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水牛教授的传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部染色体的成体细胞的细胞核。

    那么,不需要受精,它也补足了所有的染色体,可以发育为正常的胚胎。

    这就是克隆体。

    这种成熟细胞核+卵细胞的技术,也被称之为克隆技术,广泛用于各种克隆动物。

    不过他们不需要将猪真正地克隆出来,只是将卵细胞发育成一个囊胚,观察基因改造过的猪胚胎的身体发育情况。

    大概数周时间,观察结束后,就会将猪胚胎直接销毁。

    一方面是研究猪胎儿发育过程中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另一方面则是看猪能不能正常发育,基因敲除或者引入人源化基因后,会不会有什么畸形或突变。

    这样就能为后续构建某一基因改造的猪模型奠定实验基础,并为将来在猪体内再生人源化器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整个过程记录下来,经过适当的语言修饰,就能水出一篇不错的论文。

    事实上,这并不算真正的水论文。

    起码学生们都做了实验,提供了真实的实验数据。

    对异种器官移植未来的研究,也很有帮助。

    只是都是单一基因组的实验,又受限于他们的水平,没有对背后的原理进行深入探讨,也没有建立更加复杂的多基因组模型。

    所以显得水平比较一般,看起来有点水。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论文发表得实在太多了。

    当然,那些难度较大,比较复杂的研究,就属于黄勤的工作了,只不过他需要更多的基础实验数据,才能进行下一步。

    之前的8篇论文,由于每个人名下只有一篇,看起来还不算多么显眼。

    但是,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究,每个人的论文开始井喷。

    足足30多篇论文,如同雪片一般飞向了四面八方。

    很快通过了审核,开始在各大期刊上正式发表。

    其中一半都发在了新手专用的三区期刊上,影响因子只有零点几,基本没啥人看。

    只有一些发表在2区期刊的论文,影响因子在1-5之间,能引发一些关注,可能会被引用,但也仅此而已。

    不过,黄勤后续的研究,却都是建立在这些看起来很水很基础的论文之上的,甚至要做大量的引用。

    这些‘水’论文就如一块块不起眼的砖石一样,撑起他研究的高楼大厦。

    而他的研究,对国内才刚起步的异种器官移植领域来说,非常地具有开创性,属于绝对的国际领先水平。

    当然,具体能到达哪一步,这要看他最终的成果。

    如果只是把基因改造猪的器官移植到狒狒上,这种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不少,存活率也比较高。

    在国内研究的机构不说没有,却也非常罕见,寥寥无几。

    光是这方面有所突破,就已经足够带飞杜彪,评上一个杰青了。

    主要因为研究这块的人太少,没人占坑,杜彪只要稍微有点成果,就能占上一个坑。

    如果能进一步研究透彻,改造出对人体彻底无害的猪器官,也不失宗师之位,算是本领域的领军人物。

    如果能证实基因改造猪的器官在人体的可用性,哪怕是体外透析成功,或者体内移植存活一段时间,也堪称伟大的创新,属于开宗立派的大人物,绝对院士有望。

    至于结合干细胞研究,真正研究出猪心人肾,再将人肾移植给病人,使病人存活下来。

    那绝对是器官移植的二次革命,本领域开天辟地,堪称祖师爷的存在了。

    拳打中科院,脚踢诺贝尔,也不过如此。

    走到学术会议上,院士上赶着称兄道弟,长江学者敬酒拎包,杰青直接磕头拜师。

    没办法,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就是如此豪横,流淌着奶和蜜,急需天才去开疆拓土,回报自然也格外丰厚。

    若是夕阳红的科研领域,到处都是填满的萝卜坑,大道之巅都有数位院士镇守,只给自家后辈留几个小坑,后来人自然没有什么上升的通道了。

    ******

    与此同时,国内知名社交平台,逼乎。

    一个问题突然冒了出来,并引发大量关注,很快冲上了热榜。

    《如何看待姑苏大学的杜彪教授半年时间发表40多篇SCI论文?》

    “近日来,我发现了一位奇葩教授,就是姑苏大学的杜彪副教授,他半年发了40多篇论文,全都挂的通讯作者,虽然第一作者都是别人,但很明显他参与很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怎么看?”

    下面评论众说纷纭,一水的愤慨和讥讽。

    “这就是传说中的水牛大佬?为什么专门发这种二三区的低质量雷同论文?”

    “平均4天半发表一篇论文?科研灌水何时休?”

    “你们不知道吗?生化环材就是这么容易水论文啊,呵呵。”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个教授还不错吗?起码他没有抢夺学生的研究成果吧。”

    “只是挂名通讯作者,很正常啊,说不定他收了20多个学生,每人水两篇论文怎么了?搞科研还不让水了?科研狗气抖冷。”

    “看来杜教授的学生,毕业论文的压力都很大啊。”

    “我把这位杜教授挂名的论文都翻出来了,全是关于基因改造猪细胞模型的研究,一个基因就能水一篇,简直水得丧心病狂。”

    “堪比往石墨烯加鸡屎,证实它能导电的灌水大法了。”

    “你们可别污蔑杜教授,这位可是有心要冲击杰青的。”

    “不是吧,靠水之大道冲击杰青?你咋不说他要冲击院士呢?”

    “如果这样的人能评上杰青,我国科研真心没救了。”

    “不想一个个搜了,恶心,他发表这么多论文,版面费就花了几十万吧,真够有钱的,这些钱到底是谁在买单?”

    “姑苏大学好歹也是个211,里面的教授都是这种货色吗?”

    “我真想当面问一下他是如何培养出这么多骗子学生,拿到这么多国家项目科研经费的?”

    “一个科研人员也该有社会责任感,要做对社会更有意义的事,从这些论文标题里,我看不出他有做多么深入的研究,有着怎样的前瞻性,全是毫无意义的灌水,浪费国家的钱财,在投机取巧!”

    “霍霍,这个话题这么火了,学术大水车到底能否逍遥学术界,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国外也有教授一年发100多篇,哦,水100多篇论文,这有啥稀奇的,全世界学术界屁股都不咋干净,咱大哥别说二哥。”

    “我说大家别骂了,你们骂是骂爽了,学生们毕业没论文怎么办?”

    “大家都是科研狗,你也不想毕业卡在论文上吧?”

    “就是,研究生写论文也不过是为了达到毕业标准罢了,你能指望他们发表什么级别的期刊?《自然》?《细胞》?还是《生命》?”

    “只要这个要求不变,研究生写论文就会一直水下去,这就是国内的科研现状。”

    “有能耐去八那些院士和长江大佬,做得比杜彪过分的有的是,天天盯着个为学生着想的青年教师八,捡软柿子捏有意思吗?”

    ……

    网上热议不休,杜彪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从另一个角度火了一把,成为网络上的知名‘水牛’教授。

    网友们对他的看法堪称两极分化,科研圈的觉得能让学生水论文的,毫无疑问是个好导师,一些考研学子颇为意动,甚至有了报他研究生的想法。

    圈外人则是骂声一片,都在喷他浪费纳税人的钱,乱花国家科研经费。

    这样的热度,甚至连卢院长都惊动了。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