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恩荣宴授官(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宸热情无比,当做了自己人看待。

    甚至到了最后,就连英国公张辅,都拍着沈忆宸的肩膀叮嘱几句。

    怎么说也是成国公之子,勋戚之后,英国公张辅照顾一二,不是实属正常?

    一幕幕下来,简直把在场的新科进士给看呆了。

    我的亲娘,沈忆宸昨晚还是人人喊打的阉党中人,为何今日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啊。

    文官、勋戚、阉党,三方几乎都是拿他当做自己人看待。沈忆宸可谓左右逢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个世道到底怎么了?

    今日这一幕,也算是给这些还未正式授官的进士雏鸟们,生动的上了一课。

    什么叫做官场的虚以委蛇、平衡之道。

    酒过三巡,菜经五味,也到了恩荣宴散场的时候了。当沈忆宸走出礼部的时候,发现天空之中已经有了点点星光。

    坐着马车回到府中,沈忆宸已经昏昏欲睡,毕竟他身为状元及第,想要少喝点那是不可能的,各种被敬酒挡都挡不住。

    也不知是如何回到自己房间,反正当沈忆宸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了。

    揉了揉有些干涩的眼睛,沈忆宸迷迷糊糊的起床穿衣,当发现窗外明亮的阳光后,他猛地一惊想起来一件重要事情。

    那就是今日自己要到吏部文选司领取官服跟牙牌!

    喝酒误事啊!

    沈忆宸心中长叹一声,后世华夏的酒桌文化好歹还有点批判的声音,放在古代却是各种赞扬。

    什么酒逢知己千杯少、莫使金樽空对月等等,反正描写喝酒的诗词层出不穷。甚至不少还成为了千古名篇,被后世所传颂。

    “阿牛,帮我打盆水来!”

    沈忆宸朝着屋外高喊了一声,然后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等到阿牛把水盆给端过来,沈忆宸快速用冷水冲了把脸,连早餐都来不及吃,就急匆匆叫上马车往吏部赶去。

    一路催促着车夫疾驰,当沈忆宸赶到吏部文选司的时候,却还是来晚了。

    杨鸿泽跟贺平彦两人,早早就已经等候在吏部门前,满脸阴沉无比……

    求求你沈忆宸好歹做个人吧!

    乡试来晚,鹿鸣宴来晚,会试晚到,拜见座师迟到,甚至就连殿试都最后一个到来!

    唯一没有晚到的,就是昨日的恩荣宴,结果没想到好不了一天,今日的吏部授官又迟到了,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问题是你沈忆宸迟到也就算了,偏偏三鼎甲授官一体,自己两人还得在这等候,凭什么?

    “抱歉,在下来晚了。”

    沈忆宸看着对方两人恨不得把自己吃了的模样,心中也略微有点惭愧,哪怕关系不好,他还是主动致以歉意。

    “哼!”

    杨鸿泽跟贺平彦二人,相比较孙绍宗这种纯粹的纨绔子弟,好歹有些文人修养。

    骂人的话说不出来,其他话也不想与沈忆宸多言,只得冷哼一声,板着一张脸走进吏部。

    “喂,这什么情况,插队吗?”

    “是啊,他们凭什么先进去?”

    “还有那个最后到的小子,老实到后面排队去!”

    看着贺平彦等人进入吏部文选司,其他等候排队的官员们纷纷感到不满,对门口的吏员嚷嚷起来。

    “吵什么,他们乃是三鼎甲,按例优先授官。”

    “谁要再敢大声喧哗,今日就别想进去了!”

    此话一出,在外面等候众青、绿衣袍官员,全部都老实闭嘴,不敢再多言一句。

    一方面是三鼎甲确实优先,而且今年乙丑科还出了个三元及第,平步青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得罪这种潜力股不是找麻烦吗?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吏部文选司也得罪不起啊,哪怕是站在门口的小小吏员。

    要知道有句俗话,叫做宰相门前七品官,吏部也是如此。

    六部之首为吏部,而吏部之首则在文选司!

    文选司掌管中央和地方所有文职官员的额缺设置和品级,以及官员的选授与升迁调补等,相当于后世的组织部跟人事部,你敢得罪?

    另外按照吏部潜规则,尚书天官只负责四品及以上的官员,也就是身着绯袍的大员。其余五品及以下的官员审核工作,都交给了文选司。

    所以文选司的主官郎中,有了天下第一五品官的头衔,他可决定着大明中低级官员的前途。

    甚至文选司郎中要是去到地方,都按三品大员接待,堪比六部侍郎,没人敢小瞧。

    进入屋内,见到沈忆宸等人进来,文选司郎中立马退掉手上的工作,上前来招呼道:“三鼎甲大驾光临,本司真是荣幸至极。”

    一般官员别说让文选司郎中热情接待了,可能话都懒得多说上几句。

    之所以会如此客气,还是出在了沈忆宸等人的身份上。

    一个是三元及第开创科举历史,日后必然前途无量。另外一个是文选司郎中顶头上司的外甥,你要是怠慢了背后就打个小报告去,还想不想坐这个位置了?

    “郎中大人客气,晚生前来登记官牒,以及领取官服。”

    对方以礼相待,沈忆宸等人自然也是客气无比。

    “本官早早就已备好,等着三鼎甲前来授官了。”

    说完之后,文选司朝着旁边官员招呼了一句,很快就有人捧着三块红案过来,上面放置着官服、梁帽、靴袜等等物品。

    三鼎甲与其他新科进士不同,官衔跟职位早就已经定好,状元直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直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可别看官阶不高,前途与那些京官、外官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明朝洪武年间定制,凡四品及以上官员着绯袍,七品及以上着青袍,以下着绿袍。

    所以沈忆宸领到的是一身青色官服,上面还绣着鹭鸶的补子,腰带也为素银。

    这不由让沈忆宸想起了自己那身绯红状元服,以及御赐的金花带。搭配起来除了胸前没有绣着补子,妥妥朱衣大员的风范,风头一时无两啊。

    谢过文选司郎中后,沈忆宸三人又马不停蹄的前往尚宝司,领取自己的朝参官牙雕腰牌,简称“腰牌”或者“牙牌”。

    尚宝司创建于朱元璋吴元年,是明朝掌管宝玺、符印的机构。比如“皇帝之宝”这种大印,就是内官尚宝监跟外官尚宝司共掌。

    另外诸如金牌、令牌、铜牌、牙牌、祭牌、双鱼铜牌及符验等等官方印记,也都是有尚宝司发放。

    牙牌这东西领取没那么复杂,验证了沈忆宸等人的官牒后,就直接发放了。

    这玩意象牙质地竖长方形,顶端为弧边,牌首刻如意云纹。

    牌子一面阴刻着使用者官衙跟官衔,另外一面是通用的四行警告文字,连读为“朝参官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出京不用。”

    最后四个字预示着,只有京官才需要发放牙牌,外官不用。

    另外牙牌上还有着字号,公、侯、伯以勋字,驸马都尉以亲字,文官以文字,文官以武字,教坊官以乐字,入内官以官字。

    可以说这面小小的牙牌,不仅仅是用来出行所用,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领取完这些官员用品后,沈忆宸等人并没有直接前往官衙报道,而是要与其他新科进士们集合,前往鸿胪寺学习一下礼仪。

    毕竟对于官场而言,新科进士们都是一群新手,完全不懂规矩。

    之前什么传胪大典这类,好歹还有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一步步指导,只要听话跟从就没什么大问题。

    日后在官场可没有旁人指导你该怎么做,一切都要靠自己。

    为了避免新科进士们逾矩,或者冲撞犯事。按照《大明会典》的要求,得在鸿胪寺培训几天礼仪,然后再由新科状元率领众进士们上表谢恩。

    上表谢恩的过程,就属于标准的朝会了,也算是沈忆宸第一次以官员身份上朝。

    上朝完毕之后,才会前往翰林院报道,从此之后正式入仕为官。

    鸿胪寺礼仪培训过程,可谓枯燥无味,总结起来就是要处处谨慎,步步退让。

    这几天培训,也让很多新科进士原本狂热想要体验官场的心,冷淡下来不少。

    官场好像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轻松。

    正统十年四月一号,沈忆宸穿上六品文官服,在铜镜面前仔细整理了一番。确认没有任何地方出错后,才离开别院准备自己人生中第一次上朝。

    只不过当他走出公府,却发现成国公朱勇的马车还停留在那里,并没有像往常那般提前离开。

    就在他有些意外之际,成国公朱勇也从府中走了出来,站在沈忆宸面前打量了几眼,然后伸手想帮他整理一下衣襟。

    面对朱勇这番举动,沈忆宸下意识后退一步,动作充满了防备。

    见到这一幕,成国公朱勇愣住了,许久才把手缓缓放下,开口道:“今日你跟我同乘一辆马车上朝吧。”

    说罢,也没有等沈忆宸回答,就径直进入了马车。

    一同上朝?

    沈忆宸不知朱勇为何会提出这个要求,不过吴管家却走了过来,感慨的说了一句话。

    “父亲能亲自送着自己儿子第一次上朝,想必公爷心中是为沈公子骄傲自豪的吧。”

    会吗?

    沈忆宸看着坐在马车上的朱勇,心中情绪一时不知该如何形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