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遗宝(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刺都可以嚼着吃,比‘胖三儿’做的都要好;那间是小卖店,油盐酱醋和一些日用品都可以从这里买;旁边那间屋子是烙大饼的,五毛钱一张,也可以用粮食换,麦子一斤半换一张,面粉一斤二两换一张。想吃馒头就要往里走了,没在这条街上,看那个胡同了吗,从那里拐到另一条街上才有,理发店也在那条街上。对了,你记住现在走的这条街,每个月的初四初七、十四十七、二十四二十七,这条街上都有集市,很热闹。我说的日期都是指阴历……”

    “这是什么地方,看着挺气派,好像很久没人住过,右边的门都掉一半了。”继续向村里走,快要穿过村庄的时候,常大龙指着一座破落的宅院问道。

    “这里是……”

    “陈大富”家的老宅,我去,怎么把这个地方忘了,这里可有好东西,现在还没人知道。

    “哦,哦……这里……过去是一户地主的宅子,这家人都没了,绝户了,所以好多年没人住。”李恺感觉到自己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心脏砰砰的好像要跳出来,想马上就进去找找看,但前后左右瞅了瞅,还是忍了下来。

    “看到前面那排柳树了吗,树旁边有一条小溪。那里,那个院子,烟筒冒烟的那家,那就是五爷爷家,马上就到了,咱们快点儿走吧。”???..coM

    李恺拉着常大龙快速向李前进家跑去,心里念叨着:白天不行,没人也不行,天知道哪个角落里许就窝着个闲汉,赶紧离开这儿,不能让人看到怀疑。冷静,要冷静,没人知道,只有我知道,只有我知道……

    李前进家在村子紧南边,距离村庄主居区有两百多米远,很偏,再往南过了“甜水溪”就进入富阳山了。以前生产队时牲口棚、猪圈、蓄粪池都设在这一带,这里远离居民,用水也方便。当年转业回来,李前进家里的土坯房已经塌了,他选在这里重新盖的房,依山傍溪,关键是上山容易。他的亲人都埋在山上,他想离他们近一些。

    知道李恺两人是过来陪自己的,李前进很高兴。

    从李恺的介绍中,了解了常大龙的情况,李前进很同情,表示欢迎常大龙的到来。

    李悰也在这里,午饭已经出锅了。农村大锅熬的玉米菜粥很是香醇,配上炖菜和开花大馒头,最是诱人。

    李前进的饭食是李悰单做的,老爷子虽然牙口还凑合,但胃不行了,喝粗粮粥不好消化,李悰给他做的是小米南瓜粥,火候很足,熬细腻粘稠。

    李恺把带来的麻花掰下一块,敲成小碎块,再用蒸馒头的屉布包起来,然后拿擀面杖反复碾压,细细的擀成粉末,又把里面擀不碎的果脯、花生碎尽量挑出来,然后均匀的洒在小米南瓜粥里。

    其实李恺感觉加了这种配料的粥未必好喝,味道可能有些怪异,可老爷子却连连夸赞,比往常多喝了半碗。

    因为想着老宅“宝贝”的事,这顿饭李恺吃的有些心不在焉,又不想让别人察觉什么,所以絮叨的有些话痨,不过大家也不觉得意外,只是认为他很兴奋。

    吃过饭李前进回屋午睡,李悰也回了自己家,小哥俩在西屋子收拾住下。

    收拾的差不多,两人躺在了床上,李恺闭上眼睛开始搜索记忆。

    “陈大富”老宅“宝贝”面世的事,李恺没有亲见,当时只是听了一些村民传言。东西说是在正房房梁发现的,说的应该是屋顶的大木梁,而且应该是把大木梁掏空藏匿在里面的。放在房梁上面不可能,太明显,宅院充公这么多年,不知多少人进进出出,那样早就被发现了。

    正房高有四米多,房梁位置起码在四米高度的地方,如何接触到房梁是个问题,总不能大张旗鼓的搬着梯子去吧;即使能接触到,如何把东西取出来也是个问题,如果动作太大,房顶能承受住吗?那可是主梁呀,别再把房顶给整塌了;就算能取出来,也肯定要费很大功夫,时间长了,想做到人不知鬼不觉的难度就大了,被人发现怎么办,怎么解释,村里上岁数老人都不清楚这里有“宝贝”,你怎么知道的……

    要不,再等等,过段时间撺掇老爸或者三伯找个借口把这座宅院租下来,关上门就可以在里面慢慢想辙了。

    一想到还要再等些时候,李恺不由得心浮气躁,煎熬的浑身难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