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钦点状元(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种人才,压是压不住的。如若今日我们选择刻意打压,那么来日就算他不投靠阉党,也会站在我们的对立面。”

    “你是期望未来多一个盟友,还是多一个敌人?”

    说到这里,杨溥脑海中回忆起殿试上,初见沈忆宸文章的震撼。

    那份胸怀大道、低调沉稳实属罕见,前途定然不可估量。

    王振今日干预阅卷的助攻,更是让杨溥坚定了自己内心想法,才会力排众议推选沈忆宸。

    就连一区区举人宦官,都有如此魄力拉拢,自己身为内阁首辅,难道还不如他吗?

    “元辅大人老成谋国,下官远不如矣!”

    想明白了一切的曹鼐,意识到了自己跟杨溥之间的差距,心悦诚服的长鞠一躬行礼。

    “万钟,以后切记谋而后动,思而后定。王振不简单,沈忆宸此子,同样不简单啊。”

    ……

    成国公府的沈忆宸,并不知道自己在杨溥那里,得到了如此高的评价。

    相反就算是知道了,估计此刻也只能苦笑一声。

    自己现在可没那能力,参与到文官跟宦官之间的战斗,能把眼前高宅大院的子弟内斗打赢就不错了。

    府前朱仪的那番话,沈忆宸回想起来总感觉有些不安。

    这种不安并不是担心朱佶跟林氏动作,他是对朱仪的监控感到不安。

    毕竟现在自己身上隐藏着许多秘密,比如与官服通缉的“反贼”勾结,与海外倭寇合作走私,甚至还有收集王振王山罪证的举动。

    这里面哪一桩事情爆出来,都称得上是流放杀头的重罪,就算最后成国公朱勇能保住自己,功名前途估计也得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且说句难听的,当自己没有价值后,成国公朱勇还会力保吗?

    这点沈忆宸并无多大信心。

    所以第二日一早,沈忆宸就来到了经常与苍火头等人碰面的茶楼包厢,准备询问商量一下对策。

    当初叶宗留派了苍火头、郑祥、王能三人到京师送钱,后续沈忆宸让郑祥跟许逢原返回了福建,然后就留了下来处理海外走私的贸易。

    王能也被沈忆宸安排前往了应天府,一路护送母亲沈氏来京。

    也就说目前沈忆宸身边,仅剩下了苍火头一人,属实有些捉襟见肘。

    “沈公子,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苍火头看着沈忆宸这副匆忙模样,首先开口问了一句。

    “苍火头,最近这段时间,你有没有发现我身边有什么可疑之人?”

    沈忆宸知道苍火头一直在暗中保护着自己,如果身边有朱仪的监视人员,那么他肯定能发现蛛丝马迹。

    “有。”

    苍火头点了点头道:“沈公子你身边出现过几次可疑人员,不过他们动作非常隐蔽,而且也没有近一步的举动,所以我就没有出手。”

    “毕竟现在就我一人跟着沈公子,万一是对方调虎离山之计,我要是离开就中圈套了。”

    果然有人监控自己!

    沈忆宸点了点头,并没有怪罪苍火头的意思,确实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静观其变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府外有人监控自己,那么府内呢?

    沈忆宸当初就不是不放心成国公府的人,就连服侍的婢女丫鬟都没要,整个院子就自己跟阿牛两人。

    现在看来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算有所警觉做了防备措施。但只要还住在成国公府内,就始终没有办法保证绝对的隐私安全。

    毕竟他不可能让苍火头等人入驻公府,这样做相当于自爆。

    不知为何,沈忆宸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书桌上王山罪证的画面。

    他隐约有种预感,可能不是自己多想,那份罪证确实被人看见了,而且这个人大概率就是朱仪!

    以朱仪的手段,他会做些什么呢?

    “沈公子,是不是有什么麻烦了?”

    看着沈忆宸面色凝重陷入沉思,苍火头开口问了一句。

    “没什么。”

    沈忆宸不想影响到苍火头,故作轻松的笑了笑。

    然后继续开口说道:“苍火头,你有没有办法逮一个跟踪我的可疑人?”

    “有办法,不过那样就无法保护沈公子周全了。”

    “没关系,你就按我说的去做。”

    “对了,这里有张银票,你再去买两处相邻的院子,僻静些就行。”

    说罢,沈忆宸从怀中掏出一张千两银票递给了苍火头。

    很快母亲沈氏就要到京师,如今这种局势肯定不可能住在成国公府,并且自己也要搬出来。

    另外就是王能也会带着一批人手过来,得安排他们的住处,同时还得考虑护卫问题,所以两间宅院就必不可少了。

    “是,小的明白。”

    苍火头没有多问,麻利的收下了银票。

    嘱咐完苍火头后,沈忆宸并没有返回公府,而是前往了北镇抚司驻地。

    既然决定了开始反击跟动手,那么就要以雷霆手段不留后患。

    他还打算托赵鸿杰的锦衣卫帮忙,去调查那日晚上与朱佶喝酒的众人,他们到底听到了什么,朱仪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做这种事情,苍火头没这个能力,并且在大明也没有比锦衣卫更专业的。

    ……

    正统十年三月十七日辰时,朱祁镇来到了文华殿,准备听取读卷官们的御前跪读。

    杨溥等三名内阁大臣,各执一卷试卷为首站立,他们手中就是乙丑科殿试的一甲前三。

    行礼完毕之后,朱祁镇朝着杨溥说道:“杨爱卿,开始吧。”

    说实话,御前跪读对于皇帝而言是有些无聊的,毕竟排名什么的都已经被大臣们定好,自己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挂个钦点的名。

    “臣,遵命。”

    杨溥领命后,就准备跪下读卷,不过朱祁镇体恤他年事已高,免了跪读这个环节,站着读卷就好。

    “臣对:臣闻图治莫急于用贤,用贤莫先于修身。非修身固无以为取人之本,非用贤又无以为图治之要。”

    杨溥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此刻朗读起文章来,可谓是中气十足。

    这里面除了读卷本身要求声音宏亮外,更多是沈忆宸文章中的圣贤大道,让杨溥感受到了一股文人的浩然之气。

    听到这个开头,朱祁镇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他已经知道这篇就是沈忆宸的文章!

    果然自己的眼光没错,沈忆宸才华出众,文采斐然,读卷官们也推选为了状元卷!

    随着杨溥最后一个字话音落下,王振把试卷接了过来放置在御案,然后曹鼐向前一步,准备接着往下继续读卷。

    按照规则流程,要等一甲三份试卷全部都读完,然后皇帝才御笔钦定名次。

    结果意外的状况出现了,朱祁镇完全不按照规矩来。当沈忆宸的试卷刚放置于御案,他就已经提笔亲批,写下了第一甲第一名的字样。

    这一幕让在场的众读卷官惊呆了,别说读十二卷了,现在连三卷都没读完,状元就已经钦点出来了,后续流程还怎么走?

    看着众人诧异表情,朱祁镇一脸无所谓的说道:“这不就是沈忆宸的试卷吗?既然是众望所归,就直接钦点状元了吧。”

    这话出来后,包括王振在内都傻眼了,试卷弥封都还没有拆,就算皇帝你知道考生是谁,好歹也装装样子别说出来啊。

    “陛下,要不听完剩下两篇文章再行定夺?”

    王振开口劝说了一句,祖宗之法不可变,流程还是要走的。

    “不用了,这是朕选中的状元,还是三元六首!”

    朱祁镇没有听从王振的意见,而是选择任性了一把。

    正统十年的乙丑科,是朱祁镇亲政后第一场正科取士,拥有了完全的裁定权。

    他格外看中这场殿试选取的状元,更别说沈忆宸还深得朱祁镇心意,各方面都挑不出任何问题。

    此子何需再议?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沈忆宸日后要成为朕的股肱之臣,开创一片太平盛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