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医行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七品的官员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魏王若亲自去找太医令,那太医令会拒绝才怪。

    但无论怎么说,李泰的整个流程那肯定是合情合理的。

    毕竟这医行走这种自己几乎没有听过的职业,若不是自己这次亲自赈灾,需要有人与底层沟通,自己又怎么会注意到这职业。

    正如此,这职业才来得宝贵啊,不知道魏王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原本应该被底层的大户豪门,甚至就算是自己这种世家千丝万缕的基层,居然被燕王无意之间撕开了一层的缝隙。

    虽然这缝隙仅仅限于医疗,最重要得是这种人就算是当地的大户与豪门也未必有多抵制。

    毕竟就算是他们,也是需要医者治疗自身的疾病的!

    杜如晦看着李泰,而李泰却也对着杜如晦露出了一个大大笑容,仿佛什么都没觉察到。

    李泰觉得,杜如晦如果真是那历史传唱的名相,那杜如晦就必然会注意到自己医舍体系之下的医行走,打通了朝廷与基层之间的联系。

    虽然只细微的一点,但至少表明了朝廷能通过这些医行走,把自己的命令传达到基层。

    尤其是医疗之类的命令,就算当地大户与豪门,也不会因为这种事情进行抵制。

    毕竟需要动到这些医行走的时候,基本上只是瘟疫横行时,只要给这些医行走配置上一部分的府兵,那朝廷对命令的执行力,绝对高过通过大户豪门去管理基层。

    而这在救灾时,往往最重要得就是上层到基层的执行力,这就是这体系优秀的地方。

    只要这次救灾成功有了惯例,那这医行走的体系,就算是真正落实了。

    而对把医行走这个挂在医舍体系下的体系暴露出来,李泰自然是有意为之。

    道理非常简单,自己说到底走得是大势,那自己麾下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让其展现出来就成为了必然。

    否则什么东西都藏着掖着,真到自己接手,自己还需要时间去等待这东西去发展,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

    当然怀着等到想来自己接手,那就直接拿来用得想法。

    与此同时,李泰也不认为这些东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尤其是自己真跟李承乾你死我活争夺皇位时,李承乾找不到这些东西一点点蛛丝马迹。

    因为凡走过必然会有痕迹,尤其封建君主制帝国,因为帝国对于发展民生未必会投入多少的资源,但绝对愿意投入足够的资源在探寻对手的秘密,或者保证自身的安全上。

    哪怕李承乾只是皇太子,能动用的资源只是整个大唐资源的一小一部分,但只要他真找到什么东西,那李世民的目光就会投过来,到时候什么秘密都是掩盖不住了的。

    所以,李泰压根就没想过要去弄什么秘密,像这些医行走全部都在医舍里面的挂了名的,更是得到了太医院的批准,一切程序不论怎么看都是合理合法。

    事实上不仅只是医舍体系,李泰的农学社在司农寺里面有过记录,目的就是为了传播农业学府的农业知识。

    像以布匹和煤炭为主的产业,也都在工部登记过,这些企业每年都向少府监支付过分红的,在李泰理解中是税款,但同时也有了官方背书。

    而少府监当然不会拒绝,因为这本身就是执掌皇室与宗室花销的机构。

    好不容易有个来送钱的,怎么不赶紧把这件事的法理确定下来。

    当然,若自己哪天倒台了,那想吃掉这些产业的人,靠着少府监的那份名单,基本上也能把李泰的产业吃个干净。

    不过对李泰来说,这些都无所谓,毕竟要是自己没办法夺嫡成功,这些产业再多,对自己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现在,李泰想要得就是一点点的把这些体系放到明面上,不论是粮票体系,还是现在的医行走体系都要将其洗白。

    毕竟经过七八年发展,这些体系不说完全成熟,但至少已经能够拿到台面上,才能让它们更加快速发展了。

    说到底,李泰清楚自己实力是有限的,这些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让他们放到台面上,才能吸收更多资源,让这些组织得到全面成长。

    可以说,这些体系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他们就好像已经发展成一个个准备上市的公司,李泰便打算让他们上市获得更多的资源。

    只不过,正常情况下上市后自己股权会被稀释,但是要自己将来成功登上帝位,那这些稀释出来的股权,只要李泰愿意,那随时都能拿回来。

    所以,自己凭什么不把这个医行走的体系拿出来。

    而且更重要得是,相对农学社这种几乎完全触及到大户利益的体系,医行走这体系对基层的大户与豪族来说帮助更多。

    不论是出于对自家的利益,还是为了自己在当地的声望,都没阻止这东西的理由。

    毕竟自己去学医真的很辛苦,但绝对不会拒绝自己家隔壁就有个医生的。

    很快,在刘神威把这些医行走找来后,李泰第一时间便把那些府兵调度给这些医行走。

    让他们带着这些府兵,去他们原本负责的区域中,告知当地百姓如何进行预防疫病,最大限度的降低这疫病传播力度。

    没府兵,只靠这些医行走,想把朝廷的命令贯彻下去是不容易的。

    尤其在疫情蔓延时期,像既得利益的地方主义往往会在这时候抬头,难以顾全大局。

    哪怕医行者们的言语再有道理,但没足够力量,当地百姓也未必会听从医行者们哪怕是正确的命令。.c0m

    但是有了府兵作为志愿兵,能从物理层面把朝廷的命令贯彻下来,再加上医行者推行科学的防疫政策,需要注意什么,不能做什么,一一的对当地百姓讲清楚。

    百姓们还是很乐意去听的,就算那些豪门大户也都一个个乖乖的,不敢多说一个字。

    可以说,在李泰把志愿兵与医行者两者种模式交付到杜如晦手上时,杜如晦清楚感受到,整个关中疫情整治的力度,随着这一部分人力资源,很快便是得到全面控制。

    然后等到孙思邈一次次尝试出了最适合的单方后,李泰更让八百里加急,让孔雀把在洛阳药材储备的药物向郃阳运输而来,彻底把这瘟疫给镇压下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