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命由天定,运由己作,眼看那大幕拉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此现在要等候的,不过是叫这阵风儿,刮的更强一些罢了。”

    “至于赵无穆...”

    这位老人眸中闪过算计:

    “若有必要,他可作为弃子,倒也无妨。”

    ...

    灿烂的朝阳洒下。

    又过一段岁月,赵氏王城,风起云涌。

    武王雍的离逝,叫这个平静不到两载的国度,再度起了天大的波澜。

    当执政的三巨头,上将军赵五灵、大司马虞襄,以及那位王的血裔无穆君,共同举国悼念之后,立刻便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神血之王的离世!

    这莫说是对赵,哪怕是对于当今天下九州来言,都是一个足以震撼人心的大事!

    自数千年前,周代天命,以分封诸国之后。

    最终戴上王冕,从杀伐与血中走出的神血之王,除却了那位强横至极,欲冲击天堑的晋主外。

    无一例外,都是活过了数千年的时光。

    但,

    今朝,竟有一人,率先离逝。

    这也正昭示着,哪怕继承了‘神圣’的血,他们也未必拥有诸如神圣一般的,永恒不灭的寿命。

    除了这则可能引起其他诸王,乃至于那位周天子注意的消息外。

    便是...赵王的继位人选。

    本以为就将是波澜无惊,由武王赵雍的血裔无穆君即位,可令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意外,发生了。

    ...

    太平书院内。

    卧房之中,季秋从修行状态睁开了双眼。

    在他盘膝而坐的席位前,摆放着两尊一丈余长的硕大古鼎,其上分别铭刻着‘豫’与‘雍’。.CoM

    这便是如今,季秋执掌的两座九鼎。

    其中,豫州鼎随着玄商的没落,早已沉寂多年,季秋祭炼之后,虽也有气运加身的功效,但并不能从中得到多少修行道行的提升。

    不过被已经陨落的赵王执掌的雍王鼎,就不仅仅只是如此了。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修行。

    季秋以补天道体,再加上玄商王血的祭炼,将这座雍州鼎的气数反哺自身,成功将本来方才凝结,略有虚浮的法相,彻底凝实,并且前进了一大步。

    这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换算成时间来计算的话。

    那就是,季秋这一步迈出,就好比方才突破的法相真君,足足多出了几百年的道行一样!

    而且,还是要有机缘,有感悟的修行,不然终究也不过是原地打转,徒劳无功。

    所以才言,这玄商时代铸造的九鼎,就是季秋此世攀登至巅峰的机缘!

    按照眼下的进展。

    只需要再次祭炼一尊气运之鼎,他便能够有机会达到法相中期的境界。

    如此程度的进步,哪怕是放在元天界东荒八百道域内,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纵使是古老道统,现世圣地的那些个大能人物。

    若与如今的季秋相比。

    都是差之远矣!

    “按照这般进展,若是真能横推九州,聚拢七国之鼎,我未必不能于此世之中...一窥元神奥妙!”

    “而且,每得一尊九鼎,其中的气运庇佑之力,便是越发强大,如今此二鼎交融相合,所化作的山河圣鼎,已是超出了普通的道兵。”

    “按照当时与赵武王雍的厮杀来看,他那柄战矛再次钉杀而来,可未必还能将我身躯打爆,需要触发万劫不磨身的特性,才能恢复如初。”

    “所以说,我...又变强了。”

    修行完毕,从打坐之中起身,季秋目光闪烁。

    随后,只见他袖袍一挥,便使得两尊大鼎,缓缓交融在了一起,化作了一尊铭刻二州山水,有飞禽走兽添为点缀,正覆盖朦胧辉光的青铜古鼎!

    这便是季秋当时在朝歌,从玄商王口中所闻,由得九鼎合成,才能显化的山河圣鼎。

    如今虽是残缺,但也比一般的道兵所属,都要强盛了。

    杀伐斗法,可以用太阿剑;护持大道,可以用山河鼎。

    到了现在,才真正能称得上一句,大势成矣!

    算算时候,也差不多了。

    只要待到季秋确定,秦政足以堪为大用,在这赵氏成功登位。

    那么他的‘元神’大计,便能彻底展开。

    姜齐之主、魏巫王、西秦之主、南楚王...

    还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周天子!

    此时仗剑,他已是真正有资格,正面挑战这些屹立了数千年不倒的古老王者!

    然后,踩踏在他们的尸骨之上,铸成自己的大道!

    小院里。

    坐在抽了嫩芽儿的柳树下,玄微两只小腿一晃一晃,于石凳之上吹着微风,捧起一册不久前,由赵国王城某位不知名的小说家大才,就赵武王落幕一事,特此编撰而成的《武王祭典》,正津津有味的翻阅着。

    着作这本书的家伙,显然极为推崇季秋,若不是书名是武王祭典,只看那大篇幅的描写,不知道的还以为主角是那来自稷下的大贤。

    经过前阵子满城风雨,赵武王雍落幕的来龙去脉,自然瞒不下去,虽说其中细节不可能透漏,但参与那战争祭典的人选,却也大都为人所知。

    可即使不知道其中细节,但有些文人的笔墨,也向来是添油加醋的。

    当然。

    令那名小说家不知道的是。

    也许,他所描写的东西,有可能真是现实呢。

    走出院子,看了眼聚精会神,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赤发姑娘,季秋无奈收回目光,也没了说教的心思,不再继续注意。

    因为他今日,还有别的事情要去做。

    三个多月前。

    秦政与这赵氏的大司马虞襄,商议了一些事宜。

    紧接着,就在当夜过后。

    王城之中的风向,几乎是一夜之间便发生了变化,其中大司马虞襄对于无穆君登临王位,直接表露出了异议。

    不仅如此,执掌军务的上将军赵五灵,更是反对了无穆君继承王位的要求。

    这两位巨头一齐反对,一时间那些上卿与贵胃,也好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于是开始了作壁上观。

    毕竟...‘黑夜之变’历历在目,这可都是有着前科的。

    上卿虽强,但在这些个动辄打塌巨城,拳可开山的古老巨头面前,到底还是有些不够看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哪怕赵无穆派系一力反对,但由他继承王位的相关事宜,也还是被暂且拖了下来。

    这种诡异的平衡在维系着。

    同时,也有一位宣称是得到了赵武王雍正统的少年,以一介质子的身份,走入了王城诸多权贵的视角。

    蛰伏了十几年的怯弱与寡言,好像在那一刻,从他的身上彻底褪去。

    当那个少年宣称,自己要以合理的方式,继承赵王之位时。

    面对铺天盖地的嗤之以鼻以及嗤笑。

    他没有还以言语。

    只是用着属于自己的方式,以及赵土的习俗,手中执剑,在短时间内,连挑了七尊当面对他表露不屑的上卿,向着偌大王城表明了——

    他,有资格继承那座王位!

    一时间,反转来的猝不及防。

    尤其是高潮还未就此落幕,不过三月有余时间,他竟然趁着余波,还宣称要站在最高的祭台之上,向着赵无穆发起决定王储的一战时,整个王城,皆是因此而沸腾!

    哪怕,他背后隐约有着大司马与上将军的支持,但在有些人眼里,这场决定胜败的一战,还是有些太过闹剧了些。

    但到底能不能行。

    总得要当事人真正试过,才能知道。

    这场精彩纷呈的闹剧,于今日就将开幕。

    至于究竟谁才能笑到最后...

    尚未可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