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会试(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他只要一开口,就仿佛要训斥一般,态度始终软不下来。

    “无话可说。”

    同样的,沈忆宸面对朱勇,也始终一副倔强模样,就没一个愿意好好说话的。

    面对这种对话氛围,吴管家站在一旁无奈摇了摇头,这两父子真是绝了,性格脾气就如同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样。

    可能谁也未曾料想到,最像成国公朱勇的儿子,会是一个没入宗谱的婢生子。

    “你可知得罪王公公的后果。”

    “知道。”

    “知道还敢这么做,要真出事了就连我都保不住你!”

    一股怒气涌上心头,成国公朱勇“啪”的一巴掌拍在桌上,把大堂内的吴管家都给吓了一跳。

    看着满脸怒容的朱勇,要是换做以往时刻,沈忆宸肯定也是倔强的不肯屈服,他有自己必须这么做的理由。

    毕竟沈忆宸不是为了出风头,或者什么书生意气,纯粹是迫不得已站出来,阻止一场更大的伤亡事故发生罢了。

    但是这一次,他脑海中却浮现出之前在宫门的画面,那时候的成国公朱勇,看向自己眼神并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担忧。

    沈忆宸第一次在朱勇的目光中,感受到亲情这种东西都存在。

    “谢过公爷。”

    没有争论,没有辩解,沈忆宸只是低头深鞠一躬,向朱勇道了声谢。

    望着沈忆宸这般举动,朱勇愣住了,原本涌上来的怒意瞬间消失殆尽,心中情绪复杂不已。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摇曳烛火照射之下,朱勇看到了沈忆宸那湿漉漉的裤腿,于是暗暗叹了口气说道:“你先回屋吧。”

    “是,公爷。”

    沈忆宸拱手拜别,转身离开大堂。

    看着沈忆宸远处,吴管家来到了成国公的身旁进言道:“公爷,其实沈公子心中承了您的情,只是生性不善表达罢了。”

    “哼,我不需要他承情,以后别再给我找麻烦就好。”

    “公爷所言甚是,沈公子有了这次教训,日后行事定当也会更稳重些。”

    吴管家自然是顺着成国公说话,只不过在内心里面却泛起嘀咕,这两父子的嘴是真硬啊……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时间很快来到了二月初七。

    皇帝正式下旨任命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十八人,来一同审阅大明正统十年乙丑科的会试。

    不过这种下旨任命也就补个过场,走个形式,几乎是去年末主考官人选,就已经在文人士子中传的沸沸扬扬,结果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落在了翰林掌院钱习礼,以及内阁成员、文渊阁大学士马愉的头上。

    只是沈忆宸却没有任何迎接会试的紧张跟喜悦感,因为老师李庭修的身体,这十来天下来并没有恢复,还是处于虚弱状态。

    那日的挤压冲撞,让李庭修本就气闷郁结,再加上见到赵鸿杰的气急攻心晕倒,最后又甘愿为质,在雪地里面硬生生冻了几个小时。

    各方面因素叠加起来,以古代的医疗条件,一场大病想要短时间内恢复几乎不可能。

    李庭修客房外的走廊上,沈忆宸与李达两人正站在此地商谈,面色都无比凝重。

    “忆宸,以先生这身体状态,恐怕不太适合参加会试了。”

    听到李达的言语,沈忆宸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陷入沉思。

    古代会试可不是现代人认为的就是几天考试那么简单,会试与乡试一样,每场考三天,总共考三场九天。

    但会试与乡试最大的区别,就是会试不能提前交卷出来,必须得在考场里面过夜,并且会试处于初春寒冷的时节,也不如秋闱那般气候宜人。

    明朝时分,会试考场就有着“举人冢”的称号,清朝更是有人称其为“死门关”。

    原因就在于号舍狭小,坐卧不得,要是遇到天下大雨或者大雪,那更是寒冷异常。身体素质不够好的考生,被活活冻死、病死在小小号舍的比比皆是。

    再加之吃喝拉撒的问题,以及考试心理压力等等因素,正常举子考完一场会试下来,起码都得瘦上好几斤,更别论李庭修这种病人赴考了。

    强撑病体去参加会试,很有可能活着走不出贡院。

    “我明白,只是先生十几年蛰伏,好不容易做出决断,就为了这一朝春闱,如何开得了这个口?”

    沈忆宸深知李庭修赴考的原因,那就是自己的成功,给了先生斗志。

    如果再次错过这一届,他是否还有勇气跟斗志,去报考下一届的会试?

    “要不我来跟先生说吧,反正我心眼大。”

    李达知道沈忆宸的性格瞻前顾后的,自己大大咧咧习惯了,更适合做这种为难之事。

    “还是我来说吧。”

    沈忆宸不想把难题甩给别人,既然老师赴考的斗志是因自己而起,那么也让自己去残忍的熄灭吧。

    就在沈忆宸做出决断的时候,房门突然被打开,李庭修脸色蜡黄的出现在门口。

    “先生,我们……”

    沈忆宸本想要解释两句,却看见李庭修摇了摇头道:“忆宸,毋需多言,为师都听到了。”

    “你们的担心没错,为师这个身体确实无法参加科考,如今快要不惑之年,也该接受天命了。”

    这段时间躺在病床上,李庭修自己也想过很多很多,有对这十几年逃避科举的后悔,也有对这十几年师长生涯的骄傲。

    人生在世,十几年的光阴能看清楚很多东西,自己如今来到京师赴考,就已经弥补了这十几年未曾鼓起勇气的遗憾,年近四十不惑,该认命了。

    “对不起先生,是弟子能力不够。”

    沈忆宸如今也是一名参加科举的文人,深深能理解放弃会试,对于一名好不容易骨气勇气的举子而言,是多么艰难的选择。

    如若自己能更强大一些,可能先生就不用在雪地为质,病情也不会被拖着加重。

    “说什么呢,为师自己选择与你何干?而且话说回来,为师能在京师看到你们几人的成长,已经足以为傲了!”

    说这段话的时候,李庭修脸上展现出骄傲的笑容,外院家塾的成绩,放在任何一所私塾里面,都能称得上拉垮,童生都考不上几个。

    但是在成绩之外,李庭修所教导的学子们,都没有误入歧途,心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与德行。

    单从这点上来看,就无愧于师者的身份。

    “先生……”

    沈忆宸张了张嘴,却不知还能说什么安慰话语。

    “好了,堂堂男儿不要作妇人态!”

    “忆宸,明日祭奠孔子先师就要入场贡院,你就不用呆在这里了,早早回府去准备。”

    “无妨,先生我……”

    还没有等沈忆宸话说完,李庭修就大手一挥,示意他先行离开。

    “是,先生!”

    沈忆宸明白李庭修心意已决,就拱手行礼后洒脱转身离去,这样对于彼此而言,都能少些心理负担。

    看着沈忆宸的背影消失在会馆之中,李庭修终于强撑不住猛烈咳嗽起来。

    李达见状,立马过来搀扶道:“先生,忆宸已经走了,你还是先进屋吧。”

    “嗯。”

    李庭修扶着李达的手臂,步履蹒跚的走回屋内,只是在心中默默祈祷沈忆宸来日能蟾宫折桂。

    正统十年二月初八,处于京师东南方向明时坊的顺天贡院,此时已经熙熙攘攘人头攒动。

    整个大明两京十三省,总计五千三百二十六名举子来到此处赴考,参考人数创下了历年之最。

    这里面有第一次赴考的新科举子,也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次参考的老举人。无数读书人寥寥一生的追求,就是在这短短九日考试之中,博取一个金榜题名时!

    只不过相比较乡试的人声鼎沸,会试等候时分就明显安静不少,所有举子们都站立在广场中,恭候着礼部尚书胡濙的到来,一同释奠孔子先师。

    祈求大明能文运昌荣,祈求自己能龙标夺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