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学府兵的未来方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这些空余出来的负重,就个人来说的确是出现空余,但当他们联手操作各种战争机械时,平常士卒都十分吃力推动战争机械,对他们来说能够轻易的搬动了!

    这一刻,随着薛仁贵带着这一支学府兵上场,薛仁贵一声令下。

    他们在众目睽睽下,一个个抬着冲车,以步兵冲击的速度,直接把冲车头车等攻城器械抬到高句丽的城墙

    这迅捷的攻城武器推进速度,不仅看呆了唐军自己人,就算是城墙上的高大石都看傻了!

    等到高句丽士卒想反击时却发现像弩车,投石器之类的工程工具因为角度问题很勉强。

    至于箭失,甚至是破甲弓弩,面对着一百斤重的双手大盾也没多少用处。

    真正有用的,还是落石这种直接向下砸的朴实攻击,又或者金汤这种不至死,但相当令人恶心的负面攻击,但这已经阻止不了学府军,用攻城武器娴熟的进攻城墙了。

    城墙中哪个点最是薄弱,攻城武器哪一个角度杀伤力最大,以及士卒本身对攻城武器当前状态的准确评估,甚至还准备了一部分可以替换的零件。

    可以说,学府兵们在使用刀枪剑戟这种简单武器时,工具天赋的熔炼只能够算让他们能发挥出正常一天赋战部应该发挥出来的战斗力,算一定程度的补强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在进入到攻城战,在他们开始操作各种复杂的攻城武器时,工具掌握这个天赋开始全面发挥,这让学府兵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变得截然不同,他们操作攻城器械更加有效率。

    是的,效率!

    其他的士卒操作攻城器械靠得是经验,但学府兵们却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

    这种教育在双方拿着比较简单功能的武器时,顶多只强化一下学府兵的组织力。

    所以让学府兵能够很容易掌握军团天赋,但更进一步的人与人之间的厮杀,却看不出他们的优秀所在。

    但在武器变得复杂,尤其是需要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共同操作的攻城器械时,学府兵读过书,钻研过度量衡,尤其是小学水准的教育能让他们操作时效率上碾压其他的士卒。

    他们读过书而当兵所带来的益处才真正的体现出来。

    一就是在集体的协力操作上,他们完成的比任何一支攻城部队来得更加优秀。

    第二就是标准化上,因为李泰对他们的教育,已经周围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们对标准化的追求几乎是铭刻在了他们的骨髓中,这让他们在上战场前,会本能的对易损坏的部分多准备些预备零件,能帮助他们哪怕在战场上也能随时更换相应的零件。

    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台下功夫的准备,这让薛仁贵所率领的学府兵在攻城时显得格外强。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真正把各种攻城武器的极限发挥了出来。

    而不像其他攻城部队,他们更多是经过重重联手后,勉强发挥出攻城武器差不多六七成效果。

    而高大石也显然没想到,大唐居然还有这么支特别会攻城的军队。

    等到应对时却发现自己根本就应对不了,在冲车几乎极限发挥的情况下,没足够的人顶在城门下,整个大门直接便被学府兵所操作的冲车给直接的撞击开了。

    “城门破了,大家跟我杀!”薛仁贵看到了城门已经撞破,倒也没有任何的迟疑,马上便带着士卒们冲杀了进去,整个辽东城的彻底占领,也就只是剩下了时间问题了。

    “薛卿果然是福将啊!”李世民拿着望远镜看着薛仁贵带着学府兵一上,便攻克了辽东城,心中也相当欣喜,看着薛仁贵的目光到底是越看越是欣赏了几分。

    李世民把望远镜放下,目光落到李泰身上,开口道:

    “薛卿熔炼的那个天赋是你基于掌握弄出来的,是专门为了攻城武器准备的?”

    “真不是!”李泰连忙摇摇头,自己这么爱好和平,怎么会干这种事,连忙说道,

    “主要是为了方便士卒退伍后,就算回归到了地方也能够有一技之长。

    种地什么也能尽快熟悉工具,实在不行去干徭役搬砖,借助工具也能搬砖到五六十岁。

    毕竟正常士卒能当上将军的寥寥无几,封爵更是少数,百夫长便是他们职务的尽头,所以总归要给士卒们安排好后路!”

    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沉默了,话题直接就被李泰给终结了。

    李世民总感觉青雀这人特矛盾,像各种为了战争准备的器械那真的是不要钱的弄。

    但李泰本身又仿佛并不是很喜欢打战,甚至在李泰的眼中,士卒本身的重要性居然比他们身上这一身不知道几百贯的豪华装备都要来得重要,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要知道,李泰都亲自带过兵了,难道不知道慈不掌兵的道理吗?难道不知道士卒在战场上就是消耗品!

    而且根据李泰的人口理论,大唐未来很可能会因为人口问题,而导致局势出现动荡。

    这样的话,每次战争都会一定程度的削减人口,甚至从其他国家掠夺过来的资源,更能让大唐国运得到延续。

    但即使如此,在李泰看来,人本身的重要性还是最重要的。

    李世民有点怀疑李靖对于李泰名将的评价,但转念想了一想,李泰能够这般的仁心,也许成为不了名帅,但却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唐继承者。

    毕竟仁本身就是一名领导人相当难做到的品质啊,想到这里李世民倒也不强求扭曲青雀的观念了。

    李世民从容的跟李泰道,“等到辽东城里面的溃兵清剿结束,你跟我一起进辽东城!”

    “遵命!”李泰对着李世民恭敬的回答道,看着李世民没有什么动怒,李泰的目光却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

    “看起来现在的攻城武器对于学府兵来说有些轻了,全钢制的怎么样?按照坦克的标准,给他们弄出来一个让他们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试一试?”

    李泰在心中不由盘算着,与之相比辽东城破,倒是小事情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