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荀彧总是有办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怎么会......”

    看着纪灵衣衫褴褛地跪在大殿前,身上不时还有血迹冒出,袁术摊坐在地仍不可置信。

    “我有天命啊,怎会败?”

    袁术两眼翻白,兀自呢喃。

    前方战场有消息传来,本以为是大胜,便可趁此战之威将玉玺天命公之于天下,然后登上那贵不可言之位。

    结果,三万人出征,就回来不足两百人?

    不对,加上豫州先前招降的匪兵,黄巾,那就是十几万人。

    十几万人一败涂地!

    就算十几万头猪,也得杀上好些天吧!

    “到底怎么回事!”

    袁术想着想着,顿时勃然大怒,将玉玺重重敲在案牍上,发出爆裂的炸声。

    左右宿卫见状,低头不敢言语,生怕惹了不快。

    而纪灵,满脸苦涩,颤颤巍巍抱拳道:“是曹军,荀潇率虎豹骑......”

    哦,是他啊。

    袁术意兴阑珊,又一屁股坐下。

    上次被狂追八百里的梦魇,再次袭来,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荀潇用兵,当真如鬼神也!

    只是,越想越气。

    怎么又是他!

    怎么老是他!

    难道此子就是我一生之克星?

    自远走洛阳在九江一代收拢数万人后,两次大战,均是惨败,均是败在荀潇手里。

    袁术心里越发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

    有文伯在,北伐怕是不能成功了。

    他不甘心。

    “就算是荀潇,你有十万人人啊,怎会惨败?”

    纪灵早知主公定然恼怒,也从未想过隐瞒,便将整个战局缓缓道出,从双方驻扎对峙到最后士兵抢夺粮草失控。

    当然,荀潇因此战养虎豹骑的势,纪灵是不知道了......

    不然,袁术听了定然是要气吐血。

    “为何一开始不战?你可是有十余万大军啊!”

    “荀潇有多少人,那曹操的虎豹骑再是精锐,能挡住数十万人的冲锋?”

    豫州一代,颍水附近是一块大平原,四周并无山丘沟壑,虽有利骑兵冲锋,但数十万也能展开阵型,彻底发挥人数优势。

    结果拖着,拖没了吧?

    你纪灵是猛将,能跟他比谋略么,就谋不了,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如若是我有数十万大军,定然见面就冲锋,一雪前耻!”

    袁术抱着玉玺,下了台阶,指着纪灵破口大骂,骂得他连连点头。

    “自是不如主公。”

    纪灵低头叹道。

    舒服了。

    袁术微微抬了抬下巴,颇为自得,“话虽如此......”

    “报!”

    这时,传令兵匆匆闯进大殿,急切道:“有大军来袭,不时就要到城下。”

    “是谁!”

    “好像大旗上写着曹。”

    “难道是荀潇追过来了?还有多远?”

    纪灵一愣,连忙起身向外探了探,见马蹄声还远了,稍微放心了些。

    “什么,他竟然追到寿春来了?”

    袁术人都傻眼了,惊得玉玺差点掉落在地,连忙去接,混乱至极。

    我刚才也就说说,何必呢?

    大胜一场,不回兖州找曹操邀功,追过来干嘛?

    袁术就很头疼。

    我琢磨着也没得罪你啊,倒是你一直在得罪我!

    多大仇啊!

    袁术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到,荀潇或者曹操跟自己到底哪来的仇。

    就算我北伐吧,也就蹭一蹭,又没进去!

    真是过分。

    “主公,如今城中还有数万兵马,加上城中百姓将军数十万,请主公为末将报仇!”

    纪灵大喜,双手抱拳跪道。

    还报仇!

    袁术嘴角抽了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关城门,死守!”

    ......

    寿春城外,荀潇等人于十里外,再次驻扎。

    很快,营寨扎起,万余虎豹骑派出几只分队在四处探查,剩余部队便留在中军操练。

    俘虏的数万黄巾兵,也带了过来,一個个接受审查招降。

    “哈哈,都到了家门口了,袁术这缩头乌龟都不敢还手。”

    再次驻扎等待,心境已经截然不同,曹纯单枪匹马去城门口显摆了一番,见到袁军只是疯狂加固城池,修建防御工事,回来后很是得意。

    之前是未战,心里焦急,现在功劳在手,自是心安。

    我不动便看着袁术忙前忙后,就很有欺负人的快感。

    “估计一时不会出来,子和且安心练兵。”

    “俘虏数万人,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带回去安排屯田。”

    荀潇交代了几句后,便又恢复了安逸的日子。

    行军在外,杂事缠身,心有不安。

    实则非事之乱,心乱而已,倒是可以炼心。

    曹纯自然欢喜,从那日之后,便不时带数千人去城门口炫耀一番,破口大骂袁术。

    果然,袁术气得半死,也不肯出城门一步。

    虎豹骑哪里有过如此威风的时候,众人顿时觉得,四世三公袁公路,好像也不过如此。

    这不,我们骂他都不还嘴的。

    岂不是,我也可以?

    顿时,虎豹骑心里发生了些变化,士气大涨。

    曹纯也是后知后觉:“原来文伯是借袁术四世三公的名气给虎豹骑养威势啊!”

    这是要榨干袁术不成?

    太惨了。

    然而,想明白其中关键的曹纯,非但没有同情,还加大了力度。

    以往只是隔一天来一次,后来就将一万人分成几队,早晚来一次。

    还两班倒了.....

    ......

    河内。

    董昭于书房内冥思苦想,有些犹豫,书房阴暗的角落里,一个黑影若隐若现。

    “查明确是曹操的人?”

    前段时间收到董访的家书之后,他便收回了一部分探子,在城中打探消息,也去打探曹操的动向。

    曹操已经回了兖州,荀彧似乎要要是进言,经常出入曹府。

    具体何事倒是不知,曹府守卫森严,探子进不去。.CoM

    然后,便又在城中发现了可疑之人,妄图穿过河内。

    张杨已经下令关城,不许百姓进出,那人刚好被抓个正着,收到了监牢。

    董昭在城中经营也有段时间,很快就打探到了,那人疑似曹操派来。

    曹操此时在令荀潇抽袁术,兖州刚刚经受张邈之乱,定然不会两线作战,意图拿下河内。

    那暗中派人又是为何?

    董昭认为其中定然有联系,他好像要抓到了一条脉络。

    天子东归!

    他忽然想起,董访在信中提起荀潇时,说过一句。

    当今天下大事,也就这一件了!

    荀彧经常出入曹府,怕不是劝曹操逢迎天子?

    曹操看上去毫无波动,瞒过了所有人,其实暗中已经在做准备。

    在河内被抓之人,很可能就是要去洛阳面见天子的。

    曹操要逢迎天子!

    那一切就都能说通了。

    董昭之前也曾劝过张杨,天子东归,应当献礼拜见,自然很快想通。

    自己能想到,荀彧定能想到。

    只是,现在该如何做呢?

    董访的信动摇了他的想法,董昭确实准备投奔曹操,只是没找到好的机会。

    于是想等个功劳。

    如今机会来了,若是将人放出去,曹操和天子取得联系,日后要是知道自己帮忙,定然有赏。

    只是,这就得罪了张杨。

    先前离开袁绍,是因为袁绍有杀心,但是张杨对他还是不错。

    董昭并非不忠之人,此时便有些犹豫。

    “最近张将军可见了哪些人?”

    他忽然又想到。

    “前段时间,好像冀州来使。”

    冀州,袁绍!

    是了,定然是袁绍的意思,不让张杨为何突然关了城门。

    袁绍和曹操……

    董昭一手扶额,一手慢慢敲着案牍,脑海中谋略快速闪过。

    天子东归,看似一切平静,实则已经暗潮涌动。

    袁绍威名已久,曹操异军突起,如今实力皆是其余诸侯不能争锋,也就他二人有逢迎天子的实力和理由。

    不能让袁绍计成!

    董昭于情于理,都不想看到袁绍成事,不然天下之大,哪里有自己的容身之所。

    要帮曹操,是为投名状!

    然而,如今张杨心向袁绍,自己私自放人,势必结仇,他念及张杨有恩,不愿如此。

    “张将军想投靠袁绍,却被吊着,想必也有不快,倒是可以劝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