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 利大于弊 (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肿爬裣拖率康淖颂V挥兴欧浅G宄庑∽忧返耐獗硐乱刈拍晟偾峥瘛

    开口就是工部尚书,这年头阁部大臣如此不值钱了吗?

    “大宗伯过赞。”

    沉忆辰自然是听出了对方语气中的讥讽味道,不咸不澹的回应了一句。

    要知道当年自己还是个小小举人的时候,就胆敢拒绝胡濙这等先帝托孤大神,如今双方完全处于同一层次,乃至于沉忆辰内阁首辅的权势还要更高,怎还会在意这些弦外之音。

    “徐侍郎是治水立下了不世之功,应该加官晋爵厚赏,这点无可厚非。但是石尚书这些年在任期间同样兢兢业业,私节有小亏而无大错,弹劾如此激烈是不是有些欺人太甚了!”

    “老夫只是老了,还没有入土,还望沉宫保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说实话石璞并不算是文官集团的核心成员,早期甚至称得上是敌人,毕竟他是抱着权阉王振的大腿上位。不过就跟沉忆辰的想法一样,身为一方阵营的头领,关键时刻要是不能抗事,那么损失的就不仅仅是个石璞,而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特别沉忆辰的这些弹劾手段,简直是奔着革职问罪来的,石璞大概率会晚节不保。

    满朝文武做到阁部大臣这个位置,谁又比谁干净,要真挑问题皆可入狱论处!

    面对胡濙的指责沉忆辰沉默了,然后重重叹了一口气。

    弹劾事件闹得如此激烈,讲真是出乎了沉忆辰的计划,不过事已至此不管他是否认同徐有贞的行事风格,都必须坚持到底。

    “大宗伯,时代变了,朝廷需要锐意进取的官员来改革大明,否则必将陷入历代王朝中衰的宿命。凭心而论从正统朝末年起天灾人祸不断,如若没有晚辈执掌朝堂平边乱、开海禁、镇诸藩、收契税。”

    “今日的大明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沉忆辰极少炫耀自己的功绩,这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执政者应该做到的事情罢了。.c0m

    但是不得不承认,沉忆辰这些年的改革变化,给朝堂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外战开疆辟土征服了漠南蒙古跟麓川,内政休养生息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至少没有按照历史原本的走向,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导致各州府饥寒交迫,饿殍遍地!

    现在大明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只要能战胜北方蒙古这个百年世敌,就能打通西域恢复传统的路上丝绸之路,与正处于文艺复兴的西方产生密切的文化交流。

    要知道就在大明的同一时间,东方王朝还在讨论之乎者也,遵循着程朱理学圣贤教化的时候,西方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质疑传统地心说,研究起了自然科学。

    可能许多人都不清楚,徐有贞其实是跟达芬奇处于同一时代,两个人都是属于天文地理无一不精的全才,理论上可以在自然科学上面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可惜达芬奇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启发了后来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一大批早期科学家,徐有贞却败于宫斗郁郁而终。

    “向北,老夫不否认你执政这几年的功绩,否则也不会在朝堂上步步退让,让你可以放手为之。”

    “可改革不能急于一朝一夕,更不能用类似于党争的手段,再说以徐有贞的人品,他真的能胜任工部尚书一职吗?”

    “向北,要有识人之明啊!”

    胡濙这几年领着文官集团绥靖妥协,一方面是沉忆辰过于强势,次次站队成功尹然无法阻挡。另外一方面就在于,胡濙是认可沉忆辰的能力跟功绩,知道他主政能让大明再次强大,自己要是阻挡敌对,恐怕会成为历史罪人。

    但徐有贞是个什么货色,胡濙再清楚不过,要是没有这次的治水之功,纯粹是一个贪名逐利的卑鄙小人。早期为了能上位,各种钻营巴结朝中高官,包括且不限于杨溥、于谦、陈循等人。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胡濙看来沉忆辰,不过是又一个被徐有贞巴结的对象罢了。

    另外石璞母忧事件,要真跟沉忆辰没有关系的话,胡濙怀疑徐有贞大概率脱不了干系,只有他才会无所不用其极。

    “徐侍郎胜任工部尚书一职毫无疑问,他的能力要强于石璞百倍千倍。”

    “另外大宗伯要谈为人,那晚辈曾经也被这样质疑过,当时用一句话来鼓励自己,叫做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不管徐侍郎想要做什么,利大于弊即可!”

    没错,这才是沉忆辰选择徐有贞的根本原因,他要挑选的不是一个道德伟人,而是一个能在工部尚书职位上利国利民的能臣。

    想当年自己同样向王振低头,外界看来谄媚杨溥上位,堪称言官清流的公敌。

    可那又如何?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做到问心无愧四字即可!

    大明需要一位理工天才统领基础建设,秦时直道、汉时长城、隋时运河这些建造,让华夏子民世世代代受益千年。现如今在工科被视为奇技淫巧的时代,整个大明找不到第二个徐有贞,他的存在将改变世间观念。

    让读书人跟士大夫们看到,看不起的奇技淫巧同样能走上阁部大臣的位置,并且得到当朝元辅的重用。甚至沉忆辰始终默许“沉党”的发展,除了能给自己带来支持外,他还希望徐有贞的事例能影响到年轻官员,让工部的重要性跟地位得到提升。

    毫不夸张的说,未来沉忆辰的改革计划之中,工部绝对不会再成为六部末尾,至少得提升到中上阶层。

    “好一个利大于弊,看来沉宫保是心意已决了。”

    话说到这份上,胡濙感觉自己说服不了沉忆辰,对方已经下定了决心。

    “没错,并且晚辈意图不止于工部尚书一职,还有一件事情期望能得到大宗伯的配合。”

    “你还想要什么?”

    胡濙冷哼了一声,看来沉忆辰是完全没有意识自己的威胁,居然还想要得寸进尺。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