,这可比什么这样那样的飞机厉害了。

    成本降低之后,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燃料以及人工成本算起来不是很高,贵的是火箭本身,火箭本身的发-动-机,燃烧室,罐体,以及一系列的系统这才是难点。

    “推进器返回轨迹正常。”

    “推进器返回速度正常。”

    “货仓轨道正常,速度正常。”

    “货仓接近轨道……。”

    货仓与火箭分离的时候速度就达到了十几公里每秒,一般的卫星都在几百公里高度,货仓分离的地方是空气薄弱的区域,只要一个小推进器持续推进加上惯性就可以了。

    并不需要太大的推力,就像下坡骑自行车冲出去之后,只是带一点助力就可以跑很远。

    这也是那个原理,而且货仓脱离的时候空气已经很稀薄了,在下面几十公里空气阻力很大。

    一道超过二百公里,地球引力与空气的影响就很小了。

    货仓到达预定轨道附近,这个时候地面就可以控制了,因为这个时候速度已经降下来了。

    货仓那边基本需要一段时间,慢慢切入轨道,货仓上面也有燃气舵,也需要转向。

    其实西飞这边这些人的心思主要在货仓上,这一次货仓是带了不同轨道的三颗卫星,都是两吨多重的大家伙。

    一箭多星的难度分很多,就像某个吹牛皮的一次几十颗,他的几十颗大部分是一个轨道。就像珠串一样,这难度是最低的。

    而最复杂的是多轨道,不同高度,不同轨迹的,这就需要货仓这个来进行移动了。

    ….大部分卫星不具备变轨的能力,因为那玩意会占据重量,大部分卫星也不需要变轨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卫星没入轨就报废了呢……。

    而且变轨卫星不是谁都可以制造出来的,没有在太空环境的试验,你都不知道变轨的推力需要多大。

    变轨不是说启动一个燃气喷口,而是多个一起辅助,要是启动一个,那就变成陀螺了,在太空高速自转了,真要这样……那就失控了,说不定就撞到什么阿猫阿狗的了。

    不是曾经有卫星来碰瓷咱们的吗,其实就是想借口失控来整咱们,幸亏被咱们躲过了……。

    货仓不单单需要推力,还需要方向也就是燃气舵,货仓这边可以根据任务需求不同,储备燃料数量不同。

    而且货仓悬浮在空中,也是多个燃气舵一起做工,才能保证卫星释放在轨道上面。

    这需要极为复杂的计算系统,燃气舵的力度,角度不一样,后果都不一样,不像地面上这样。

    “高度六千米,推进器姿态转换成功。”

    “高度五千米,方向纠正成功,轨迹正常。”

    “高度三千米,发-动-机点火成功。”

    这助推器在80公里的高度是斜着飞回发射基地这边的,因为在发射的时候火箭是垂直的,但是地球是在转的。

    所以大部分看的火箭都是斜着飞的,那是因为地球在自转。

    所以要降落不能垂直降落,那样的话,会在几百公里之外去了。

    而且斜着飞还可以降低本身的速度,直线落下的话,速度指不定就是多少马赫呢。

    火箭回收在空中飞就像是巡航捣蛋一样,巡航捣蛋是末端加速,这个是末端调整姿态,然后反推。

    “看!”何贵已经带着人出来了。

    一个巨大的白色火箭,从碧蓝的空中,带着光线的折射,亮闪闪的带着橘红色的火焰,直接朝海上回收平台落下去了。

    火箭直接落在了回收平台上,干净利落。

    “火箭回收成功。”

    “火箭熄火成功。”

    哗啦啦的!大家都鼓掌。

    后续还有复杂的回收过程,抽空燃料,整体转运回发射基地。

    大家纷纷的鼓掌,其实从看到,到落下,也就十来秒的时间而已,这个程序也是很复杂的。

    在接近回收平台几米,火箭就要降低燃料供给了,反推的巅峰做工是在距离落点十几米的地方,这个时候火箭基本上可以说是悬浮的,就这么一瞬间,然后火箭反推降低,火箭再次落下,等到落定,火箭速度刚好在安全系数之内。

    之所以在十几米高的时候降低油门,就是因为火箭反推的冲力,要知道火箭发-动-机油门给足了,说不定就会因为反推气流什么的影响平衡。

    哪什么垂直降落的飞机对这个最有发言权了,垂直降落的飞机最大的短板,缺点,就是降落的时候强大的反推气流,鱼鹰还有什么35,出事情十有八九就是这个。

    ….气流对任何飞行器既有好处,也是致命的。

    火箭也是一样的,火箭在一定高度就要收油门,降低反推气流,当然也不代表十几米直接熄火,那样撞击地面,就完犊子了。

    这个是系统自己控制的,因为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外行看只是干净利落的一下子落地,但是懂行的那些看客,脸色凝重,这代表什么,大家心里很清楚的。

    全世界能做到这一点的不多,马某人别看吹的厉害,技术来源其实是谁的。

    马某人其实就是一个白手套,他搞那么多卫星打着民用的幌子,实际上是干什么的,很多人都清楚……。

    他的技术来源也是这个地方的,他自己有啥技术?

    不过发射基地控制室里面,大家专注的盯着货仓,货仓这边正在不断的变轨。

    在太空中,很多时候不需要加速,就等着就是了,因为太空环境,货仓靠着自己惯性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就需要时间。

    三颗两吨重的卫星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轨道。,这边采取的是先释放高度最高的……这样后续释放低轨道的就不消耗燃料了。

    如果先释放低轨道,货仓需要携带更多的燃料,因为不管是推进,还是停止都需要消耗燃料,这玩意不是说我不推进了,他就停止。

    直播还在继续,大家都在等。

    火箭连同平台被一艘船给回收了,西飞的人就在船上对这火箭燃料进行抽取,然后拆除自毁装置。

    因为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所以这一次很快就从各个地方判断各个系统的数据。

    然后经过人工检-查。

    三个小时之后,发射基地宣布,五天之后再次进行返回试验。

    “玛德,我差点就退房了。”

    “还好我ren住了。”

    “可怜可怜我吧,我不想再睡马路了。”

    “可怜可怜我吧,我不想在渔船上了,太浪了……。”

    “其实找个果园,给老板一些钱,搭个帐篷,老板管吃管喝的,还有果子吃……。”

    “楼上的猪,早点不说。”

    “就是……我附近就有果园。”

    “帐篷呢?”

    “帐篷脱销了,可以买雨布也是一样的,注意防虫。”

    “我要上班啊,我想走啊。”

    “老板算个吊,这种事情你以为还有几次啊?”

    “就是,老板遍地都是,我把老板直接拉黑。”

    “就是,就当旅游了。”

    “呜呜,我就是老板,员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了,其他的都失联了……。”

    “嘿嘿,咱们零零后,可不是以前的八零九零了,老板在我们眼里算个啥?”

    “老板,上班是老板,下班算个屁。还加班,下班我爹都管不着我。”

    “就是,以前八零后,九零后把老板供起来,高高在上习惯了,咱们零零后要有自己的气魄。”

    “就是……。”

    ….何贵看到网上的议论,也是无语了,家里其他人还想看火箭,其实还是想玩,何贵当然没办法了,只有先离开了。

    晚上何贵才知道出大事情了,晚上主流媒体报道

    :我国某新型号火箭完美完成了一箭多星发射计划,发射三颗卫星,三颗卫星轨道高差超过九百公里,并且每一颗卫星重达两吨。

    其余没有了,啥也没有,这肯定是不能播放的。

    然后后面一条新闻就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发,可重复回收使用的某新型火箭,在南方某发射基地完美在海上回收平台返回,这意味着我国的航天工业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去,这两条说的是一件事情不?”

    “这个看你阅读理解,你要认为是,那就是,你要认为不是,那就不是。”

    “肯定是一件事情了,没想到今天还参与了一件大事情啊。”

    “三颗两吨这么容易就上去了,不知道可以最多带多少颗?”

    “这个不好说……。”

    “看火箭个头估计也低不了……。”

    “你这话说的,三哥可不同意……。”

    “三哥除外……。”

    何贵也是晚上才看见这个新闻的,这就涉及到了货仓的运行系统了,这个是独立的系统。

    其实零三年那边已经投入运行不少时间了,但是零三年根本没有一点消息,反正捂住,不说。

    现代这边无所谓了,反正就这样了,海对面的不是成功了好久吗,咱们当一个老二也是可以的。

    何贵看了也就看了,然后就去零三年了。

    就在何贵去零三年那边的时候,这边内地传出一个消息。

    某部-门下属一个公司发了一个文:因为某些原因,接下来半年时间,承接各类卫星,空间站物资发射运送,价格优惠为市场价四折。

    石破天惊,四折!

    这是啥意思?

    不少卫星公司纷纷的咨询,不过这边要求先把卫星的参数拿出来,比如长宽高,然后重量轨道,然后先付咨询费。

    其实是某个部-门感觉自己亏大了,而西飞两个大头头则是乐呵呵的回西飞去了,因为火箭以及技术已经被卖了。

    并且拿到了火箭发-动-机的订单,可惜的是,因为可以重复使用,所以订单少的很。

    不过西飞的火箭部-门的人员还在南边一年,也是付费的,西飞两个大头头也知道这些人大部分回不来了,因为肯定会被调走的……。

    而买火箭的一方,付出了很大很大一笔钱,那么想要把钱捞回来,咋办?

    当然只有抢市场了,反正火箭接下来还要继续试验,载重的时候不就是多个货仓,多加点燃料吗?

    不少卫星公司看到这么一个大便宜,纷纷的坐飞机前来咨询,而外国的那些商业卫星发射机构,心里哇凉哇凉的:果然不能让兔子掌握技术,不然咱就活不了了。

    .

    大嘴虾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