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查无此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很有可能是因为战乱的原因,已经没有了任何信息。”

    “那这可怎么办?

    这不就是等同于大海捞针一样的困难吗?”

    “哎!还能怎么办?

    我今晚再把青岛的苏姓人口,再复查一遍。

    如果依旧没有结果,就只能向上级报告,查无此人了。”

    “得!我看也只能这么办了!”

    内地警方查的就是苏宁的资料,因为苏宁是突然要求回内地,为了一些特殊的原因,内地警方当然需要查询一下苏宁的资料。

    可是令人费解的是,苏宁就像是凭空出现的人一样,不论是京城还是山东青岛,都是没有任何关于苏宁的信息。

    警方走访了很多青岛的各个地方,也查阅了很多档案,最终只能得出一个查无此人的结论。

    ......

    内地,京城,北海公园附近的一个三进门的四合院。

    “爸爸,我都快要拉出来了!

    你能不能给我们买几个马桶啊?”

    “不行!想上厕所就赶紧去外面公厕排队去!”

    “爸爸,你真是我们的亲爸爸啊!

    没有你这么折磨自己亲儿子的!”

    “嘿,小兔崽子!

    来京城没几天,倒是把臭贫这一套学会了!”

    这时苏航不再关心和父亲苏宁的斗嘴了,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弟弟苏远和苏海,已经往四合院外低腰跑去了,不用问肯定是去公厕排队了,连忙也跟着跑了出去。

    “苏远,苏海,你们两等等我!”

    “小兔崽子们!”

    看着跑出去上厕所的三个儿子,苏宁满意的笑了笑,这次带他们回来内地,真是太对了。

    不光改掉了他们身上的臭毛病,京城的文化和方言学的也是非常的溜,慢慢开始为自己国人的身份自豪起来,这可能是最成功的爱国教育了。

    阿霞看着父子几人的关系亲近了许多,心里也是非常的高兴,因为苏宁在港岛一直忙着做生意,很少过问家里的事情。

    现在能抽出时间,陪着一家人回到内地体验生活,真是一家人难得的幸福时光。

    苏航紧赶慢赶的跑出了四合院,然后来到了胡同里的公厕,看到自己的两个弟弟,在那里焦急的排着队,连忙跑上去站在弟弟们的身后排着。

    看到大哥苏航规矩的站在他们身后排队,老二苏远就埋怨的说道,“大哥,都怪你!

    当初干嘛那么挑剔?

    要不然我们也不用跟着你受这份洋罪!”

    “苏远,你现在都怪我了?

    我记得你平时浪费的食物比我还多!

    别在我面前装好孩子!”

    “你......反正现在的一切都是因为你造成的!”说不过自己的大哥苏航,老二苏远耍无赖的说道。

    “嘁!苏远,你们都应该感谢我!

    如果不是我,你们能吃到咱爸做的饭吗?”

    “大哥,二哥,你们就别吵了!

    想起昨晚咱爸做的回锅肉,我就有些馋了!”这时最小的苏海却是怀念起了昨晚的回锅肉。

    “苏海,我告诉你!昨天的清蒸狮子头才好吃!”

    苏远这时也被弟弟苏海的话,勾起了他自己肚里的馋虫,一边流着口水,一边着迷的回忆着。

    “二哥,昨天的狮子头都被你一个人吃了!

    害得我都没吃到!”

    “谁让你光盯着回锅肉了!

    那能怪我吗?

    咱爸也是的,抠搜的就做了四颗狮子头。

    就应该一人一个吧!”说起来苏远也感觉很委屈,然后对父亲苏宁抱怨起来。

    “苏远,你敢当着咱爸的面说他抠搜吗?”

    “我......我是不敢!

    那你敢让咱爸多做几个狮子头吗?”

    “老二,要不都说你傻呢!

    咱们仨谁说都没用!

    因为咱爸最疼老三苏玉,只要她说准成!”

    三兄弟之间的谈话,被四周的邻居们听到了,也是不自觉的流出了口水。

    前面一个排队上厕所的大爷,没好气的埋怨说道,“这是谁家的孩子啊?

    竟然在公厕旁边想吃的!

    味儿不味儿啊!”

    “还能是谁!

    不就是前段时间,刚搬到贝勒府的那家广东人嘛!”

    “噢!原来是他们家啊!

    我就说嘛!现在谁家能吃的这么好?

    感情是那家广东人啊!

    他们家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

    也没见他们家男人上班啊?”

    “这谁知道呢!

    街道主任倒是知道,可就是不告诉我们啊!

    他们家孩子就在这,你想知道直接问不就完了!”

    一开始嫌弃公厕门口味儿的大爷,听到邻居的怂恿,真的对着苏家三兄弟问了起来。

    “小孩儿,你们家打哪儿来啊?”

    “广州!”苏航毕竟已经九岁了,也得到过自己父亲的嘱咐,所以直接回答说道。

    “嘿!广州是个好地方啊!

    你们爸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啊?”

    “不知道!我们小孩子不知道大人的事情!”

    “嘿,这小崽子的口音,挺像咱们京城口音啊!”

    “你们家姓什么?这总知道吧?”

    “姓苏!”

    “那......”

    “大爷,你可别问了!

    赶紧进去上厕所吧!

    已经轮到你了!”

    大爷听到苏航的提醒,连忙向公厕看去,竟然发现有人想趁着自己和苏航说话的空挡插队。

    “嘿,韩家五小子!

    想插队,没门!

    想上厕所,后面排队去!”

    对于京城的贫嘴文化,苏航一开始真有些适应不了,可是自己的父亲苏宁带着他们兄弟姐妹四人,到了京城文化宫上了几次辅导课后,苏航和弟妹们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本来就因为有苏宁的提前嘱咐,所以在应对这些热心的京城大爷大妈们,苏航显得非常的得心应手。

    对于新搬来的苏宁一家人,北海四周街道的邻居们,都是充满了好奇,不论是他们搬进的前清贝勒府,还是顿顿不缺吃喝的样子,都让街道的邻居们羡慕的不得了。

    只是有了街道办事处和警局派出所的提前打招呼,不准随便和苏家人来往,所以很少有人敢骚扰苏家,这才有了刚才邻居们打听的一幕。

    这种热闹的市井文化,苏航他们在港岛是见识不到的,一开始回到内地京城,苏航兄妹四人看哪都是感觉新鲜的。

    可是多日来的京城生活,不光刷新了他们的三观,也让他们看到了普通老百姓家的不易,开始认真对待生活和食物了。

    这就是苏宁想要达到的效果,言传不如身教,只有让他们亲身体会和经历了,才能真正的做到爱国。

    ......

章节目录