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 关键背刺 (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武安侯郑宏无法反驳,在封建王朝以孝治天下的背景,就连明良帝朱见清都不敢公开否认先帝遗诏,真以为托孤大臣仅是一个什么虚名?果然面对沉忆辰的反问,武安侯郑宏愣在了原地,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毕竟景泰帝朱祁玉临终前,朝堂大臣中与沉忆辰相处的时间最多,交代了什么遗言外界也无从辨认真伪。

    更别说遗诏是实打实在先帝灵柩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出来,乃目前大明王朝最大的法统依据,谁都没有资格去否认。

    “本公同样身为托孤大臣,怎不知道先帝把天子亲军托付给了沉元辅?”

    意识到先帝遗诏的威力,已经彻底超乎了武安侯郑宏的弹劾范围,忠国公石亨别无选择,只能自己亲自上阵与沉忆辰对垒。

    “先帝临终前不见外臣,公爷不知谕令很正常。”

    简单的话语,却彰显与皇帝关系的亲疏有别。

    先帝托孤顾命的后事,全部由沉忆辰一手操办,这是朝野内外众人皆知的事情。

    除非石亨有绝对的证据,亦或者大不敬否定先帝遗诏,那么沉忆辰就处于不败之地!

    说实话走到这一步,着实有些出乎石亨的意料,他没有想到此子做事会如此滴水不漏,压根就抓不到什么把柄。不过石亨还有最大的杀招没有用出来,那便是沉忆辰跟于谦之前,想要诛杀自己的阁部廷议!

    很多时候真相如何,有没有证据其实并不重要。就好比历史上于谦被冤杀,仅仅凭借“意欲”两字就定了罪,一旦阁部廷议大九卿认定沉忆辰有不轨之心,就算他舌灿莲花又有何用?

    这时候只见石亨把目光望向了御台上的明良帝,抱拳请命道:“陛下,臣恳请召开阁部大九卿廷议,共同判定沉元辅是否欺君罔上有不臣之举!”

    此言一出,本来已经安静不少的奉天殿内外,百官们再度一片哗然起来。

    “阁部大九卿廷议来定沉元辅的罪,这怕是于礼不合吧?”

    “陛下年幼无法亲政,你说这世上还有谁能定宰辅之罪,总不可能让曹吉祥直接御笔批红吧。”

    “可问题是开了这个先例,是不是有些僭越皇权了。”

    “之前于少保召开阁部大九卿廷议,定了忠国公依律论斩,早就已经把廷议给凌驾于皇权之上了。”

    朝会官员们议论纷纷,其中有些人敏锐的发现了问题关键点,那就是阁部大九卿的廷议范畴,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明历朝历代,开始有了绕过皇帝审判国公、宰辅的权力。

    要知道以前这可是皇权的专属,到底该说是僭越,还是该说因时制宜?

    “咱家认为忠国公此举可行!”

    文官集团已经被石亨拉拢,这是曹吉祥早就商议好的对付沉忆辰计谋,现在终于走到了阁部大九卿这步,未免夜长梦多曹吉祥顾不得有宦官干政的嫌疑,越过皇帝提前表达态度。

    不过曹吉祥终究还是不想授人以柄,说完这句话后赶忙俯身面向明良帝朱见清问道:“沉元辅是否有罪,就交给阁部重臣们定夺,万岁爷您意下如何?”

    很明显以朱见清的年龄,连阁部大九卿廷议是什么都搞不懂,面对曹吉祥询问出于本能的信任,他下意识就准备点头答应下来。

    但就在这个时候,李贤站了出来大声喝道:“岂能以莫须有的罪名,就滥用阁部大九卿廷议问罪,臣反对!”

    不仅仅是李贤一个,商辂后脚就跟了出来道:“有罪推定会致使朝堂百官人人自危,臣附议大冢宰,反对廷议!”

    “臣附议大冢宰。”

    内阁元老高穀,顺势站了出来表明态度。

    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如今朝堂已经被年轻官员接管,高穀做到了告老还乡的准备,基本上不再过多的参与政务跟朝堂争斗。

    但此事关乎沉忆辰,他就不能坐视不理,毕竟当年答应了杨溥要助此子权倾朝野,高穀还想看看这位年轻人能打造出一个怎样的大明!

    “臣附议大冢宰。”

    户部尚书年富紧随其后。

    说实话他在景泰帝废后易储这段时间,并不在京师中枢任职,对于先帝是否真的留有谕令遗诏不清楚。

    可年富非常清楚忠国公石亨的野心,只要沉忆辰被打倒之后,那么朝野内外再无能压制他的大员,带来的后果可能比沉忆辰有不臣之心还要严重。

    随着沉忆辰在阁部高官中几位“党羽”站出来后,剩下的阁部大九卿就没人吭声,甚至就连兵部尚书于谦都不为所动。

    不过与其他人单纯站队不同,于谦之所以不出来附议李贤,就在于他不是一个双标的人,并且从心底里面愿意遵守程序正义。

    要知道忠国公石亨的定罪,就是于谦主动召开阁部大九卿廷议。并且为了不徇私枉法,石亨恶意报复调任独子前往边疆送命,于谦都没有用公权去阻止。

    沉忆辰到底有没有罪,不应该由亲疏关系决定,而是要由廷议证据决定。如果连廷议都没有召开,又岂能彻底排除嫌疑?

    见到这一幕的出现,石亨脸上浮现出一抹胜利者的笑容,沉忆辰确实依靠着从龙之功,往朝堂阁部高官中安插了一批亲信。

    但终究还是太过年轻导致底蕴不够,阁部大九卿中的大部分高官,依旧是由传统文官集团把控。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自己是怎么被逼入困境的,现在该让沉忆辰也好好品尝一下!

    只是石亨脸上的笑容没有维持多久,就在众人以为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朝堂上沉寂已久的礼部尚书胡濙,此时出列朝明良帝躬身道:“老臣附议大冢宰所言,反对莫须有定罪的廷议!”

    什么?

    石亨听到这话一双眼睛瞪大到了极致,死死的盯着礼部尚书胡濙的侧脸,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coM

    明明私底下接触,胡濙已经答应了利用阁部大九卿廷议除掉沉忆辰,怎么这时候会突然反水来了一招背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