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人力资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力攻克,但很多地方,到底还是要靠着大匠所掌握的技巧!”

    “遵令!”工部这位书令史连忙回答低下头来进行记录。

    李泰对这位书令史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让白鹤便是把自己的计划书交给了这位书令史。

    至于接下来段纶愿意不愿意配合自己,就看段纶的事情了。

    当然,如果段纶愿意配合,那自己收拢民间大匠,为国储才的计划自然能直接向全国传递,如果没有,那也就只有自己占着渭水的几处码头能够进行宣传。

    不论权威性还是信息广泛性,实际上都比不上有工部支持的。

    “讲好了人力。”李泰的目光放到民部,对民部的书令史郝某,道,

    “接下来就是需要民部粮食支持,想要翻新郑白渠,到底是需要粮食的支持,民部每个月能够拨付此项项目多少的物资。”

    “民部第一年拟调度可供一万人食用的粟米和咸菜。”郝某对李泰回答道。

    “嗯,能够有一万人的粟米与咸菜也不错了!”李泰点头,然后道,

    “我需要补充几点,这次翻新郑白渠,首先要工人们分成三班倒,哪怕到了黑夜,就算是举着火把,也要把活给干起来。

    人生太漫长,我只争朝夕,没那么多功夫去浪费。”

    “但这样的话,这些参加徭役的百姓不论是大唐的还是本地的,怕都吃消不了啊!”

    贾敦颐开口说道,他的存在就是要叫停李泰一部分某些急功近利,或者不适合的命令。

    “把徭役队伍分成三班倒,每支队伍工作四个时辰,然后把用餐点分成,早中晚宵四餐。”李泰说道这里,目光看向郝某道,“你所说的一万人的粟米跟咸菜指得是两餐吧!”

    “正是!”郝某听到李泰的决断,摇头对李泰道,“越王,一日四餐的话实在太奢靡了。

    也许您不知道,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百姓,到了黑夜里面是看不见的。

    您让他们晚上进行工作,效率未必会高!”

    “你是说雀蒙眼吧!”李泰对郝某回答,接着目光看向王真儒,他掌管高陵徭役。

    “高陵的徭役没有雀蒙眼!”王真儒出面道,“这几年只要保持一日三餐,多吃些鸡鸭肝脏与鸡蛋,而且孙神仙还开了治疗的药方,所以高陵徭役已没雀蒙眼的了。”

    可以说,李淳风离开后,王真儒便是成为了高陵徭役掌握者。

    他这种最喜欢计算,又喜欢较真的家伙,最喜欢的就是无事生非的统计高陵徭役的各种数据,很多东西他并不懂得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但靠着数据他会给自己一个满意的解答。

    “就算是高陵的徭役没有雀蒙眼,但其他的异族跟百姓也是有雀蒙眼吧!”

    郝某虽然惊讶高陵的徭役居然连雀蒙眼都能解决,但还是有着自己的坚持。

    毕竟这是要让这些人干活,而黑灯瞎火什么都看不见,不可能让他们拿着工具胡乱挥啊。

    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因为高陵徭役没有雀蒙眼就这般执行啊!

    “小事!”李泰摇头道,“这又不是打战,让百姓们一边适应,一边磨合也就是了。”

    “那越王,如果真的按照您所说的一日四餐,那多出来的费用……”郝某见李泰这么说,也不在多说,而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李泰,他的意思,自然是人都看得清楚。

    “高陵来承担这一笔粮食!”李泰道,“别计较这些粮食的花销,等到郑白渠真的全面建设起来,这所带来的回报可远比这些粮食要丰富的多!”

    听到了李泰的话,在场的众人不由撇撇嘴。

    说实话,谁不知道郑白渠开发出出来获得的利益大。

    问题是,别看这里的众人几乎能够代表了整个朝廷、世家和宗室的态度。

    但让他们掏钱的话,那不论是哪一个组织都绝对是一毛不拔。

    当然,这也是人之常理,任何的东西一旦机构化,那么这组织在正常情况下会都不断趋于理性,以及不断的逐利。

    毕竟对机构来说,他们是要为整体负责,而整体除非全部都是戏精,不然很少出现整体都不理智的情形。

    当然整体有的时候会出现弱智,畢竟弱智這种东西说传染也就传染了。

    此刻众人理所当然都推给李泰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李泰从世家豪门的手上扣到了一笔不菲的物资。

    所以民部哪怕能够负担得起整个工程所需,但也是以一种表面意思意思的态度对待李泰。

    毕竟说穿了,这笔钱在李泰的手中不花掉,众人看着都眼红啊!

    而事实上,李泰的這笔钱,已经都花费的七七八八了。

    只不过更多的是建立了各种各样在郑白渠区域的厂房,郑白渠区域提供所需要的物资。

    畢竟物资这种东西,自己去外面购买,然后支付钱财,这笔钱就算是李泰也承受不了。

    但自己建造厂房,通过高陵的船支进行材料的运输,基本上自己能够解决整个工程九层以上的材料问题,剩下来的问题也能根据建设过程中的细微调整,慢慢完成全材料制霸。

    到时候,再把工匠考核的计划执行下来,那剩下来的最后就是封建时代最不值钱的人力成本,以及需要消耗的时间了,到时候就看鸿胪寺的效率怎么样了。

    反正自己闲着也是闲着的每次去长安都去催促一下鸿胪寺,想来多催促个几次,唐俭应该就能放下节操,真正的投入到暴利的劳力运输行业上了。

    这样的话,整个郑白渠工程,自己也就多多少少能够赚点小钱,脚步也能迈出关中了。

    “另外,既然是进行工程,那么肯定是会出现危险!”李泰看着刘神威说道,

    “我需要调度医舍差不多两百名医者,进入这工程中,到时候不仅混杂着异族人,还有我们大唐的百姓,人员大量无序的聚集,一不小心就会有什么疾病传播,需要尽早防治!而且修水渠的工程,本身也是会有可能出现各种意外的麻烦,也需要医疗营来治疗。”

    “我明白,等到工程开始,医舍便是会派人进驻入这个工程之中!”刘神威保证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