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两件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而且一定要明白一件事,位置不同,职责不同,分工也不同。身为面子,就不能去干里子的事情,会脏了自己的手。身为里子,也不能妄想成为面子,因为怎么洗,里子都是不干净的。

    合作的事情,是一条长线,不急于一时。当务之急,是解决另一件事,关于污蔑齐玄素始乱终弃的事情。

    面子要光烫,不能沾一点灰尘。流了血,里子得收着,收不住,漏到了面子上,就是天塌地陷的大事。

    面子被抹了灰,里子就得除掉一个人。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造谣容易,辟谣很难。

    这件事万幸是还未发酵就被天师压了下来,如果流传开来,无论真假,都会给齐玄素的名声造成无法挽回的打击。尤其是许多女子喜欢“共情”,秉持着一种今日我不为她说话日后我遇到类似事情也不会有人为我说话的想法,一定会不论黑白大肆声讨齐玄素。

    等到齐玄素辟谣的时候,这件事的热度已经过去,早就没人关心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齐玄素已经被打上了负心薄幸的标签,终其一生,也很难扭转。别人谈起他的时候,就是抛妻弃子云云,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前途。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那么断人仕途,又算什么?

    杀人诛心也不过如此了。

    齐玄素的恼怒可想而知。

    七娘自然要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护犊子。

    进一步来说,如果齐玄素毁了,那么她这么多年的心血、这么大的投入都打了水漂,身为守财奴的七娘就不恼怒吗?

    所以还没出正月十五,七娘就已经让人找到并控制了那个女子。

    齐玄素必须讲规矩,七娘却不讲规矩,若要讲规矩,还混什么隐秘结社。再者说了,规矩还不是人定的?又不是什么天道规则。

    七娘可以让这个女人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起半点涟漪,不过七娘没有这么做,她要顺藤摸瓜,挖出幕后之人。

    她倒要看看,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于是七娘把人带到了渤海府,安置在梧桐院中。

    这里差不多算是李青奴的私产,七娘一向一视同仁,占了齐玄素的便宜,也不会放过李青奴,经常来这里住上几天,并且安插自己的人手,逐渐把这里变成了自己的一处据点。

    按照七娘的想法,如果是李家出手,又是这种奸出妇人口的把戏,那么多半会与李天月有关,李青奴是李天月一手培养起来的接班人,应该会有所耳闻。

    可让七娘失望的是,这件事与李家没有关系。

    那总不能是张家或者姚家干的。

    不过仔细一想,还真这个可能,张家内部忌惮张月鹿,姚家内部忌惮七娘,最终把手段着落在齐玄素的身上,都是说得通的。

    如此一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于是七娘开始慢慢盘问审讯,一定要挖出这个幕后黑手。

    正当齐玄素在一志郡参与攘道志士集会的时候,七娘正歪在湘妃榻上,手里端着烟杆,装了上等烟叶,就差个捶腿的小丫鬟,完全就是老封君的做派。

    不一会儿,李青奴走了进来,带着几分还未完全散去的血腥气。

    道门内部的斗争一向残酷,谁也不能免俗,更做不得道德完人。这样的事情,七娘不会亲自动手,主要是历练一下李青奴——既然李青奴没法走道门的仕途,成不了面子,自然就只能做一个里子。

    至于那个女子,干了这种杀人诛心的事情,怎么可能全须全尾地回去?真不把七娘当心狠手辣的隐秘结社大佬啊?

    七娘没戴墨镜,抬了抬眼皮:“结果如何?”

    李青奴回答道:“我告诉她,如果她再不说,那我就只能动用搜魂之法了,这是她最后的机会,所以她最终是招了。”

    七娘坐正了身子:“每天招一点,一点一点挤,真是浪费时间,她怎么说?”

    李青奴道:“根据她的招认,他们是一个团伙,觉得天渊是个穷小子出身,没有背景,刚刚起势,还未深入接触过道门上层,眼界不宽,根基不深,不懂得一些手段,就想要借着此事逼迫天渊低头,捞上一笔。”

    七娘冷哼一声:“这种鬼话只能骗鬼,她是不是觉得我是个傻子?给脸不要脸,不必等了,立刻搜魂。”

    李青奴脸色一肃:“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