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天子不平 (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相比较普通文人士子的震惊,身为朝臣的李时勉等人,还看到了更为深层的东西。那就是这道谕令,并不是以太后的名义下发,而是以皇帝的名义传达。

    这就意味着,宫中权势走向发生了异变,可能新君已经掌控了朝廷大权!

    一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宫中秘事,伴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总归会有着一些风言风语传出来,但不会是现在。

    “陛下圣明!”

    不管发生了什么,太后放弃干政,意味着自己清源正本有了成效。

    李时勉当即下跪,朝着午门方向高呼了一句,用来发泄心中。

    “陛下圣明!”

    刹那间,午门外的雪地跪倒一片,很多年轻书生脸上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们通过自己的抗争,捍卫了自己坚守的礼法道义,这便是文人读圣贤书追求的理念!

    外界发生的一切,身处诏狱内的沉忆辰还没那么快得知。不过此时狱中,却来一道无比熟悉的身影,陈青桐不顾母亲沉氏跟公爷的阻拦,毅然决然前来探望。

    她不敢相信狱卒传达的平安,只有亲眼见证自己丈夫安然无恙,才能放下那颗悬着的心。

    诏狱这种特务机构的重犯监狱,外人想要进来探望自然困难重重。可是面对陈青桐的要求,得知他是沉阁老的妻子,看守狱卒没人胆敢阻拦,魏三更是亲自领路带她前往沉忆辰的牢房。

    就如同沉忆辰第一次进入诏狱的感受一样,昏暗的阶梯、阴森的环境、痛苦的哀嚎、腥臭的空气,无一不是挑战着常人的感官。

    感受到陈青桐的担忧跟紧张,走在前面领路的魏三,开口解释了一句:“夫人放心,沉阁老被安置在了单间,待遇与这些犯人截然不同。”

    是吗?

    听到狱卒的解释,陈青桐依旧没有轻松多少,就这种环境单间又能好到哪里去?

    经过长长的阴暗走廊,靠近角落的一间牢房内,陈青桐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

    沉忆辰正背对着牢门,目光依旧望着那一尺见方的天窗,听到身后传来开锁的声音,他下意识的回头道:“魏三,午门又有消息传来了吗?”

    可是这一次的回头,映入眼帘的却是陈青桐的脸庞,刹那沉忆辰愣在了原地,仿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夫君,你受苦了。”

    几乎就是在牢门打开的瞬间,陈青桐就扑入沉忆辰的怀中,眼眶泛红带着一层雾气。魏三见到这种画面,非常知趣的虚掩上牢门,然后转身离开。

    “青桐,你怎么来了?”

    缓过神来后,沉忆辰开口问了一句。自己明明让魏三到成国公府报了平安,就是不想陈青桐过于担忧。….“不亲眼见到夫君无恙,我怎会安心?”

    “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没事的。”

    望着陈青桐眼泪止不住流下来,沉忆辰尽量故作轻松,轻轻的拍着对方后背安慰。

    “每次都是没事,可每次都要身处险境,这些年下来你知道我有多害怕吗?”

    “以前你出镇地方,我没有办法陪伴在身边,现在身处京师诏狱,我还能在府中袖手旁观吗?”

    陈青桐担忧之余,还有这一股深深的埋怨。她不是不知道大丈夫志在四方的道理,可嫁给沉忆辰的这几年时间,多少个日日夜夜担心受怕。

    现在还不容易回到京师为官,却眨眼间又下了诏狱问罪,什么时候才能过上自己期盼的安宁日子?

    她不知道是应该怪沉忆辰以身许国,还是应该怪自己不够大度。

    听着陈青桐的埋怨,沉忆辰脸上那故作轻松的笑容褪去,他其实能理解妻子这些年的委屈跟付出,是自己很多方面做的不够好,没有给予足够的陪伴。

    “对不起。”

    沉忆辰把陈青桐揽入怀中,千言万语只能汇聚成这么一句道歉的话语。

    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

    大明正统十三年的冬天,飘扬着皑皑白雪的除了京师,还是北疆那广袤的荒原。

    漠南蒙古的疆域上,一支蒙古骑兵队伍正在齐膝的大雪艰难前行。相比较常规的行军队伍,这支兵马中还白骆驼、白牛等等祥瑞之物,他们正是鞑靼蒙古大汗脱脱不花派出的“九白大贡”使团。

    处于使团最中央的位置,是一名满脸戾气的蒙古青年,不久前在蒙古诸部会盟上被确认为皇太子的勐可,转眼间就被蒙古大汗脱脱不花送往明国当质子。

    以目前蒙古跟明国之间的关系,这种质子与送死没什么两样。勐可万万没有想到父汗脱脱不花,为了避免舅父趁机摄政夺权,就不顾父子情谊把自己往火坑里面推。

    愤怒、怨恨、鄙夷充斥着勐可的内心,谁能想到黄金家族血脉,堂堂蒙古大汗会是个懦夫,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汗位去向敌人俯首称臣,简直不配称之为成吉思汗的子孙。

    与其让这种人担当蒙古大汗之位,还不如让舅父也先成为新汗,至少他俘获了明国皇帝,让蒙古的马蹄刀锋,兵临汉人京师城下!

    当然,无论勐可有多么不甘跟怨恨,他成为质子的命运无法改变,否则就是更早一些被脱脱不花除掉。

    如果说汉人王朝皇家无亲情,是一种唏嘘跟感慨的话。那么草原民族的“皇家亲情”,恐怕连草纸都不如,弑父弑兄什么的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就在勐可选择认命的时候,使团队伍的前方突然出现了一团黑影,还飘扬着类似于军旗的旗帜。

    见到这一幕,鞑靼部使团下意识认为,这是明国九边重镇派出来的边军接应。以往藩邦向明京师派往朝贡使团,一路上也是由明国兵马按照规定好的路线时辰,选择全程护送。

    不过当双方越来越接近,来者蒙古骑兵的装扮映入了视线之中。还没等鞑靼使团回过神来,对方已经勒动缰绳,策马进入了冲锋的姿态。

    “杀光这群草原上的叛徒跟懦夫,夺回属于长生天子孙的血脉跟荣耀。”

    “蒙古,绝不向大明称臣!”.

    无限循环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