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变(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那……好吧,不过咱们的君子协议可是说好了,中考过后,你一定要来一中。”???..coM

    “当然了,我肯定会遵守承诺的。”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不怪夏泽华堂堂的一中校长要反复确认,他的“关系网”已经有小道消息传来,石门二中这个全省第一中学,也在注意着李恺,估计就快有动作了。

    还有石门十七中,听说也是虎视眈眈的。

    什么玩意儿,有本事自己培养啊,撬兄弟市的精英学生算什么本事。等着的,明年冀州省的高考状元该换换籍贯了。

    两天后,在轻工局领导的陪同下,毛纺厂的领导对乔祥栋进行了轮番的“轰炸”式谈判,他们倒没把关注点放在出厂价上,只是希望这种“合作”方式可以长期开展下去。

    轻工局领导更有意思,表示既然是商品出口,是不是要用外汇结算,甚至提出卢布不合用,最好能兑换成米元。

    为此轻工局的一位副局长带队,组团去“慰问”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的退休老干部乔老爷子,希望他能继续发挥余热,对毛纺厂的持续发展多多关注。

    乔老爷子是年龄到了退休的,并不是因为“小脑萎缩”,所以“慰问品”收下后,一番“呵呵呵”把来人都打发了。

    儿子能帮毛纺厂这一次,不知道欠了多大的人情,还不知足,一个个跟脑子进水似的。

    经过和李焱李恺商量,乔祥栋只退了“半步”,产品装车出厂后,直接将货款用人民币全部结算清,不用等货到维联后再回款。其余的要求全部否决,爱做不做。

    做肯定是要做的,毛纺厂已经三个月没正经发工资了,市里也调拨不出来资金,几百人的厂子,再耽误下去,就等着乱套吧。

    又两天后,“励肃运输公司”的货车开进了毛纺厂。这次一共出动了二十二辆大货车,包括运输公司二期扩张的十二辆新车。

    毛纺厂彻底清了库存,据说货车离开毛纺厂后,毛纺厂的几个库房里,老鼠都可以滑旱冰了。

    合格品、二等品、瑕疵品、残次品全给倒腾了出来。收是都收了,但什么东西什么价,乔祥栋也没惯着他们,合格品以外的,都做低了价格。出口是不行的,还不够丢人的。找了三辆小货车,全都拉到农村低价处理。

    真是低价处理,除了油钱,多一分钱都没赚,也算是帮忙帮到底吧。

    虽然质量不好,但价格低的让农民婆婆们哄抢,一天就卖完了。

    二十二车合格品都拉往东北的北春市,从那里上火车运往维联。老曾也是众多司机之一,他已经是运输公司的三级司机,这次带着侄子走一辆车。他还有项额外的任务,返程时回趟老家。

    乔经理嘱咐他去看看能不能再收些野山参,用钱买,四两以上的越大越好,多多益善。

    李恺没有参加什么“冬令营”,根本没和父母说起这件事,第二天就给夏校长回了电话,家里有重要的事情,走不开。

    ……

    “哥……能借我点儿钱吗?”苑铁柱围着李恺转了十几圈,终于支支吾吾的开了口。

    “行啊,要多少。”李恺答应着,拉开羽绒服拉锁,从内兜里掏出来一小沓钱。

    “一……一千五。”

    “多少?”李恺僵住了动作,自己随身只带着一百多的零钱,这已经是学生中的“大户”了,一千五,谁没事儿装那么多钱在身上。

    “一千五,一千四也行。”苑铁柱声音越来越小。

    “柱子,你干什么了,闯祸啦?”

    “没……没有。”

    “赶紧说实话,到底什么事儿,不说我这就去告诉苑叔。”

    “是……是……是杨静家出事了,要用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