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创刊建社 (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好。」

    沈忆宸点了点头后,就把目光方向了身后的卞和说道:「卞先生,挑选一家现成的书社购买下来,不论价钱多少一定要用上最好的活字铜版印刷,保证每一份时报的笔墨清晰度。」

    「至于时报的名称就叫《文报》吧,取‘文以载道,之意。」

    沈忆宸始终记得后世有一篇新闻,在南朝鲜挖掘出了金属活字,于是乎对方就恬不知耻的宣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并且还有了申遗的想法。

    铜版金属活字其实早在赵宋时期,就已经在华夏大地有过大规模的应用,只是很可惜作为完整的文物没有整套保存下来。如今恰好自己要创办报社,就得用上最好的铜版活字印刷术,哪怕初期成本要高上许多,沈忆宸依旧在所不惜!

    「是,东主。」

    卞和点了点头,当即就吩咐郑祥等人去处理此事。

    交代完这些后,沈忆宸再度把目光望向道场内的士子,聆听着他们的慷慨陈词。

    曾几何时自己还是一个低微小官的时候,也就如同在场的青年才俊那样,只能靠着言语去抗争,眼睁睁看着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却无力去更改。

    如今身居高位,掌控了梦寐以求的权势,那些不能做、不敢做、不会做的改革,即将要一件件的在自己手中完成,人生在世总算没有荒度一生。

    报社这边在紧锣密鼓的筹办着,时间很快就来到了

    五月十五的望日大朝,这次上朝沈忆宸穿上了绯红的飞鱼服,走在文官的队列中引发了无数双羡慕的眼神。

    还未到而立之年,就已经穿上了飞鱼赐服,配上了犀牛带。那么异日官居一品身穿蟒袍,配上腰玉,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大丈夫生当如此啊!

    作为几个月来皇帝唯一举办的大常朝,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的成国公朱勇,此次也来到了上朝的武勋队列之中,新贵忠国公石亨第一时间便迎了上去问好。

    「成国公,久违了,近来身体可还安好?」

    石亨满脸的笑容,把姿态给放的很低,要知道现如今他位极人臣,加上骄横的性格。一般人别说让他主动问好,哪怕是对方过来恭维,往往都只能得到敷衍的摆手。

    「身体还行,一点老毛病,忠国公如今看起来是容光焕发。」

    成国公朱勇客气的回了一句,其实当年在边关的时候,他很看好骁勇善战的石亨,认为他将成为下一位大明的当世名将。

    事实证明,论战功石亨确实当之无愧,可他的野心却膨胀的更快,屠龙者终成恶龙。

    「人逢喜事精神爽,可能是最近与沈阁老把酒言欢了一场,心情愉快吧。」

    石亨笑哈哈的说出这件事,他与沈忆宸联手看中就是背后成国公朱勇代表的老牌勋戚势力,现在到了试探一下对方态度的时候。

    听到石亨说出这句话,成国公朱勇脸上神情闪现过一丝不自然,他完全不知道沈忆宸会跟石亨混在一起,可对方既然这么多了,那肯定确有此事。

    沈忆宸想要做什么?

    朱勇脸上神情细微的变化,立马就被石亨捕捉到眼中,他心中立马浮现出一股不满情绪。很明显沈忆宸没有把联手之事告诉成国公,代表着此子对自己有所保留。

    当然,这种不满石亨是不会表达出来的,他依旧借势道:「成国公真乃虎父无犬子,沈阁老的才华学识令本公敬佩不已,特别是在一些国事上简直不谋而合,堪称为忘年知己!」

    石亨把沈忆宸一顿夸赞,同时流露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他与沈忆宸在「国事」上面达成了一致,双方成为了政治上的盟友。

    至于是什么「国事」,想必今日参与朝会的官员均心知肚明,老牌勋戚跟文官集团是共同反对易储的,石亨希望能凭借这番话语,让成国公朱勇改变态度。

    说实话石亨的话语,确实让成国公朱勇大感意外,他复爵之后已经很少参与朝政,更多是把展露头角的机会让给了嫡长子朱仪,为他日后顺利袭爵打下扎实的基础。

    易储这件事情上面,朱勇跟沈忆宸没有任何沟通,他相信以对方的才能不需要自己过多叮嘱。另外哪怕身为父子,双方依然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跟倔犟,不可能就轻易的改变选择。

    身为老牌勋戚之首,成国公朱勇必须捍卫嫡长子继承制,否则礼法崩坏后国将不国。但是沈忆宸如果真的跟忠国公石亨达成了某种协议,双方成为了政治上的盟友,那么朱勇就得考虑自己的决定,会不会站在儿子的对立面。

    曾经亏欠了沈忆宸太多,褪去了锋芒的成国公朱勇,不想再与儿子成为「敌人」。

    就在成国公朱勇心中思索权衡的时候,上朝的景阳钟声敲响,文武百官依次从午门左右两掖进入。沈忆宸如今身为内阁大臣兼兵部尚书,已然可以站在了文官的前排,恰好遥遥望见朱勇神情复杂的盯着自己。

    文武有别加之隔着一扇巨大的午门,沈忆宸不知道成国公朱勇的眼神有何含义。只能说石亨在鲁莽武夫的形象下,隐藏着狡诈心机的一面,已经抢先沈忆宸一步开始借「势」了。

    长长的百官队列来到奉天殿

    内外站立,很快伴随着一声鞭响钟鼓司开始奏乐,景泰帝朱祁钰在一众锦衣卫跟大汉将军的簇拥之下,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皇帝登上御座,朝臣们三呼万岁行礼,按照惯例来说就将进行到「奏事」环节。

    奏章内容早就由内阁跟通政司选定,就等着大臣们照本宣科即可。不过这一次,却没有让通政司跟鸿胪寺官员进行引导「奏事」,相反司礼监掌印太监兴安来到了御台的中间,手中捧着一卷明黄色的卷轴。

    景泰帝朱祁钰今日上朝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昭告天下易储!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