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魏王的老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么说,自己到底是要给他面子的。

    否则自己若把事情都给办理了下去,连招呼都不给他打一下,那李泰觉得王珪肯定是打自己的小报告。

    而王珪见李泰一大早便亲自过来告知他洛阳的事务,倒笑眯眯的答应了参加。

    很快便见到卢安寿、白鹤、孔雀、任雅相、田长耕、吕才、王真儒、以及魏旭和张随全部都相继来到魏王府,而李泰则把王珪介绍给众人,众人自然是对王珪恭敬行礼。

    一行人或多或少的打量着王珪,而王珪对众人的到来没有丝毫的在意,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仿佛随时都会睡过去似的。

    李泰开口道,“诸位今日请大家过来,即是让诸位分享下各自在洛阳的心得体会。

    同时也是我对洛阳的规划有了第一步计划,请诸一起过来把这计划填充起来!”

    李泰说着,便让白鹤把这一份已经计划书抄写了十多份,每人手上都有一份。

    甚至还有一份多出来送到了王珪手上时,王珪脸上都出现了一抹意外。

    见到手中计划书,王珪对李泰笑了笑,便低头看了起来,不见刚才的疲态。

    “《炭米油盐酱醋茶》”看着这个计划书,在场众人脸上不由带着几分迷茫?

    “是的洛阳发展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完成炭米油盐酱醋茶这几项百姓的基础生活物资。

    我需要洛阳每个坊市都必须驻入这样的供销社,能让底层百姓能消费得起这七样东西!”

    李泰坚定道,“这将会是我们今年明年甚至更久时间,需要坚持的任务。

    基本上如果这些基础设施没有弄好,那洛阳就算有再多人来,最终还是会流逝的!”新笔趣阁

    在武周定都洛阳之前,长安人口是洛阳的数倍之多,都到了长安的环境难以承受的地步。

    但长安的百姓也没有谁想要过来洛阳这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洛阳这边的基础设施,以及一些基础的生活资料有些跟不上。

    所以李泰打算把洛阳发展成百万人口的城市,那洛阳的基础设施也必须要跟上,而除了道路以外,这七样东西是必须的!

    “炭米盐酱醋茶,这几样倒是好说,我等明白魏王您已经有所布局。”

    这时候的吕才开口,“但油呢?我们可否有大量的油,来平抑物价?”

    因为李泰从一开始就一手打造出来的产业,对李泰来说炭火,粮食,食盐和茶叶想要获得并不难获得,至于酱料与醋,酱料基本上有大豆就有酱料,而醋则是基本上能酿酒就能酿醋,所以李泰执行这条政策,真正困难的地方在于油上。

    “嗯,首先我已找到了花生,让农学院去实现规模化种植,这东西很能产油,完成了规模化生产,那以后的油料就稳定了!”李泰看着众人道。

    说实话,李泰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够弄到花生。

    一直以来李泰都认为这东西要等到明朝时,才会从美洲那边传到华夏来。

    但没想到,袁客师回来时,带回来的南方的种子里面就有这种花生种子,便尝试着在农民学府进行种植,势头还不错,明年再种子一波,应该就能够进行全面的规模化种植了。

    所以李泰这话倒也不全是猜测,多少有点把握的。

    当然,李泰不知道的是1958年的浙江吴兴钱山洋原始社会遗址中,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测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100年。

    1961年,江西修水县山背地区原始社会遗址中再次发掘出炭化花生种子。

    此外广西、云南、江西等地也曾报告过于花生形态极为相似的野生植物。

    尤其是2007年经西安文保中心专家确认,距今2100年前的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农作物里,已经出现了花生。

    所以花生就是华夏本地产物,只不过这东西都是生长在南方地区,而且果实在土里面,也许偶有当地人当做零食去吃,但能把这种东西拿过去榨油的那是真没有。

    所以,李泰见到也挺意外的,还好农业学府从建立起来就有收集稀奇古怪种子的爱好。

    毕竟对华夏人来说,种植出来的东西就算是不能入口,但也能够入药,且先种植出来试试也就好了,而李泰既然上辈子见过的,那就直接拿出来研究它的发展方向。

    听到李泰这般的话语,在场众人相互的对视了一眼,觉得在农业上听魏王的判断应该不会有什么错,但众人又没见到过花生榨油所能够到达的产量,倒也不好直接下定论。

    倒是吕才继续道,“但种植花生之事情远水解不了近渴,魏王可有什么好的补充办法?”

    “养猪吧!”李泰很认真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啊?”众人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愕然,没想到李泰会提出这么个建议来。

    但李泰道,“我们需要给洛阳提供稳定肉食,所以在洛阳周边除了开家禽产业以外,我还会增加牲畜比如猪这种产业,从而让猪肉供应给洛阳。

    百姓们若是需要油水,自己弄些肥肉去熬油也就是了!”

    “但魏王您曾经说过,养殖产业的上限是由他们的饲料决定的。我们那里来得那么多饲料来给它们去吃!”

    吕才到底是基础扎实,却是很快抓住了其中的缺陷。

    “如果是长安的话,我真没有办法!”李泰从容一笑,道,

    “但洛阳北至幽州,南到余杭,我不说让别人运输些粮食过来买卖,我只是不断的收糠麸来给猪吃,相信北至幽州,南至杭州,终归是有人愿意做这个生意的吧!”

    “从幽州或者余杭收购糠麸来洛阳喂牲口!?”众人听到李泰的话,顿时有几分震耳欲聋,说实话这种操作莫说做过,就算想都没想过啊!

    就算一直在旁边听着的王珪,却也眼前一亮,很是郑重的思索起来。

    而李泰继续道,“我们现在不是在长安了,现在在洛阳。自古以来陆运成本是水运的二十倍,所以很多看起来在长安不可思议的事,但在洛阳却能实现。

    因为这里靠大运河勾连华夏南北,我们要把华夏当做一个整体去考虑布局!”

    82中文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