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文官培养目标(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忆宸的这番平淡回应,着实让胡濙有些惊讶,他本以为这种年轻小生的想法,完全在自己掌控之中。

    并且最开始的那几句对话,也是胡濙的刻意试探,他就想看看沈忆宸的反应如何,结果也确实不出所料。

    为何短短时间之内,此子就如同变了个人般,让人捉摸不透了?

    “解元郎过谦了,在老朽看来,当担此重任。”

    胡濙更为直白的抛出橄榄枝,他感觉这种好事,沈忆宸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毕竟站在古代的角度上看待,文官就代表着正义,代表着尊贵。沈忆宸科举走的也是文官之道,双方利益没有任何冲突的地方,助力仕途为何会不答应?

    说实话,沈忆宸也很心动,如果没有历史的上帝视角,成为文官集团的培养对象,确实充满了诱惑。

    但是很可惜,沈忆宸知道胡濙正统九年致仕,远远没到他仕途的终点。相反他可能自己都想象不到,未来还有着十九年的官场生涯!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打倒了王振,胡濙也退不下去。沈忆宸头上永远顶着一个,在大义上无法反抗的老前辈!

    后世就连街头的小混混都清楚,元老们不退位,年轻人如何上位,沈忆宸会不明白吗?

    并且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明的文官尿性,并不是沈忆宸心中真正的文人风骨。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他会与腐儒的理念产生激烈的冲突。

    如果自己成为当今文官集团中的一员,日后利益被深度绑定,是否还有勇气跟魄力去变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将来入朝为官后,以胡濙为代表的文官集团上疏策略,要求极力打压武将官兵,来保证重文轻武的政策延续下去。

    自己身为文官集团中的一员,是该附议还是反对?

    亦或者要保障士大夫阶层的权利,扩大文人士子免徭役、免赋税的定额,空缺的税收部分就从泥腿子身上玩命压榨,沈忆宸又该如何面对?

    可能有些人会说,既然抱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目标,自然就得反对这些政策。

    但问题是你反对所属团伙的利益,就会被打上“叛徒”的标签,从而成为群起而攻之的目标。

    用后世的一句话来形容,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

    并且权利这个东西,是自下而上的,孤家寡人就算位极人臣也是个空架子。到时候就算想要拉拢其他方势力合作,也会因为身上“反骨仔”的标签,纷纷避之不及。

    甚至可以想象个更极端的画面,胡濙还没有致仕,他身为有扶持之功的老前辈,站出来反对的话,沈忆宸是听还是不听?

    很明显,如果日后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这个世界,那么身上就不能被打上任何团体的烙印,更不能让自己头顶还有着一个“太上皇”。

    沈忆宸虽走文官之道,但终究与大明的文官集团道不同,不相为谋。

    “晚辈尚且年幼,恐难以担此重任,多谢大宗伯厚爱。”

    当这句话说出来,几乎是明言拒绝了胡濙的拉拢,沈忆宸决定放弃这条捷径靠自己。

    胡濙表面上不动声色,瞳孔却剧烈收缩了一下,表明了他内心的震撼程度。

    他真的完全想不到,沈忆宸会拒绝自己的拉拢扶植,明明这是桩百利而无一害的合作。

    不过话已至此,胡濙身为礼部尚书,自然也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示好一名年轻后辈。

    所以他的语气变得冷淡下来:“看来解元郎是有着自己的想法,那么老朽也就不强求了。”

    说罢,胡濙就端起了桌上的茶杯。

    端茶送客的意思沈忆宸懂,于是他站起身来,恭敬行礼后就找了个借口告辞。

    看着沈忆宸离去的背影,胡濙脸上表情无比复杂,他历经四朝为官数十载,自认识人无数。

    今日到了最后,却偏偏没有看穿沈忆宸这个年轻人,到底想要什么。

    离开尚书府,沈忆宸重重呼出一口气,一方面是拒绝了如此大的诱惑,另外一方面,就是胡濙给了他很大的无形压力。

    要知道沈忆宸之前深交过的京师官员,只有翰林院的周叙。相比较起来,周叙为人耿直、有着传统士大夫气节,加之对于仕途权势并不痴迷,与他相处不用勾心斗角。

    胡濙就完全不同了,每句话背后都蕴含着深意,甚至有着刻意试探施加压力的嫌疑。

    而且沈忆宸也不敢像得罪勋戚子弟那般,去得罪胡濙这样的托孤重臣,每句回答都得小心翼翼再三思考。

    哪怕拒绝对方的拉拢,也不能让双方关系出现很大裂痕处于对立面。所以这一番交谈下来,并不轻松。

    回到成国公府,阿牛看到沈忆宸的脸色不太好看,于是开口问道:“宸哥,你去拜见尚书大人怎么样了?”

    “挺好的。”

    沈忆宸挤出一抹笑容,内心却高兴不起来。

    明明是想着赶过去抱大腿的,结果没想到差点得罪人。

    早知道当时脑子里面就不想着文人风骨这些玩意了,老实抱个大腿先躺平下来再说。

    “可是我看你好像不怎么好的样子。”

    阿牛比较耿直,发现不对直接就说了出来。

    “可能是马车坐的吧。”

    沈忆宸不喜欢马车的颠簸,这点阿牛是知道的,当初从通州下船到应天会馆,差点就没有把沈忆宸给颠吐了。

    “那宸哥你先回房休息一下吧。”

    “好。”

    沈忆宸点了点头,然后回到自己房间,坐在了书桌面前,脑海中思索着未来走向。

    沉默良久,沈忆宸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了“钱习礼”三个大字。

    当初在应天府的时候,老师林震着重强调了他在京师的三个人脉关系,让沈忆宸千万别忘记了恭敬拜访。

    分别为当年会试座师礼部侍郎王英,房师翰林院掌院钱习礼,以及同乡兼同年老友探花郎林文。

    礼部侍郎王英,沈忆宸已经在鹿鸣宴上接触过,并且在对方那里留下了极佳的印象,暂时不用着急拜访。

    至于探花郎林文,目前官职为翰林侍讲,跟周叙处于同一个级别,在会试上能帮的忙不多,也可以稍后缓缓。

    唯独钱习礼这个翰林院掌院,沈忆宸没记错的话,正统十年乙丑科会试他担任主考官,并且还点中了商辂这个三元及第的状元公。

    所以想要在会试中拥有熟脸优势,那么钱习礼就是必须要运营的人脉。

    之前沈忆宸并不打算着急上门拜访,因为刚中了顺天府乡试解元不久,处于风头正盛的阶段,外界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

    并且鹿鸣宴后沈忆宸还私下拜访过一次周叙,当时他用着不忿的语气,随口谈了几句外帘监考官程富的暗示质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再联系上当时有新科举子发难,提出要看乡试文章,让沈忆宸心中隐隐感觉有些不安。

    毕竟自己经历过成国公府舞弊,再加上唐伯虎的前车之鉴,沈忆宸意识到如此高调的拜访主考官,很容易在日后成为别人手中攻击的把柄。

    所以他决定把拜访钱习礼暂缓下来,同时选择低调行事,不再引人瞩目。

    不过今日拜访胡濙的变故,让沈忆宸不得不选择提速了。原因就在于胡濙扶植自己失败,虽然翻脸成仇、刻意打压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他势必会把目标放在其他人身上。

    会试不同于之前的乡试、童子试,排名什么的除了荣誉之外,并无多少实际利益。

    殿试排名将直接决定未来前景如何,哪怕一个名次的差距,最终映射在仕途上面,都会导致天差地别。

    所以沈忆宸必须抢在胡濙扶植他人之前,就打下与钱习礼的人脉基础,保证会试不被关系户挤到后面去。

    甚至有可能话,他还想要争夺会元头衔,只有这样才能在殿试中,优先被皇帝瞩目。

    那么沈忆宸对于征战会试的准备,就得提上日程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