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把典韦借来啊!这个我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夫人,今夜君侯说先去军营。”

    “好,明天做莲子羹等他回来,我先去睡了,方才有些劳累。”

    甘梅倚靠在栏杆上,温柔的笑了笑,然后起身回房去了。

    荀潇出来了府邸,整个人都飘飘然,大脑放空还在回味着什么。

    “君侯,咱们现在去哪?真去军营?”

    “叫上子龙,去貂蝉那里看看。”

    当初荀潇可是把自己的种子给了貂蝉。

    并且研究一番之后,等她将种子撒播到疏松透气,足够湿润的土壤当中。

    又在定植之前施足一定的肥料,然后狠狠浇透水,再覆盖上一层薄膜。

    等种子发出芽以后再把幼苗移植到田中养护。

    这些过程,不光是荀潇叫人看,子龙也在关注,并且给予了足够多的人力为奴籍仆役,供貂蝉驱使。

    应该有所成就,等有了足够的材料,就可以生产一波新的军备。

    这些军备,又可以足够让死士营的将士过冬,虽然火盆和柴禾也能够取暖,但说到保暖,那棉衣肯定是首屈一指的。

    不多时,在许都之外的山村小道上,荀潇死士营的身影出现,让劳作的百姓们登时兴奋期待了起来。

    “君侯的战马啊。”

    “今年咱们收成不错,这东西看起来似乎很饱满,整整的一片田野。”

    “虽然不知道用来做什么,但这么多的量肯定能让他满意。”

    “咱们这位君侯,据说是这次迎天子回来的功臣,大汉的英雄也。”

    “荀氏三杰之一嘛,我老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号,咱们能有这么好的差事,也是君侯给的,这些东西种植出来迟早是会有用的。”

    “来来来,都把手里的活儿放下来,咱们去接君侯了!”

    山村之上,环山而居,田野在数个层级共有几十亩,产量极多。

    荀潇的运气不错,这些种子算是活了,他本来还以为会浪费掉,毕竟寻找合适的土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多时,貂蝉来迎荀潇,远远地穿着浓农妇的褐色袍裙,脸色有些汗珠,因为刚刚下地回来,所以脸色红扑扑的。

    身后跟着七八個同样着装的婢女,但是气度比起她来根本是天差地别。

    貂蝉即便是不靠华贵的衣装,头顶上只是一根木制的草标,但是双眸依旧还有亮色,肤白貌美。

    身材婀娜多姿,摇曳而来,一举一动如湖面水波荡漾,急缓有度。

    “妾身见过君侯,恭喜君侯屡立大功。”

    “好,别来无恙。”

    荀潇笑着点了点头,这一次见到貂蝉好像又不一样了,她更加纯朴,也更加专心致志。

    并且在这个村落之内,好似聚集了更多流民与妇人。

    大多都是逃难来此,而有了差事之后,都知道只要专心做事,就可以富裕下去。

    本来整个山村之内还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可是当天子归来的消息传到此地时,每个人都知道好日子要来了。

    “妾身盼君侯久矣,如今许村之内聚集的人已经越发的多了,需要君侯再安排一番。”

    貂蝉轻言而语,转身又回了马车之内。

    荀潇自然是没想到这个状况的,这个山村,一直没有命名,实际上只是一个百姓居住的集落,所以貂蝉一直叫许村。

    刚好就在许县的旁边,现在许县改为许都,或者叫做许昌,这许村的名字自然也需得下诏书而更名。

    日后人口再增多,还可能会扩建城池,成一新县之地,只要有人口聚集,以数年之功可起城墙。

    荀潇顿时愣了一下,环顾四周之后,的确看到了乌泱乌泱的百姓汇聚而来。

    其中不少都是脚上有泥土的农夫。

    还有些是妇女。

    “唉哟,没想到这里已经这么繁华了。”

    荀潇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赵云在旁笑道:“不错,在春日之时就已经有人汇聚于此,之后闹过一些流寇,但都已经被平定了。”

    “久而久之,这座许村里面我组建了乡勇,如今有三四百人,虽然没有精良的军备,但是却也有木制铁矛在手。”

    “噢……原来如此。”

    荀潇露出了笑意。

    跟随在貂蝉的马车之后,去了山村之上的别院。

    别院之中,荀潇下了马之后,跟随貂蝉进了内院,典韦、赵云等人则是在院落之外等候。

    “君侯。”

    一到内屋,貂蝉当即匍匐在地,神情忽然激动。

    如此大礼,荀潇受也受得,但是他下意识的还是觉得得扶起来。

    “君侯莫动,此大礼,貂蝉该予,妾身本是贱妾,而且乃是该死之人,温侯战败,我命运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曹公将贱妾给了君侯,本以为一辈子唯有叫苦难鸣,却没想到君侯是如此君子,大汉国士。”

    “是以,妾身无谋臣之资,但却愿为驱策,甘为牛马。”

    “这村落便是因此而聚集,当然也得赵子龙将军相助,得了数百乡勇。”

    “今日君侯来,刚好可计收成,至于之后,还请君侯不吝赐教,教贱妾如何活下去。”

    她一番话也算是表露了感激之情,心中对荀潇的感恩已然是占据了半个人生。

    恐怕日后这心思已经完全归附于荀潇了。

    至于身子,其实早就没有抗拒了,就看荀潇要不要。

    但现在荀潇很明显还不是曹贼,但他以后必然会面朝许都,说一句“司空,我悟了”。

    “好说,好说……既如此,说说看。”

    荀潇坐在了主位,案牍上已经摆着了五卷书简。

    伴随着貂蝉汇报,估计要说上一夜。

    不过无所谓,荀潇本来就预计要在这里停留数日,乃至十数日,等待全境粮食全部收成再回去。

    免得被抓去收麦子。

    ……

    夜晚,荀潇那边还在获得的时候,此时于颖川,有一人正在出行。

    在颍水偏僻山上的一个院落内,一黑袍清秀男子准备好了包袱,并且在腰间别上了一挂葫芦。

    葫芦里全是酒水。

    将一封书信揣进了兜里,准备夜行。

    “奉孝,你怎么去呀?”

    屋内传来了苍老的声音。

    这青年是郭嘉,收到了戏志才的书信之后,思索完全,准备出行。

    安顿好了家中的老母。

    这老母其实也不是他的母亲,是一位老友的,当初承诺了帮他照顾。

    所以这些年一直当做自己的母亲一样奉养。

    只是随着年纪上涨,她逐渐害了眼疾,已经快要看不见了,若是再等不来亲生的儿子,可能见上一面也会很难。

    郭奉孝听到她起身的脚步声,连忙又回屋里去。

    “阿娘无需送,等我到了许都就会派人来接你。”

    “还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