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 新君抉择 (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己,让谁来继承大统之位同样是个两难选择。

    沉默了许久过后,朱祁钰才缓缓说道:「朕终究是宣宗章皇帝之子,当立章皇帝子孙。」

    没错,这就是朱祁钰思索再三后做出的选择,他不可能像大臣一样仅考虑个人利弊,还得考虑仁宣一脉的帝系传承不能旁落。

    就如同历史上朱祁钰得知是自己皇兄复辟,皇位依旧是在章皇帝子孙一脉中传承,心中更多是欣慰而不是愤怒怨恨。

    目前明宣宗的子嗣,就只剩下明英宗朱祁镇的两个庶子,一人是沂王朱见深,另外一人是南宫出生的朱见清,还尚未封王。

    这两人无论谁上位成为储君,都意味着沈忆宸跟朱祁钰是他们的杀父仇人。哪怕在历史上朱见深还算得上宽厚,并没有对皇叔继续落井下石的清算,相反仅仅是淡淡回道:「景泰以往过失,朕不介意。」

    可现在历史已经改变,明英宗朱祁镇实打实的被赐死,朱见深还会一如既往的宽厚吗?

    「沈卿,你真的打算一言不发吗?」

    见到沈忆宸久久沉默不语,朱祁钰终究还是开口问了一句,他知道此子是栋梁之臣,无论将来是谁成为新君,都少不了沈忆宸的辅佐。

    「还请陛下三思。」

    虽然从历史跟现状上看,选择沂王朱见深确实是最好的储君人选,但沈忆宸终究还是做不到于谦那样的大公无私,去赌

    来日皇帝能放弃仇恨。

    毕竟无论是以史为鉴,还是有着未来的上帝视角,汉之霍光跟明之张居正的命运,都在时刻警醒着沈忆宸,不要对皇帝的仁慈抱有过高的期望。

    哪怕现在会触怒景泰帝朱祁钰,沈忆宸还是不能继续保持沉默。

    这次面对沈忆宸的回答是朱祁钰沉默了,他不想宾天后帝系旁落愧对先祖,可又改变不了绝嗣无后的命运。甚至他现在就能够想象,皇侄朱见深继位不仅仅是朝臣恐慌,就连自己恐怕都不得安宁。

    「你退下吧,朕想休息片刻。」

    曾经沈忆宸的犹豫不决,此刻在景泰帝朱祁钰身上复现,仿佛世间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大明朝野动荡的危机就在眼前。

    「是,陛下。」

    沈忆宸默默应了一声,然后转身朝着门外走去。

    不过就在要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却停下了脚步脸上浮现出一抹刚毅的神情,毅然转身道:「陛下,臣有两计或许可以釜底抽薪。」

    沈忆宸想过无数遍当朱见济夭折,朱祁钰早逝后,自己该如何做才是最优解。

    原本最好的局面是复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毕竟他是宣宗一脉唯一的长子,内可让文武百官认可,外可让天下万民信服。几乎可以保证皇权的顺利过度,不至于出现朝野动荡乃至于内乱。

    但是景泰帝朱祁钰的制衡手段,让自己站在了朱祁镇子嗣的对立面,等同于堵死了这条路。

    次优选择是迎立襄王朱瞻墡世子继位,身为仁宗皇帝的嫡子,襄王继位优先级还在景泰帝朱祁钰之上,并且对方用古代宗法来形容是大宗,完全可以合理合法的继承大统之位,同样可以保证局势平稳过渡。

    不过在《宗藩条例》颁布的那一刻起,沈忆宸就主动站在了宗藩的对立面,是不可能迎立襄王世子。

    但天无绝人之路,华夏数千年的王朝兴衰历史,给了后人太多的拥立经验。哪怕刨除这两个最优选,沈忆宸依旧还有着两个相对安全的备选方案,就看景泰帝朱祁钰该如何抉择了。

    本来朱祁钰让沈忆宸告退后,赶到一阵的心力交瘁,闭上了眼睛想要缓和片刻。

    结果听到对方说还有两计釜底抽薪,瞬间就打起了精神回应道:「沈卿,尽管畅所欲言。」

    「那臣就谨遵圣谕了。」

    沈忆宸拱了拱手奉命,到了这一刻他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跟石亨「同舟共济」,依靠着强权去迎立外藩掌控朝政,来一个不破不立。

    「第一策是过继太上皇之子,按照礼部准备好的册立太子大典进行下去,尽快确定礼法上的嗣父身份。」

    「但是不能过继沂王朱见深,只能是太上皇子朱见清!」

    没错,这就是沈忆宸想到的第一个解决办法,从名分跟礼法上完成身份的转变,让景泰帝朱见济成为父皇,生父反倒是成为皇叔。

    按照华夏的礼法,过继后的嗣父权威性是要远大于生父的,这点就跟嫡母的身份要远远大于生母是一样的。并且朱见清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没有见过明英宗朱祁镇,除了血缘上的这点关系外不存在任何父子亲情。

    当然,由于景泰帝朱祁钰同样病重,大概率是无法培养跟朱见清的父子亲情。比较起来生父跟嗣父的亲疏,依然是血缘关系占据着优势,还是存在「为父报仇」的可能性。

    但更为现实的一点就出现了,理论上朱见清是没有机会成为太子或者皇帝的,却因为被叔父朱祁钰过继,从天而降白捡来一个皇帝身份。

    这就注定了他必须拼命维护朱祁钰这个嗣父,想尽各种确立景泰帝的正统性,否则按照法理皇位就是兄长朱见深的。皇位的权势诱

    惑之下,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血缘生父算的了什么?

    不管于情于理,还是知恩图报,都注定了朱见清会坚定的拥护朱祁钰,彻底斩断跟明英宗朱祁镇的关系。

    这种操作唯一的劣势,就是景泰帝朱祁钰肯定不会被朱见济报复,沈忆宸自己会不会日后遭到清算就不好说了,毕竟怎么说还是存在着「杀父之仇」,对于皇帝而言就是心理上一道坎。

    不过沈忆宸敢把这当做计策,就意味着他有信心在未来去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当皇帝不再至高无上,不再掌控着生杀予夺的大权,那么就自然迎刃而解。

    「第二计是效仿宋高宗过继宋孝宗,挑选懿文太子朱标的后人册封太子,让帝系再度回到太祖皇帝嫡长子一脉。此举同样合乎礼法,让外界无法非议辩驳。」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